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直退火炉内罩的设备和用该设备矫直退火炉内罩的方法

文档序号:335083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矫直退火炉内罩的设备和用该设备矫直退火炉内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用于矫直退火炉内罩的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这 样一种用于矫直退火炉内罩的设备,该设备包括主安装台,在主安装 台的中央部中设有主推动缸,主推动缸可沿径向膨胀,在主安装台上设 有沿着主安装台的径向定向的转辊,转辊与放置在所述主安装台上的退 火炉内罩的下部接触以使退火炉内罩旋转;滑辊安装台,其联接到主推 动缸的活塞并直立定向,使得滑辊安装台平行于放置在主安装台上的退火炉内罩的内周面,滑辊安装台可沿着主安装台的径向滑动;主推动滑 辊,其设在滑辊安装台中并具有沿垂直方向定向的转轴,主推动滑辊利 用滑辊安装台的运动挤压退火炉内罩下部的内周面;固定辊安装台,其 设在主安装台上并沿着垂直方向定向,使得固定辊安装台平行于放置在 主安装台上的退火炉内罩的外周面;主固定辊,其设在固定辊安装台中 并具有沿垂直方向定向的转轴,在主推动滑辊挤压退火炉内罩的内周面 时主固定辊支撑退火炉内罩的外周面;顶模安装台,其设在主安装台的 相对两侧上并沿垂直方向定向,每个顶模安装台具有双连杆臂结构,使 得上下安装臂通过连杆接头彼此连接,该连杆接头设在臂的中间位置, 顶模安装台的上安装臂联接到相应的连杆臂缸,该连杆臂缸与主安装台 连接,从而通过连杆臂缸的操作使上安装臂旋转;顶模,该顶模联接到 顶模安装台的上安装臂,具有对应于退火炉内罩顶部的半球形外表面的 形状;内模提升缸,其设在主安装台的中央部上并直立定向;以及内模, 其设在内模提升缸上,该内模具有对应于退火炉内罩顶部的半球形内表 面的形状。
背景技术
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作为一种用于制造冷轧钢板的铁制设备,使用退火炉进行用于改善冷轧钢板质量的热处理过程。炼焦炉煤气(COG)用作退火炉的燃料,而纯氢气或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用作环在这样的退火炉中,在退火炉内罩中堆积并热处理冷轧钢巻。由于 重复操作而产生变形,其中退火炉内罩的下端向内弯曲而其上部因老化 而变形,从而縮短了退火炉内罩的预期使用寿命。此时,如上所述变形的退火炉内罩应在矫直后重新使用。发明内容因此,考虑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 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自动而有效地矫直退火炉内罩的变形部分的设备, 以及使用所述矫直设备矫直退火炉内罩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矫直退火炉内罩的设备,该设备包括主安装台,在该主安装台的中央部中设有 主推动缸,该主推动缸可沿径向膨胀,在所述主安装台上设有沿着该主 安装台的径向定向的转辊,所述转辊与放置在所述主安装台上的退火炉内罩的下端接触以使所述退火炉内罩旋转;滑辊安装台,该滑辊安装台联接到所述主推动缸的活塞并直立定向,使得该滑辊安装台平行于放置 在所述主安装台上的退火炉内罩的内周面,所述滑辊安装台可沿着所述主安装台的径向滑动;主推动滑辊,该主推动滑辊设在所述滑辊安装台 中并具有沿垂直方向定向的转轴,该主推动滑辊利用所述滑辊安装台的 运动挤压所述退火炉内罩的下部的内周面;固定辊安装台,该固定辊安 装台设在所述主安装台上并沿着垂直方向定向,使得所述固定辊安装台 平行于放置在所述主安装台上的所述退火炉内罩的外周面;主固定辊, 该主固定辊设在所述固定辊安装台中并具有沿垂直方向定向的转轴,在 所述主推动滑辊挤压所述退火炉内罩的内周面时所述主固定辊支撑所述 退火炉内罩的外周面;顶模安装台,该顶模安装台设在所述主安装台的 侧壁上的相对位置并沿垂直方向定向,每个顶模安装台具有双连杆臂结 构,使得上下安装臂通过连杆接头彼此连接,该连杆接头设在所述臂的中间位置,所述顶模安装台的所述上安装臂联接到相应的连杆臂缸,该 连杆臂缸与所述主安装台连接,从而通过所述连杆臂缸的操作使所述上安装臂旋转;顶模,该顶模联接到所述顶模安装台的所述上安装臂,具 有对应于所述退火炉内罩顶部的半球形外表面的形状;内模提升缸,该 内模提升缸设在所述主安装台的中央部上并直立定向;以及内模,该内 模设在所述内模提升缸上,该内模具有对应于所述退火炉内罩顶部的半 球形内表面的形状。优选的是,所述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高频热发生器,该高频热发生 器包括设在所述主安装台中邻近所述主固定辊的位置并且彼此平行定向 的弧形板电极,从而在将所述退火炉内罩放置在所述主安装台上时,所 述弧形板电极向上移动使得所述弧形板电极分别面对所述退火炉内罩的 下部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矫直退火炉内罩的方法,该方法包 括下部矫直准备步骤,该步骤将所述退火炉内罩放置在转辊上,并使 用主推动缸移动所述退火炉内罩使得所述退火炉内罩的旋转轴线对准由 所述转辊限定的旋转中心,所述转辊设在主安装台上并沿所述主安装台 的径向定向;下部矫直步骤,该步骤利用所述径向转辊的操作使所述退 火炉内罩旋转,并利用从所述主推动缸传来的力在主推动滑辊和主固定 辊之间挤压并矫直所述退火炉内罩的下部的变形部分;顶部矫直准备步 骤,该步骤利用连杆臂缸的操作向上旋转顶模安装台的上安装臂,使得 顶模布置在所述退火炉内罩顶部的上方;以及顶部矫直步骤,该步骤在 所述退火炉内罩中向上移动内模并将所述退火炉内罩的所述顶部挤压至 所述顶模,从而矫直所述顶部的变形部分。优选的是,所述方法在所述下部矫直准备步骤和所述下部矫直步骤 之间可进一步包括下部预热步骤,该步骤向上移动设在所述主安装台中 的高频热发生器并预热所述退火炉内罩的下部的所述变形部分。另外,所述方法在从所述下部矫直准备步骤到所述顶部矫直准备步 骤中选择的至少一个步骤之后可进一步包括顶部预热步骤,该步骤预热 所述退火炉内罩的所述顶部。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清楚地理解本方面的上述和其它目 的、特性和优点,附图中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用于矫直退火炉内罩的设备的 构造的侧剖视图;图2是图1中的矫直设备的前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矫直设备的平面剖视图;图4到图8是表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矫直设备矫直退火炉内罩的过 程的图。<附图中的附图标记的描述> 1:主安装台 3:主推动滑辊 4:主固定辊 5:转辊 6:内模提升缸 7:顶模安装台 700:连杆接头10:内罩导向辊11:内罩下导向件14:顶模18:滑辊安装台滑动导向件 19:高频热发生器 20:顶部加热装置 21:退火炉内罩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如果已知技术和结构的详细解释会使本发明的要旨不清楚,就省略这些2:主推动缸 30:滑辊安装台 40:固定辊安装台70:上安装臂12:内模15:连杆臂缸解释从而可以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考虑本发明中元件的功能确定本发明描述中所用元件的术语和词 语。可以根据使用者或操作者的意图或习惯改变这些术语和词语,因此 术语和词语必须基于本发明说明书的整个内容加以理解。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矫直退火炉内罩的设备的构造的侧剖视图。图2是矫直设备的前剖视图。图3是矫直设备 的平面剖视图。图4到图8是表示使用矫直设备矫直退火炉内罩的过程 的图。如附图中所示,本发明的矫直设备包括主推动缸2、径向转辊5、主 安装台1、滑辊安装台30、主推动滑辊3、退火炉内罩21、固定辊安装 台40、主固定辊4、连杆接头700、连杆臂缸15、顶模安装台7、顶模 14、内模提升缸6、内模12以及高频热发生器19。主安装台l是模具,在其上放置并加工待矫直的退火炉内罩21。在 主安装台1上安装用于旋转和矫直所放置的退火炉内罩21的不同元件。详细地说,如图1中所示,主推动缸2设在主安装台1中,而且可 沿主安装台1的径向方向膨胀。径向转辊5设在主安装台1上并沿径向 定向,该转辊与筒形退火炉内罩21的下端接触并使退火炉内罩21旋转, 如图3中所示。在期望进行矫直操作时,首先将变形的退火炉内罩21放置在主安装 台1的中央部上以准备矫直操作。矫直操作通过以下步骤进行使放置 在主安装台1上的退火炉内罩21旋转并挤压退火炉内罩21的侧壁下部, 从而矫直退火炉内罩21向内弯曲的变形部分。主推动缸2从主安装台1的中心向其外缘膨胀,设置在主安装台1 中以使由待放置在主安装台1上的退火炉内罩21的下端限定的圆心对准 退火炉内罩21旋转所围绕的旋转中心,也就是说,将退火炉内罩21的旋转轴线对准旋转运动的中心。如图4所示,主推动缸2使用联接到主推动缸2的主推动滑辊3将 放置的退火炉内罩21移动至下文将解释的主固定辊4,从而将退火炉内 罩21的旋转轴线定位到旋转中心。同时,主推动缸2用于向退火炉内罩21侧壁的下部提供矫直压力。在将退火炉内罩21的旋转轴线对准旋转中心后,通过转辊5使退火 炉内罩21旋转,该转辊5围绕旋转中心设在主安装台1上并沿径向定向。使用滑辊安装台30实现主推动缸2和主推动滑辊3之间的联接。如 图1和图4所示,滑辊安装台30是主推动缸2的L形活塞臂。滑辊安装 台30从主推动缸2延伸,使得滑辊安装台30直立放置在主安装台1的 上方。如图4和图5中所示,滑辊安装台30包括推动滑辊3,使该推动滑 辊3与放置在主安装台1上的退火炉内罩21的内表面接触。推动滑辊3 具有转轴,该转轴平行于退火炉内罩21的旋转轴线并且垂直于主安装台 1的上表面。在操作主推动缸2时,主推动滑辊3向外挤压退火炉内罩 21的侧壁。换句话说,主推动滑辊3与主固定辊4 一起用作挤压并矫直退火炉 内罩21下部的变形部分的装置。下面将说明主固定辊4。主固定辊4设在固定辊安装台40上。固定 辊安装台40直立设在主安装台1上并且位于退火炉内罩21的外周面的 外侧。主固定辊4设在转轴上,该转轴设在固定辊安装台40中并垂直定 向,使得主固定辊4平行于主推动滑辊3。在主推动滑辊3挤压退火炉内 罩21的变形部分时主固定辊4作为挤压支撑件。如图3所示,高频热发生器19布置在主安装台1中邻近主固定辊4 的位置。高频热发生器19包括两个弧形板,它们用作电极而且彼此面对。 在将退火炉内罩21放置在主安装台1上时,向上移动高频热发生器19 的弧形板,使它们分别面对退火炉内罩21的下部的内外表面,并且加热 退火炉内罩21的下部的变形部分。考虑到退火炉内罩21旋转的方向,高频热发生器19必须布置在在 退火炉内罩21的变形部分到达主固定辊4之前就能够预热该变形部分的 位置。另外,用作电极的弧形板形成弧,这些弧彼此平行并且具有与退 火炉内罩21的旋转轴线同轴的轴线,以防止所述弧形板干扰退火炉内罩 21的旋转。优选的是,在通过主推动缸2将退火炉内罩21设定到正确位置之后, 在主安装台1中向上移动高频热发生器19的电极。如图1和图2所示,顶模安装台7直立设在主安装台1的侧壁上的 相对位置上。每个顶模安装台7是双连杆臂,该连杆臂具有其中上下安 装臂通过连杆接头700彼此连接的结构,该连杆接头700设在臂的中间 位置。每个连杆臂缸15从主安装台1延伸,联接到对应的上安装臂70, 该上安装臂是顶模安装台7的上连杆,从而通过连杆臂缸15的操作使上 安装臂70围绕连杆接头700旋转。这样,每个顶模安装台7是可旋转型 的安装台。当然,为确保上安装臂70的旋转,连杆臂缸15必须以可旋转的连 杆联接方式与上安装臂70和主安装台]联接。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退火炉内罩21旋转时通过使用主推动滑辊3 和主固定辊4挤压退火炉内罩21的变形部分的下端的弯曲部以进行矫 直,而且通过使用形状与顶部对应的模具在相反侧上挤压退火炉内罩21 的变形顶部以进行矫直。对于形状对应于退火炉内罩21顶部的模具,通过顶模安装台7支撑 形状对应于顶部外表面的模具14 (下面称为'顶模')。在本发明中,顶模14构造成使得可以根据矫直过程的步骤改变其位 置,以防止在退火炉内罩21放置在主安装台1上时顶模14干扰退火炉 内罩21的运动。详细地说,在退火炉内罩21移动并放置在主安装台1 上时(此时,退火炉内罩21沿垂直方向移动),如图6所示,通过顶模 安装台7的旋转使顶模14向下旋转。在要求使用顶模14进行矫直退火 炉内罩21的顶部的操作时,使顶模安装台7向上旋转使得顶模14布置 在退火炉内罩21的正上方,如图1和图7中所示。这里,通过连杆臂缸15的操作实现顶模安装台7的旋转,该连杆臂 缸15联接到顶模安装台7的相应的上安装臂70。此时,如图8中所示,在退火炉内罩21中,使形状与退火炉内罩 21顶部的内表面对应的的模具12 (下面称为'内模')向上移动,以挤 压退火炉内罩21的内表面。详细地说,在进行矫直退火炉内罩21的顶部的操作时,顶模14用 作支撑件,而内模12用作挤压体。为此,如图l、图2和图8中所示, 将提升内模12从而为挤压并矫直退火炉内罩21的顶部提供压力的内禾莫 提升缸6直立设置在主安装台1的中央部上。优选的是,如图1和图4中所示,将内模提升导向杆13围绕内模提 升缸6设在主安装台l上,从而支撑并引导内模提升缸6的垂直移动。同时,简单地说,在使用具有上述构造的本发明的矫直设备矫直退 火炉内罩21的过程中,在退火炉内罩21旋转的同时通过对应的辊挤压 并矫直退火炉内罩21的变形下部,然后,将其变形顶部布置在盖模(顶 模14和内模12)之间并通过盖模挤压和矫直。详细地说,本发明的矫直过程包括下部矫直准备步骤、下部预热步 骤、下部矫直步骤、顶部矫直准备步骤以及顶部矫直步骤。在下部矫直 准备步骤中,如图4中所示,退火炉内罩21放置在主安装台l上,转辊 5沿周向布置在该主安装台1上并沿径向定向,主推动缸2移动退火炉内 罩21使其旋转轴线对准由转辊5限定的旋转中心。在下部预热步骤中,高频热发生器19向上移动并预热退火炉内罩 21下端的(待矫直的)变形部分。如图5中所示,在下部矫直步骤中,操作径向转辊5以旋转退火炉 内罩21,同时利用从主推动缸2传输的力通过主推动滑辊3和主固定辊 4挤压并矫直在下部预热步骤中预热的退火炉内罩21下端的变形部分。如图6和图7中所示,在顶部矫直准备步骤中,在完成下部矫直步 骤之后,通过连杆臂缸15的操作使顶模安装台7的上安装臂70向上旋 转,从而将顶模14布置在退火炉内罩21的顶部上方。当然,在顶部矫直准备步骤中,主推动滑辊3进入通过主推动缸2 的操作而收縮回其初始位置的状态,以确保退火炉内罩21平滑的垂直移 动。在顶部矫直步骤中,如图8中所示,内模12在退火炉内罩21中向 上移动并将退火炉内罩21的顶部挤压至顶模14,从而矫直顶部的变形部 分。这里,在从下部矫直准备步骤到顶部矫直准备步骤中选择的至少一 个步骤之后,优选进行预热退火炉内罩21顶部的顶部预热步骤。优选的是,使用包括形状与退火炉内罩21的顶部对应的电极的外部加热装置进行顶部预热步骤。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用于自动矫直退火炉内罩的变形部分 的设备,以及使用该矫直设备矫直退火炉内罩的方法。尽管已经参照附图出于说明性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进行不同的修改、增加和替代。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必须限定 在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中所公开的本发明的 要旨的情况下实现所述修改、增加和替代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矫直退火炉内罩的设备,该设备包括主安装台,在该主安装台的中央部中设有主推动缸,该主推动缸可沿径向膨胀,在所述主安装台上设有沿着该主安装台的径向定向的转辊,所述转辊与放置在所述主安装台上的退火炉内罩的下端接触以使所述退火炉内罩旋转;滑辊安装台,该滑辊安装台联接到所述主推动缸的活塞并直立定向,使得该滑辊安装台平行于放置在所述主安装台上的退火炉内罩的内周面,所述滑辊安装台可沿着所述主安装台的径向滑动;主推动滑辊,该主推动滑辊设在所述滑辊安装台中并具有沿垂直方向定向的转轴,该主推动滑辊利用所述滑辊安装台的运动挤压所述退火炉内罩的下部的内周面;固定辊安装台,该固定辊安装台设在所述主安装台上并沿着垂直方向定向,使得所述固定辊安装台平行于放置在所述主安装台上的所述退火炉内罩的外周面;主固定辊,该主固定辊设在所述固定辊安装台中并具有沿垂直方向定向的转轴,在所述主推动滑辊挤压所述退火炉内罩的内周面时所述主固定辊支撑所述退火炉内罩的外周面;顶模安装台,该顶模安装台设在所述主安装台的侧壁上的相对位置并沿垂直方向定向,每个顶模安装台具有双连杆臂结构,使得上下安装臂通过连杆接头彼此连接,该连杆接头设在所述臂的中间位置,所述顶模安装台的所述上安装臂联接到相应的连杆臂缸,该连杆臂缸与所述主安装台连接,从而通过所述连杆臂缸的操作使所述上安装臂旋转;顶模,该顶模联接到所述顶模安装台的所述上安装臂,具有对应于所述退火炉内罩顶部的半球形外表面的形状;内模提升缸,该内模提升缸设在所述主安装台的中央部上并直立定向;以及内模,该内模设在所述内模提升缸上,该内模具有对应于所述退火炉内罩顶部的半球形内表面的形状。
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设备,该设备还包括吉4^iJr 4^小BS 二古亩it石处C卜BH/^"fc^^t女F^二+:t右始厶由4[^&gFf:;未 i口jiy"""乂乂工t^, wi口j^^六"/人工"fiffwul〃1化土文农口卞^P虹/yT处主固定辊的位置并且彼此平行定向的弧形板电极,从而在将所述退火炉 内罩放置在所述主安装台上时,所述弧形板电极向上移动使得所述弧形 板电极分别面对所述退火炉内罩的下部的内表面和外表面。
3. —种矫直退火炉内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部矫直准备步骤,该步骤将所述退火炉内罩放置在转辊上,并使 用主推动缸移动所述退火炉内罩使得所述退火炉内罩的旋转轴线对准由 所述转辊限定的旋转中心,所述转辊设在主安装台上并沿所述主安装台 的径向定向;下部矫直步骤,该步骤利用所述径向转辊的操作使所述退火炉内罩 旋转,并利用从所述主推动缸传来的力在主推动滑辊和主固定辊之间挤 压并矫直所述退火炉内罩的下部的变形部分;顶部矫直准备步骤,该步骤利用连杆臂缸的操作向上旋转顶模安装 台的上安装臂,使得顶模布置在所述退火炉内罩顶部的上方;以及顶部矫直步骤,该步骤在所迷退火炉内罩中'向上移动内模并将所述 退火炉内罩的所述顶部挤压至所述顶模,从而矫直所述顶部的变形部分。
4. 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下部预热步骤,该步骤在所述下部矫直准备步骤和所述下部矫直步骤之间,向上移动设在所述主安装台中的高频热发生器并预热所述退火 炉内罩的下部的所述变形部分。
5. 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顶部预热步骤,该步骤在从所述下部矫直准备步骤到所述顶部矫直准备步骤中选择的至少一个步骤之后,预热所述退火炉内罩的所述顶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矫直退火炉内罩的设备以及使用该矫直设备矫直退火炉内罩的方法。本发明的矫直设备包括主安装台,其具有可沿着径向膨胀的主推动缸以及沿着径向定向的转辊。该矫直设备还包括与主推动缸的活塞联接的滑辊安装台、设在滑辊安装台中并挤压退火炉内罩下部的内周面的主推动滑辊、设在主安装台中的固定辊安装台以及设在固定辊安装台中以支撑退火炉内罩的外周面的主固定辊。该矫直设备还包括设在主安装台的相对两侧上的顶模安装台、与顶模安装台的上安装臂联接的顶模、设在主安装台的中央部上的内模提升缸以及设在内模提升缸上的内模。
文档编号C21D1/26GK101289701SQ200810074100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0日
发明者李在恩, 金浩容 申请人:瑞勳产业有限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