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大孔弱碱性树脂从废液中回收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钨的冶炼,尤其涉及一种用大孔弱碱性树脂从废液中回收 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鸨冶炼行业生产APT的原料由过去的以处理黑鸨 精矿为主,迅速转变成处理白钨精矿包括各种非标白钨精矿为主 要原料的格局。但白钨精矿均含有成分不同的浮选药剂(脂肪酸)。 这些脂肪酸对离子交换工艺会带来有害影响,首先是容易使树脂 中毒,这种含有微量脂肪酸的稀钨酸钠溶液一旦进行交换,便会 自始至终发生钨的"穿透"现象。有时交换余液中的钨高达0. 5g/1, 使交换工艺无法正常进行下去;其次,这种含有微量钨和脂肪酸 的交换余液用强还原剂一一三氯化钛检验也不显兰色,是脂肪酸 起干扰掩蔽作用,给操作人员造成误导,也是造成金属回收率不 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国内许多生产厂家把离子交换余液中钨含量 0.2g/l作为排放标准。按交前液16kg/m3三氧化钨计,约需56m3 交前液才能生产1吨APT,可见钨的流失量是很大的,按此标准每 生产1吨APT至少流失11. 2公斤的三氧化钨,相当于12. 6公斤 的APT,价值近2仟元。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大孔弱碱性树脂从废液中回收钨的方法, 该方法能提高钨的湿法冶金流程中有价金属回收率,解决钨的流失和它对 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其方法是取离子交换法制取APT的过程中 含微量钨(O. l-0.2g/l)的碱性废液,用工业盐酸调至PH《6,使废液中的 W02—离子縮合成各种同多酸根离子如[HW6021]5—等或杂多酸根离子如[PW1204。]3— 等。然后把调好酸度的含钨废液,用离子交换法回收其中的钨,离子交换 方法是把调酸后的含钨极稀溶液由柱顶送入装有大孔弱碱性树脂的交换柱内(固定床式),不含钨的废液由柱底流出;也可由柱底进料(浮动床式), 柱顶排出余液。与通常的钨的离子交换不同的是,树脂每吸附一个多酸根 阴离子,就含有多个钨离子,所以树脂的交换容量特别大,每吨湿树脂可 吸附约0.5吨三氧化钨。解吸用浓度〉2NHaOH溶液,所得产品Na2W04液返回 主流程,生产APT,该方法能提高钩的湿法冶金流程中有价金属回收率。本发明的优点是实施离子交换回收系统后,不仅使APT生产厂排出 的大量交换余液中的钨全部得到回收;并可使交换过程均能采用饱和吸附, 提高了产量和质量,降低了解吸剂——氯化铵的耗量;而且可使生产厂家 的全部含钨废水得到回收处理,使有价金属的流失降为O,从而可使全流程 的金属回收率达到或超过97%,让排入江湖的钨几乎全部得以回收,彻底解 决了钨的流失对水资源的污染。因此,用离子交换法回收废液中的有价金 属钨具有无可替代的经济和环保的双重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把含有微量鸨的碱性废液,用工业盐酸调至PH《6,使废液中 的W02—离子縮合成各种同多酸根离子如[HW60J5—等或杂多酸根离子如 [PW1204Q]3—等。然后把调好酸度的含钨废液,用离子交换法回收其中的钨, 主要反应如下6W024—+7H+- [HW6021]5—+3H205RNH3CL+HW6021- (匪3) pW6021+5CL—(RNH3)5 HW6021+5NaOH- 5 (RNH3) 0H+Na5HW6021Na5HW6021+7NaOH- 6Na2W04+4H20离子交换工艺是把调酸后的含钨极稀溶液由柱顶送入装有大孔弱碱 性树脂的交换柱内(固定床式),不含钨的废液由柱底流出;也可由柱底进 料(浮动床式),柱顶排出余液。与通常的钨的离子交换不同的是,树脂每 吸附一个多酸根阴离子,就含有多个钨离子,所以树脂的交换容量特别大, 每吨湿树脂可吸附约0.5吨三氧化钨。解吸用浓度〉2NHaOH溶液,所得产品 Na2W04液返回主流程,生产APT。该方法能提高钨的湿法冶金流程中有价金 属回收率。
权利要求
1、一种用大孔弱碱性树脂从废液中回收钨的方法,其特征是取离子交换法制取APT的过程中含微量钨的碱性废液,用工业盐酸调至PH≤6,使废液中的WO42-离子缩合成各种同多酸根离子或杂多酸根离子,然后把调好酸度的含钨废液,用离子交换法回收其中的钨。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大孔弱碱性树脂从废液中回收钨的方法,其 特征是离子交换方法是把调酸后的含钨极稀溶液由柱顶送入装有大孔弱碱 性树脂的交换柱内,不含钩的废液由柱底流出;也可由柱底进料,柱顶排 出余液。
全文摘要
一种用大孔弱碱性树脂从废液中回收钨的方法,取离子交换法制取APT的过程中含微量钨的碱性废液,用工业盐酸调至pH≤6,使废液中的WO<sup>2-</sup>离子缩合成各种同多酸根离子或杂多酸根离子。然后把调好酸度的含钨废液,用离子交换法回收其中的钨。本发明的优点是使APT生产厂排出的大量交换余液中的钨全部得到回收;并可使交换过程均能采用饱和吸附,提高了产量和质量,降低了解吸剂——氯化铵的耗量;解决了钨的流失和对水资源的污染。
文档编号C22B3/42GK101245417SQ200810061208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7日
发明者周良益, 王回生 申请人:江西修水湘赣有色金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