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混匀矿端部料的取料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行业烧结原料取料方法。
背景技术:
烧结生产工艺中,原料混勻是将多种散状含铁原料按一定比例精确配料后,通过平铺布料直取混勻,得到化学成分和粒度组成稳定的混勻矿,供烧结生产使用。影响混勻矿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原料化学成分波动、一次料场预混勻作业、预配料皮带电子秤称量精度、二次料场混勻矿堆取作业及端部料的处置。混勻矿大堆料根据取料机截取部位的不同,分为端部料和胴体料,端部料指大堆头尾部分的料,当混勻矿取料机取料时,不能一次截取所有料层的那部分料,胴体料指混勻矿取料机可以一次截取所有料层的那部分料。混勻矿堆料过程中,因原料自重和布料自然偏析,会产生端部料大粒级原料较多和胴体料小粒级原料较少的粒度偏析。因大粒级居多引起端部料化学成分波动大,已经成为影响混勻矿质量的关注因素。为此冶金行业通常采取的端部料处理工艺流程为从二次料场混勻矿输出端到一次料场建两条皮带机通廊和两个转运站,在混勻矿输出取料作业前,先将混勻矿的头部端部料返回到一次料场,再通过皮带机将返回到一次料场的端部料输送到二次料场预配料室,让端部料重新参与配料后均勻加入到配合料中,经过平铺布料直取混勻形成混勻矿输出。待混勻矿的胴体料输出供烧结机使用之后,用同样的方法处理混勻矿尾部的端部料。这种方法投资大。有一部分企业在混勻矿生产设计中一直没有端部料返回一次料场处理工艺,采取混勻矿双斗轮全断面纵向截取法,将端部料和胴体料一并截取作为混勻矿输出,很不利于混勻矿粒度的均勻及成分的稳定,无端部料处理工艺已经成为影响混勻矿质量稳定的主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投资少,且混勻矿质量稳定的混勻矿端部料的取料方法。本发明包括一次料场和二次料场,一次料场用于存储单品种原料和进行走行堆积初混勻,并将单品种原料通过皮带机上仓到预配料室进行配料,单品种原料在一次料场堆积过程和取料上仓过程中,仅起到原料初步混勻的作用。二次料场用于各种铁料的配料和平铺直取,进行原料中和混勻后,形成混勻矿输出供烧结机使用。1、先将混勻矿端部料截取到可移动小车A皮带机上,输送到缓冲仓;
2、一次料场来料输入预配室混料;
3、将缓冲仓内的端部料通过B皮带机输送到混勻堆料C皮带机上;预配室混料与端部料通过混勻堆料C皮带机混合平铺到混勻矿中成为胴体料。预配料室将单品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料,通过X11-1混勻矿堆料皮带机往返走行平铺成梯形状的混勻矿堆。本发明在混勻矿输出之前,将端部料直接在二次料场返回到混勻料平铺系统,让端部料重新进行平铺部分成为胴体料,杜绝将端部料作为混勻矿直接输出,以及因此而影响混勻矿质量的稳定性。本发明将混勻矿端部料直接在二次料场重新返回平铺直取,提高了混勻矿的粒度均勻度和成分稳定性,混勻矿品位标准偏差σ TFe由0. 398降低到0. 386,二氧化硅标准偏差σ SW2由0. 197降低到0. 185,有助于提高烧结矿的产量。烧结行业生产实践表明混勻矿品位标准偏差每降低0. 1个百分点,烧结矿产量提高0. 28%。据此计算实施该技术,混勻矿σ TFe降低0. 012,烧结矿产量提高0. 0336%。本发明中可移动小车A皮带机为宽1.2米的普通橡胶带。缓冲仓的形状是方锥体, 上口为长宽2米的正方形,下口为长宽1. 2米的正方形,方锥形高3米,缓冲仓的材质为8mm 厚钢板并加橡胶内衬。
权利要求
1.混勻矿端部料的取料方法,其特征包括下述步骤(1 )、先将混勻矿端部料截取到可移动小车A皮带机上,输送到缓冲仓;(2)、一次料场来料输入预配室混料;(3)、将缓冲仓内的端部料通过B皮带机输送到混勻堆料C皮带机上;预配室混料与端部料通过混勻堆料C皮带机混合平铺到混勻矿中成为胴体料。
全文摘要
混匀矿端部料的取料方法,属于冶金行业烧结原料取料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骤(1)先将混匀矿端部料截取到可移动小车A皮带机上,输送到缓冲仓;(2)一次料场来料输入预配室混料;(3)将缓冲仓内的端部料通过B皮带机输送到混匀堆料C皮带机上;预配室混料与端部料通过混匀堆料C皮带机混合平铺到混匀矿中成为胴体料。本发明将混匀矿端部料直接在二次料场重新返回平铺直取,提高了混匀矿的粒度均匀度和成分稳定性,混匀矿品位标准偏差σTFe由0.398降低到0.386,二氧化硅标准偏差σSiO2由0.197降低到0.185,有助于提高烧结矿的产量。
文档编号C22B1/16GK102286660SQ20111024937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9日
发明者冯二莲, 冯士俊, 张海军, 李强, 杨照太, 段晓斌, 贾秀春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