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不等截面大型铸锻工件热处理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大型铸锻工件热处理电炉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制造大型锻造支撑辊或铸造支撑辊过程中,都要对其进行热处理,以 保证产品质量。而现有的对于大型锻造辊和铸造辊进行热处理的电炉,在设计上都是采用 平均功率法。就是在炉体的四周的内壁和炉体下部移动台车上面敷设长度均勻的电阻带。 这样一来,就会造成炉体内温度均衡,也就是电阻带散发的热量是均等的。然而被处理的工 件的截面则不均等。这样一来,在处理过程中,截面大的部位需要加热的时间长,而截面小 的部位加热时间较短,当截面小的部位先达到温度和时间要求时,截面大的部位则尚未达 到。待截面大的部位达到温度和时间要求时,截面小的部位又出现了“过火”现象,也就是 多加热了那段等待的时间,造成了电能的浪费,且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节能效果好的大型铸锻工件的 热处理炉,以解决现有设备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所示在炉体的下部带有移动台车,在炉体的前部带有 动力升降门。在移动台车台面的两侧带有低温区。在低温区之间带有高温区。在炉体四周 内壁墙面两侧带有内壁低温区,在低温区之间带有内壁高温区。本实用新型的高温区和低 温区是根据敷设长度不同的电阻带来区分。低温区的电阻带长度相对高温区短。高温区由 于电阻带长度大而增大了电阻,产生较高的温度。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与现有设备相同,只是 在处理工件时将截面大的部位置于高温区范围内,截面小的部位置于低温区。这样同时加 热处理工件,对于不同部位施以不同的温度。能够同时达到各部位的处理时间和温度要求, 省去了截面小的部位的等待时间,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经实验表明,效果十分理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1-炉体2-动力升降门3-移动台车4-高温区5-低温区图2为本实用新型炉体内壁结构示意图6-内壁高温区7-内壁低温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所示在炉体1的下部带有移动台车3,在炉体的前部带 有动力升降门2。在移动台车台面的两侧带有低温区5。在低温区之间带有高温区4。在炉 体四周内壁墙面两侧带有内壁低温区7,在低温区之间带有内壁高温区6。
权利要求不等截面大型铸锻工件热处理炉,由炉体(1)和移动台车(3)构成,其特征是在移动台车台面的两侧带有低温区(5),在低温区之间带有高温区(4),在炉体四周内壁墙面两侧带有内壁低温区(7),在低温区之间带有内壁高温区(6)。
专利摘要不等截面大型铸锻工件热处理炉,属大型铸锻工件热处理电炉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在移动台车台面的两侧带有低温区。在低温区之间带有高温区。在炉体四周内壁墙面两侧带有内壁低温区,在低温区之间带有内壁高温区。本实用新型的高温区和低温区是根据敷设长度不同的电阻带来区分。低温区的电阻带长度相对高温区短。高温区由于电阻带长度大而增大了电阻,产生较高的温度。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与现有设备相同,只是在处理工件时将截面大的部位置于高温区范围内,截面小的部位置于低温区。对于不同部位施以不同的温度。能够同时达到各部位的处理时间和温度要求,省去了截面小的部位的等待时间,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本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经实验表明,效果十分理想。
文档编号C21D9/00GK201648464SQ201020162220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4日
发明者张俊彦, 张荣生, 徐树海, 李云亭, 蔡文俊, 高家悦 申请人:中冶京诚(营口)装备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