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093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铸用功能耐火材料,主要涉及一种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
背景技术
薄板坯连铸的特点是结晶器空间小,拉速快,容易发生由于润滑不良而导致的粘 结,造成漏钢事故或恶化铸坯品质,于是对浸入式水口的结构有更为严格的要求。传统的薄板坯浸入式水口,由于结构设计方面的限制,使钢流流出出钢口时冲击 深度过大,造成较大的液位波动,以及弯月面化渣不良,容易造成生产事故及铸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薄板坯浸入式水口钢流冲击深度过 大,易造成较大液位波动以及弯月面化渣不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获得更恰当流场的薄 板坯浸入式水口。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在 浸入式水口两侧出钢口位置,对称分布两个由水口底部(5)延伸至水口内腔(1)的导流槽 (4)。导流槽(4)在水口内腔一端(2)的水平高度应高于水口出钢口上缘(3)水平高度。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导流槽(4)靠近水口中心一侧为平面,靠近边 缘一侧为存在一定弧度的曲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将结晶器内热区上移,有利于保护渣的熔化,克 服了传统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弯月面温度低化渣不良的缺点,并有效避免了较大的液 位波动,减少了卷渣风险。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中,1、水口内腔,2、导流槽在水口内腔一端,3、水口出钢口上缘,4、导流槽,5、水 口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图1中,导流槽(4)自浸入式水口底部(5)开始,延伸至水口内腔(1),导流槽⑷ 在水口内腔一端(2)水平高度高于水口出钢口上缘(3)的水平高度,导流槽(4)靠近水口 中心的一侧为平面,靠近边缘的一侧为存在一定弧度的曲面。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其特征在于在浸入式水口两侧出钢口位置,对称分布两个由水口底部(5)延伸至水口内腔(1)的导流槽(4),导流槽(4)在水口内腔一端(2)的水平高度应高于水口出钢口上缘(3)水平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该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两侧出钢口位置对称分布两个延伸至内腔的导流槽(4)。该导流槽(4)自浸入式水口底部(5)开始,延伸至水口内腔(1),导流槽在水口内腔一端(2)的水平高度应高于水口出钢口上缘(3)水平高度。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特点,使改进后的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在使用中将结晶器内热区上移,提高了弯月面温度,有利于保护渣的熔化及坯壳的均匀形成,避免薄板坯连铸中粘结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B22D11/10GK201744633SQ20102019868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3日
发明者张正民 申请人:青岛正望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