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连铸中间包水口快换机构跳电应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生产—连铸技术领域,是一种应用于炼钢厂连 铸机跳电事故应急处理的连铸中间包水口,机构跳电应急装置。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申请日前,冶金生产连铸技术领域没有中间包水口快 换机构跳屯应急装置,而生产中跳龟事故偶有发生,并且在发生跳电 事故以后,中伺包注流难以迅速堵死,容易发生钢水外溢,给人员和设
备造成了重大安^: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连铸跳电后中间包注流堵不住的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 提供一种连铸中间包水口快换机构跳电应急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油 箱及第一拉矫机蓄能器,与第一拉矫机蓄能器并联第二拉矫机蓄能器 作为应急装置蓄能器,第一拉矫机蓄能器的出油端与第二拉矫机蓄能 器的出油病并接在一起,在第一拉矫机蓄能器的进油端与第二拉矫机 蓄能器的进油端之伺串接一单向阀,第二拉矫机蓄能器的进油端和出 油端分别接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输入端,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输 出端通过节流阀与油缸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跳电事故发生时,用蓄能器提供动力,油 缸动作推动盲眼滑块堵死中间包注流,延长了系统保压时间,保证了油 缸推力和动作速度。 雨图说明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箱,2、第一拉矫机蓄能器,3、第二拉矫机蓄能器, 4、第一拉矫机蓄能器出油端,5、第二拉矫机蓄能器出油端,6、第一 拉矫机蓄能器进油端,7、第二拉矫机蓄能器的进袖端,8、单向阀,9、 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0、节流阀,11、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油箱1及第一拉矫机蓄能器2,与第一 拉矫机蓄能器2并联第二拉矫机蓄能器3作为应急装置蓄能器,第一 拉矫机蓄能器出油端4与第二拉矫机蓄能器出油端5并接在一起,在 第一拉矫机蓄能器进油端6与第二拉矫机蓄能器进油端7之间串接一 单向阀8,第二拉矫机蓄能器进油端7和第二拉矫机蓄能器出油端5 分别接三位西通手动换向阀9的输入端,三位西通手动换向阀9的输 出.端通过节流阀10与油缸11相接。
本实用新型中单向阀8的作用可以避免原系统压力损失对应急装 置的影响。其工作过程是当跳电事故发生后,油箱1停止工作,利 用第一拉矫机蓄能器2和第二拉矫机蓄能器3保存的压力给油缸11提 供能量,操作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9来实现油缸11的伸出和縮回,推 动盲眼滑块封闭中间包注流完成换水口的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连铸中间包水口快换机构跳电应急装置,包括油箱(1)及第一拉矫机蓄能器(2),其特征在于与第一拉矫机蓄能器(2)并联第二拉矫机蓄能器(3),第一拉矫机蓄能器出油端(4)与第二拉矫机蓄能器出油端(5)并接在一起,在第一拉矫机蓄能器进油端(6)与第二拉矫机蓄能器进油端(7)之间串接一单向阀(8),第二拉矫机蓄能器进油端(7)和第二拉矫机蓄能器出油端(5)分别接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9)的输入端,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9)的输出端通过节流阀(10)与油缸(11)相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中间包水口快换机构跳电应急装置,包括油箱(1)及第一拉矫机蓄能器(2),其特征在于与第一拉矫机蓄能器(2)并联第二拉矫机蓄能器(3),第一拉矫机蓄能器出油端(4)与第二拉矫机蓄能器出油端(5)并接在一起,在第一拉矫机蓄能器进油端(6)与第二拉矫机蓄能器进油端(7)之间串接一单向阀(8),第二拉矫机蓄能器进油端(7)和第二拉矫机蓄能器出油端(5)分别接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9)的输入端,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9)的输出端通过节流阀(10)与油缸(11)相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跳电事故发生时,用蓄能器提供动力,油缸动作推动盲眼滑块堵死中间包注流,延长了系统保压时间,保证了油缸推力和动作速度。
文档编号B22D11/18GK201342472SQ20082022695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5日
发明者刁玉兰, 刘立柱, 刘纯星, 吕富强, 峰 尹, 张承军, 博 徐, 李春晓, 陈峰田, 靳昌江, 宏 黄 申请人: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