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比表面积的泡沫金属载体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6113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比表面积的泡沫金属载体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比表面积的泡沫金属载体及制备工艺,应用于汽车尾气的SCR 和POC后处理行业。
背景技术
当前,全球面临能源和环境的综合挑战。在传统汽车的排放达标的技术手段选择方面,人们仍然面临不少的难题,例如,如何选择后处理的载体和催化剂等方面。
后处理载体是构成车用后处理平台的关键因素,截止到目前为止,在后处理载体方面绝大多数是进口的陶瓷载体,这种陶瓷载体的机械强度稍差,不太适应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同样,成熟的金属载体也是被国外的技术和专利垄断,成为制约中国后处理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如何获得低成本和高性能的后处理载体是推进该领域技术进步的核心内容。
泡沫金属是一种物理功能与结构特性一体化的新型工程材料。80年代初国际上开始金属泡沫材料研制,金属泡沫材料具备质轻、隔音、过滤和阻燃特性,又有很强的吸震和电磁屏蔽作用,因此,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90年代起,泡沫金属推广应用于民用工业,例如,高水平的泡沫镍应用于电容和超级电容的制备。目前,我国泡沫金属研制和生产技术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从结构上分析和实际测试表明,泡沫金属是最理想的后处理金属载体,例如,结构强度高于陶瓷载体,气流通道紊乱,最容易获得预想的催化效果,此外,催化剂的涂敷和施工工艺较为简单,因此,选择金属泡沫作为载体,具备理论上的先进性。
泡沫金属的成本由工艺过程成本和材料成本两方面所决定,应该把优化过程工艺成本和材料成本同时进行。
考虑到使用成本,作为载体使用的泡沫金属不可能100%有纯镍和纯鉻沉积而成, 因此,技术性的铁掺杂成为必然。但是,由于铁在高温下容易被氧化,骨架中的铁氧化后的强度将降低70%以上,或干脆成为废品,因此,在泡沫金属的煅烧中,采用气氛保护或氢气进行还原必不可少。
检索发现很多的泡沫金属电沉积或制备过程的专利,也有的专利包括了最后的煅烧过程中的氢气气氛还原的,但是,还没有和本专利权项相同的专利申报,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010100422. 8的‘钛基四元催化泡沫金属载体及其制造方法’专利是采用以钛及钛合金冶炼获得三维纤维结构的泡沫钛金属材料;专利申请号为CN200810068869. 4的‘塑料基泡沫金属化的方法’专利是将塑料基泡沫浸于低温热固化型聚合物银浆或将低温热固化型聚合物银浆喷涂到塑料基泡沫上,使塑料基泡沫的纤维粘附上导电层,然后再进行电镀而制备;专利申请号为CN200610117833. 1的‘应用于尾气过滤及催化剂载体的泡沫铁铬铝及其制作工艺’专利,所述的泡沫铁铬铝是以泡沫形状金属为基材,在基材的多孔表面进行火焰喷涂铁铬铝;专利申请号为CN200510032174. 7的‘三维通孔或部分孔洞彼此相连多孔金属泡沫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是将一种或多种粒径在广100 μ m的金属或合金粉末均勻分散在含粘接剂的溶液中制成料浆,再将该浆液灌入通孔聚氨酯海绵泡沫中,经烘干、烧结得到三维通孔泡沫金属材料;专利申请号为CN03208577. X的‘复合金属多孔铝’专利是采用泡沫金属骨架组成的三维网状结构,采用热浸铝方法在该骨架上进行复合金属铝;专利申请号为CN00133631. 2的‘一种复合泡沫金属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是先将泡沫材料制备导电层,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在泡沫材料上沉积金属(A),再在金属(A)表面沉积另一金属(B), 经过热处理后,形成复合泡沫金属;专利申请号为CN02U9612. X的‘一种复合金属多孔体及其制备方法’专利首先以泡沫材料为芯膜,在该芯膜上沉积一种、或二种、或二种以上金属制备多孔金属或多孔合金;之后再以多孔金属或多孔合金为骨架,在该骨架上采用热浸方法进行热浸金属或合金,即可制备出复合金属多孔体。
在传统的泡沫金属煅烧工艺中,要求采用氢气气氛还原的工艺,它要求具备精密的煅烧炉和生产控制工艺,例如,在炉内通入70%氮气+30%氢气混合气体,并在炉体内形成微正压(0. 05、. Ikg/cm2)体系,显而易见它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此外,氢气还原的煅烧炉成本以及工艺材料的成本较高。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比表面积的泡沫金属载体及制备工艺,其具备堆密度提高、减少泡沫金属表面的氧化、提高强度、增大比表面积、改善催化效率等优点,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生产安全隐患,并改进对成品的热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高比表面积的泡沫金属载体,其特征在于泡沫金属载体在煅烧前要先进行浸涂混合液,混合液是由工业浙青l(Tl5%wt (% wt为重量百分比,下同)和工业的平均粒径为IOOnm纳米二氧化钛粉5 10%wt与煤油75、5%wt混合并持续搅拌l(T20min而形成的混合液;其制备工艺如下先将浙青溶解于适量煤油中,加入定量的二氧化钛粉末,后再用煤油稀释至要求浓度并充分搅拌混勻,也可以在全部煤油中加入浙青进行搅拌溶解,此过程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实施的基本的过程操作。将泡沫金属载体在混合液搅拌的同时进行浸涂,5 10min后取出并除去多余的混合液,使干燥后重复浸涂,浸涂过程可视情况重复2飞次直至泡沫金属载体表面形成均勻完整的涂层;将干燥且涂敷完整的泡沫金属载体放入高温炉中并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氛,随炉升温至50(T60(TC 进行煅烧,温度保持120l40min后停止加热并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一种表面具有硬炭膜的泡沫金属载体。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优化了泡沫金属载体煅烧工艺和材料成本,选用浙青作为炭源是由于这种材料含碳量高,在烧结过程中很容易在载体表面形成足够的炭以完全覆盖其表面,起到抗氧化保护的作用;选用浙青的另一个原因是该材料溶解在煤油中形成的溶液具有适宜的粘度,非常容易浸涂过程的实施,此外,浙青成本低易于采购,具有很好的经济效应。同理,二氧化钛材料的选用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遮盖能力,硬而耐酸,而且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直接选用的市售的工业的平均粒径为IOOnm纳米二氧化钛粉作为填充物, 二氧化钛粉的粒径太细容易产生团聚,使得对泡沫金属载体表面的遮盖能力较差,相反,粒径过大,可能导致浸涂过程很难涂得均勻,二氧化钛的量应该有严格的规定,以保证二氧化钛颗粒较密地嵌入炭层连续相的效果。浸涂重复2至5次是为了形成完整而均勻的涂层。能够产生经济,工艺实施容易,安全性强,稳定可控等效果,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图1为涂有浙青混合液样件煅烧后的SEM图片。
图2为涂有浙青混合液样件煅烧后的较高倍SEM图片。
图3为涂有浙青混合液样件煅烧后的EDX能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为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特点,不等同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照本发明进行的更改,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取一种经过铁镍电沉积制成的开孔率为IOppi (每英寸长度上的开孔数目,下同),尺寸 100 X 100mm,厚度为25mm方形泡沫金属样件。将IOOg浙青溶解于200g煤油中,然后称取 50g工业的平均粒径为IOOnm纳米二氧化钛粉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最后加入650g煤油进行稀释并开始搅拌,60min后将泡沫金属样件在混合液搅拌的同时进行浸涂,5 10min后取出并除去多余的混合液,使干燥后重复浸涂2次;将干燥且涂敷完整的泡沫金属样件放入高温炉中并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氛,随炉升温至550°C进行煅烧,温度保持MOmin后停止加热并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一种表面具有硬碳膜的泡沫金属样件。在IOOOmm的高度进行自由落体到水泥地面上,该样件具有金属声,无破裂。
实施例2取一种经过铁镍电沉积制成的开孔率为lOppi,尺寸100X 100mm,厚度为25mm方形泡沫金属样件。将150g浙青溶解于300g煤油中,然后称取50g工业的平均粒径为IOOnm纳米二氧化钛粉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最后加入500g煤油进行稀释并开始搅拌,60min后将泡沫金属样件在混合液搅拌的同时进行浸涂,5 10min后取出并除去多余的混合液,使干燥后重复浸涂3次;将干燥且涂敷完整的泡沫金属样件放入高温炉中并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氛, 随炉升温至550°C进行煅烧,温度保持MOmin后停止加热并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一种表面具有硬碳膜的泡沫金属样件。在IOOOmm的高度进行自由落体到水泥地面上,该样件具有金属声,无破裂。
实施例3取一种经过铁镍电沉积制成的开孔率为lOppi,尺寸100X 100mm,厚度为25mm方形泡沫金属样件。将IOOg浙青溶解于200g煤油中,然后称取IOOg工业的平均粒径为IOOnm 纳米二氧化钛粉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最后加入600g煤油进行稀释并开始搅拌,60min后将泡沫金属样件在混合液搅拌的同时进行浸涂,5 10min后取出并除去多余的混合液,使干燥后重复浸涂4次;将干燥且涂敷完整的泡沫金属样件放入高温炉中并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氛,随炉升温至550°C进行煅烧,温度保持MOmin后停止加热并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一种表面具有硬碳膜的泡沫金属样件。在IOOOmm的高度进行自由落体到水泥地面上,该样件具有金属声,无破裂。
权利要求
1.高比表面积的泡沫金属载体,其特征在于泡沫金属载体在煅烧前要先进行浸涂混合液,混合液是由工业浙青l(Tl5%wt重量百分比,下同和工业的平均粒径为IOOnm纳米二氧化钛粉5 10%wt与煤油75 85%wt混合并持续搅拌l(T20min而形成的混合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比表面积的泡沫金属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金属载体的制备工艺如下先将浙青溶解于适量煤油中,加入定量的二氧化钛粉末,后再用煤油稀释至要求浓度并充分搅拌混勻,也可以在全部煤油中加入浙青进行搅拌溶解,此过程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实施的基本的过程操作;将泡沫金属载体在混合液搅拌的同时进行浸涂,5 10min后取出并除去多余的混合液,使干燥后重复浸涂,浸涂过程可视情况重复2、 次直至泡沫金属载体表面形成均勻完整的涂层;将干燥且涂敷完整的泡沫金属载体放入高温炉中并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氛,随炉升温至50(T60(TC进行煅烧,温度保持120l40min 后停止加热并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一种表面具有硬炭膜的泡沫金属载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比表面积的泡沫金属载体,其特征在于泡沫金属载体在煅烧前要先进行浸涂混合液,混合液是由工业沥青10~15%wt(%wt为重量百分比,下同)和工业的平均粒径为100nm纳米二氧化钛粉5~10%wt与煤油75~85%wt混合并持续搅拌10~20min而形成的混合液;其具备堆密度提高、减少泡沫金属表面的氧化、提高强度、增大比表面积、改善催化效率等优点,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生产安全隐患,并改进对成品的热处理工艺。
文档编号B22F3/11GK102534285SQ2011104144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
发明者于丽娜, 崔龙, 张克金, 张喆, 潘艳春, 王丹, 王金兴, 米新艳, 许德超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