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式退火炉热风循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4442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续式退火炉热风循环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式退火炉热风循环机构。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连续式退火炉热风循环方式大多釆用双循环方式,参见图4,风机1在炉膛 顶部,蜗壳2向两侧双向出风,有两个循环风道3、4,所以需有双向导流装置并要专门进 行设计,成本较高。另外,这种双循环方式,占用空间大,不节能,加热工件尤其是复 杂形状工件时温度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就是现有的退火炉热风双循环方式对于工件加热不均匀、成本较 高的问题。
该连续式退火炉热风循环机构,包括带有涡壳的风机,进风道,回风道,进风道的两
端分别与涡壳的侧部、炉膛顶部相通;回风道的一端与炉膛底部相通、另一端与风机的 入口相通。风从涡壳的一侧出来,经过进风道从炉膛顶部进入炉膛,流经该炉膛内物料 后从该炉膛底部进入回风道,再进入风机的人口。
该单向平流风式循环方式,只需单向出风,即在风机一侧出风,从底部回风,构成热
风循环。热风在炉内成呈水平、垂直流动,更有利于复杂形状工件在炉内均匀加热。不 仅节约导风材料1/3左右,而且能极大地提高炉内温度的均匀性。
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连续式退火炉热风循环机构,所述炉膛底部与另一炉膛的底 部相通,回风道的一端与另一炉膛的顶部相通。风从所述炉膛底部出来后,再进入另一 炉膛的底部,流经另一炉膛内物料后从另一炉膛顶部进入回风道。采用该平流风式结构, 减少了材料的消耗量,节省了炉内空间,使设备内部结构更紧凑。
对于上述的连续式退火炉热风循环机构,进风道中设置有风量调节机构。风量调节 机构属于现有技术,如可在进风道中的两块可相对滑动的调节板,该两块调节板上各开 有通风孔;两块调节板相对滑动时,可以调节两块调节板上通风孔的重合度,以此调节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中的调节板11、 12的俯视放大图。 图22是图2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中的涡壳的俯视放大图(旋转)。
图4是现有的有连续退火炉的炉膛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连续式退火炉热风循环机构,包括带有涡壳5的风机6,风从涡壳(参见图 3)的一侧出来,经过进风道7从炉膛顶部进入炉膛8,流经炉膛8内物料后从炉膛8 底部再进入炉膛9的底部,流经炉膛9内物料后从炉膛9顶部进入回风道10,再进入风 机6的人口,完成一个循环。
参见图21、 21,进风道中设置有风量调节机构,即两块可相对滑动的调节板11、 12,该两块调节板上各开有通风孔13;两块调节板相对滑动时,可以调节两块调节板上 通风孔13的重合度,以此调节风量。
采用该平流风式结构,减少了材料的消耗量,节省了炉内空间,使设备内部结构更 紧凑,使被加热工件各部分温度均匀。
权利要求1.连续式退火炉热风循环机构,包括带有涡壳的风机,进风道,回风道,其特征是进风道的两端分别与涡壳的侧部、炉膛顶部相通;回风道的一端与炉膛底部相通、另一端与风机的入口相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退火炉热风循环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炉膛底部与 另一炉膛的底部相通,回风道的一端与另一炉膛的顶部相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式退火炉热风循环机构,其特征是:进风道中设 置有风量调节机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式退火炉热风循环机构,其特征是风量调节机构为设置在进风道中的两块可相对滑动的调节板,该两块调节板上各开有通风孔;两块调节板相对滑动时,可以调节两块调节板上通风孔的重合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式退火炉热风循环机构,解决的是现有的退火炉热风双循环方式对于工件加热不均匀、成本较高的问题。其包括带有涡壳的风机,进风道,回风道,风从涡壳的一侧出来,经过进风道从炉膛顶部进入炉膛,流经该炉膛内物料后从该炉膛底部进入回风道,再进入风机的入口。该单向平流风式循环方式,只需单向出风,即在风机一侧出风,从底部回风,构成热风循环。热风在炉内成水平、垂直流动,更有利于复杂形状工件在炉内均匀加热。不仅节约导风材料1/3左右,而且能极大地提高炉内温度的均匀性。
文档编号C21D1/26GK201010675SQ200620126529
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17日
发明者竺朝明, 许登喜, 陶圣年 申请人:南京年达炉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