胀撑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87857阅读:来源:国知局
同的设备,本实施例以其在对外转子9贴磁瓦的应用为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胀撑装置包括机架1、主轴2、胀轴3、胀块机构和气缸5,主轴2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1,胀轴3设置于主轴2的内腔,该胀轴3与主轴2的内腔正好紧密配合但胀轴3在有动力驱动情况下又可在主轴2的内腔来回滑动。
[003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气缸5作为胀轴3移动的驱动装置,气缸5通过接头组件6与胀轴3的一端驱动连接,具体的,胀轴3通过接头组件6连接气缸5的一端设置有腔体,接头组件6位于腔体内,该接头组件6包括有接头座61和接头62,接头座61与气缸5的杆固定连接,接头62与胀轴3固定连接,接头62包括有固定件和轴承机构,固定件与接头座61装配连接,固定件通过轴承机构与胀轴3可转动连接,胀轴3可随着主轴2转动。但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接头组件6仅是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现有技术中带有轴承的接头组件6皆可。
[0035]胀轴3的另一端设置成圆锥台状的锥形轴31,如图5所示,胀块机构包括胀块座44、胀块41、拉簧42及压盖43,胀块座44的数目设置为一个以上,每个胀块座44的一端固设于主轴2,另一端与压盖43固定连接;相邻两个胀块座44之间设置有通槽45,胀块41放置于通槽45,且拉簧42将胀块41圈套于胀轴3,胀块41的内侧面与锥形轴31的侧面贴接。。由于胀轴3通过接头组件6可转动地与气缸5连接,气缸5可以驱动胀轴3在主轴2的内腔来回直线移动而不受胀轴3转动的影响,实现只传递力而不传递扭矩的效果,工作时,胀块机构位于被处理设备(如外转子9)的轴孔内,锥形轴31的倾斜度与胀块41内侧面的倾斜度相同,两者表面贴接,当气缸5驱动胀轴3朝着被处理设备移动时锥形轴31抵顶胀块机构的胀块41,由于胀块41限定于相邻两个胀块座44与压盖43之间,胀块41只能朝外移动,因此保证了一个以上的胀块41外侧面处于同一圆筒曲面上,而非传统的喇叭状收拢或者胀开去夹持被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的胀块41平行向外胀开抵顶并牢牢撑住被处理设备的轴孔,实现固定支撑被处理设备(如外转子)的目的。而当胀轴3由气缸5驱动往回移动时,拉簧42可使得胀块机构收拢从而松开被处理设备,方便分离。
[0036]在对外转子9进行磁瓦贴片时,需要驱动外转子9旋转以便于顺利施胶、贴磁瓦,对此,本实施例设置了间接驱动外转子9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装设于机架1,其由电机、主动轮81、传动带83和从动轮82组成,从动轮82装设于主轴2,电机驱动主动轮81,主动轮81通过传动带83带动从动轮82转动,从动轮82带动主轴2转动,主轴2带动胀块机构转动,从而带动外转子9转动。
[0037]实施例2
[0038]本实施例的胀撑装置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基本相同,而本实施例的轴承机构由角触接球轴承72和推力球轴承71构成。本实施例的角触接球轴承72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能在较高的转速下工作。而推力球轴承71采用高速运转时可承受推力载荷的设计,由带有球滚动的滚道沟的垫圈状套圈构成,符合本实用新型胀撑装置的工艺要求。
[0039]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0040]实施例3
[0041]本实施例的胀撑装置与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基本相同,而本实施例的胀块座及胀块的数目均为四个。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0042]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主权项】
1.胀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主轴、胀轴、胀块机构和驱动装置,所述胀轴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主轴的内腔,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胀轴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胀轴的另一端设置成圆锥台状的锥形轴,所述胀块机构包括胀块座、胀块、拉簧及压盖, 所述胀块座的数目设置为一个以上,每个所述胀块座的一端固设于所述主轴,另一端与所述压盖固定连接; 相邻两个所述胀块座之间设置有通槽,所述胀块放置于所述通槽,且所述拉簧将所述胀块圈套于所述胀轴,所述胀块的内侧面与所述锥形轴的侧面贴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胀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胀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装设于所述机架,且所述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主轴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胀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由电机、主动轮、传动带和从动轮组成,所述从动轮装设于所述主轴,所述电机驱动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所述传动带带动所述从动轮转动,所述从动轮带动所述主轴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胀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气缸通过接头组件与所述胀轴驱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胀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胀轴通过所述接头组件连接所述气缸的一端设置有腔体,所述接头组件位于所述腔体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胀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包括有接头座和接头,所述接头座与所述气缸的杆固定连接,所述接头与所述胀轴固定连接, 所述接头包括有固定件和轴承机构,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接头座装配连接,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轴承机构与所述胀轴可转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胀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机构由角触接球轴承和推力球轴承构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胀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块座及所述胀块的数目均设置为四个。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胀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的数目为两个。
【专利摘要】胀撑装置,包括机架、主轴、胀轴、胀块机构和驱动装置,胀轴可滑动地设置于主轴的内腔,驱动装置与胀轴的一端驱动连接,胀轴的另一端设置成圆锥台状的锥形轴,胀块机构包括胀块座、胀块、拉簧及压盖,胀块座的数目设置为一个以上,每个胀块座的一端固设于主轴,另一端与压盖固定连接;相邻两个胀块座之间设置有通槽,胀块放置于通槽,且拉簧将胀块圈套于胀轴,胀块的内侧面与锥形轴的侧面贴接。胀轴在主轴的内腔来回直线移动而不受胀轴转动的影响,实现只传递力而不传递扭矩的效果,胀块机构的胀块平行向外胀开抵顶并胀撑住被处理设备,当胀轴往回移动时,拉簧可使得胀块收拢从而松开被处理设备,分离方便易操作。
【IPC分类】B23B31/40
【公开号】CN204639182
【申请号】CN201520250066
【发明人】姚牧, 徐永谦
【申请人】广州先导自控专用设备有限公司, 日立电梯电机(广州)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