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端面磨床加工圆锥内圈的支撑方法

文档序号:3417291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双端面磨床加工圆锥内圈的支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工轴承圆锥内套的辅具,主要涉及一种用于双端面磨床加工圆锥内圈的支撑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加工如附图1所示的圆锥内圈主要用双头磨床软磨圆锥内圈的高度,一次磨一个端面,加工效率相对较低,此外若圆锥内圈大端面有毛刺、积屑瘤等缺陷很容易使端面垫高进而造成端面废品。为提高软磨圆锥内圈端面的加工效率,目前开始使用双端面磨床磨加工圆锥内套。双端面磨床虽然效率高一些,但对于如附图1所示的圆锥内套产品,其如支撑方法附图2所示是先将圆锥内圈放置在左右两个导向板之间,上部设置上导板1,上导板1底部和圆锥内圈大外径接触,设置左侧下导板4,左侧下导板4顶部和圆锥内圈大外接触,用于支撑圆锥内圈。由于左侧下导板4只有一个,产品3在磨加工过程中由于与左侧下导板 4只有产品大外径一个接触点而容易放置不稳,容易把端面磨成平行四边形,进而造成端面废品。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解决双端面磨床磨加工圆锥内套产品放置不稳情况,以解决双端面磨床不能磨加工圆锥内套产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双端面磨床加工圆锥内圈的支撑方法,用于解决在使用双端面磨床磨加工圆锥内套产品放置不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其是先将圆锥内圈放置在双端面磨床的左右两个导向板之间,圆锥内圈上的上导板底部和圆锥内圈大外径接触,使双端面磨床左侧下导板的上端和圆锥内圈大外径接触,在圆锥内圈小外径下部设置右侧下导板,使右侧下导板上端支撑在圆锥内圈小外径上,从而使圆锥内圈在磨加工过程中产品与左右两侧下导板分别具有一个支撑点,使产品放置平稳。所述的右侧下导板下端设置在支撑装置上,所述的支撑装置主体为一 “L”支架, 支架上部通过螺丝和右侧导向板连接,支架底部设置有用于调整右侧导向板高低位置的顶丝,顶丝上部和右侧下导板接触。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使产品在磨加工过程中产品与下导板有两个接触点,使产品放置平稳;根据产品大、小外径的差别,通过上下移动顶丝来调整新导板的高度保证产品能水平放置进而增强产品的稳定性。本发明支撑方法经过试用,使用效果较好,不但满足加工要求,支撑可靠性高,而且调整方便,能够实现在不更换下导板的情况下,仅通过调整就能适应不同型号的产品。


附图1是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示意图。
附图2是现有双端面磨床磨加工的支撑示意图。图中1、上导板,2、右侧导向板,3、圆锥内圈。4、左侧下导板。附图3是本发明的支撑方法示意图。图中1、上导板,2、右侧导向板,3、圆锥内圈。4、左侧下导板,5、左侧导向板,6、螺丝,7、支架,8、右侧下导板,9、顶丝。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3所示,其是先将圆锥内圈3放置在双端面磨床的左侧导向板5和右侧导向板2之间,圆锥内圈上的上导板1底部和圆锥内圈大外径接触,使双端面磨床左侧下导板 4的上端和圆锥内圈大外径接触,在圆锥内圈小外径下部设置右侧下导板8,使右侧下导板上端支撑在圆锥内圈小外径上,从而使圆锥内圈3在磨加工过程中产品与左右两侧下导板分别具有一个支撑点,使产品放置平稳。所述的右侧下导板8下端设置在“L”形支架7上, 支架7上部通过螺丝6和右侧导向板2连接,支架底部设置有用于调整右侧导向板高低位置的顶丝9,顶丝9上部和右侧下导板8接触。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双端面磨床加工圆锥内圈的支撑方法,其特征是先将圆锥内圈(3)放置在双端面磨床的左右两个导向板之间,圆锥内圈(3)上的上导板(1)底部和圆锥内圈(3)大外径接触,使双端面磨床左侧下导板(4)的上端和圆锥内圈大外径接触,在圆锥内圈小外径下部设置右侧下导板(8),使右侧下导板(8)上端支撑在圆锥内圈小外径上,从而使圆锥内圈(3)在磨加工过程中产品与左右两侧下导板分别具有一个支撑点,使产品放置平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端面磨床加工圆锥内圈的支撑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右侧下导板下端设置在支撑装置上,所述的支撑装置主体为一 “L”支架(7),支架(7)上部通过螺丝和右侧导向板(2)连接,支架(7)底部设置有用于调整右侧导向板(2)高低位置的顶丝(9),顶丝(9)上部和右侧下导板(8)接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端面磨床加工圆锥内圈的支撑方法,先将圆锥内圈(3)放置在双端面磨床的左右两个导向板之间,圆锥内圈(3)上的上导板(1)底部和圆锥内圈(3)大外径接触,使双端面磨床左侧下导板(4)的上端和圆锥内圈大外径接触,在圆锥内圈小外径下部设置右侧下导板(8),使右侧下导板(8)上端支撑在圆锥内圈小外径上,从而使圆锥内圈(3)在磨加工过程中产品与左右两侧下导板分别具有一个支撑点,使产品放置平稳。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使产品在磨加工过程中产品与下导板有两个接触点,使产品放置平稳;根据产品大、小外径的差别,通过上下移动顶丝来调整新导板的高度保证产品能水平放置进而增强产品的稳定性。本发明支撑方法经过试用,使用效果较好,不但满足加工要求,支撑可靠性高,而且调整方便,能够实现在不更换下导板的情况下,仅通过调整就能适应不同型号的产品。
文档编号B24B7/16GK102275109SQ20111025818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日
发明者刘勇, 左玉琴, 张晓宾, 张永刚, 张玉玲, 张秀娟, 王彬, 陈玮 申请人: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