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939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涨圈是开口类环形零件。加工时,先对涨圈的开口进行加工,再对涨圈进行外圆的加工。目前对涨圈的外圆进行加工的方法是外圆定位磨外圆,因此,需要采用定位套夹具来进行定位固定。然而,常规的定位套夹具有两个内孔,因此,常规的定位套夹具结构比较复杂,制造难度大,精度要求高,加工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定位套夹具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精度要求高,加工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 包括定位套及安装于定位套的芯棒;定位套设有一定位孔;芯棒安装于定位孔,且可操作地沿着定位孔的轴向移动芯棒包括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第一压板具有外周缘,第一压板的外周缘顶抵在定位孔的内壁上;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待加工的涨圈。进一步地,芯棒还包括芯轴,第一压板位于芯轴的第一端处,第二压板可拆卸地固定于芯轴的第二端处,且第二压板和第一压板平行。进一步地,第二压板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于芯轴的第二端处。进一步地,芯轴的第一端暴露于第一压板的外侧以形成用于使芯棒沿着定位孔的轴向移动的操作部。进一步地,第二压板为圆形板;第一压板为台阶状的圆柱板,第一压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直径大于第二部分的直径,且第一部分的外缘抵顶在定位孔的内壁上,第一部分具有标准的外周缘;第二部分与第二压板的直径相等。进一步地,定位孔为台阶孔;台阶孔包括直径较大的第一部分和直径较小的第二部分;第一压板的外周缘与定位孔的第二部分的内壁顶抵;第二压板位于定位孔的第一部分内。进一步地,台阶孔的第一部分和台阶孔的第二部分的交界处形成台阶面;第二压板止挡在台阶面上。 进一步地,第二压板的直径大于第一压板的直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把定位套的定位孔既当做是芯棒的定位面,又当做是涨圈的外周缘的定位面,精简了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的结构,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工序。此外,芯棒和涨圈的外周缘的定位面均是利用定位孔的内壁定位,提高了同轴度,大大提高了涨圈的外周缘的加工精度。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部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部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使用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部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部分示意图;以及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的第一实施方式包括定位套10及可拆卸地安装于定位套10的芯棒20。定位套10设有贯通定位套10的相对两端的定位孔12。定位孔12为台阶孔,且定位孔12包括一直径较大的第一部分13和一直径较小的第二部分14。第一部分13和第二部分14的交界处形成有台阶面16。优选地,为了便于固定定位套10,定位套10的周缘设有一固定凸圈17。芯棒20包括芯轴22、固定于芯轴22的第一端处的第一压板24及可操作地安装于芯轴22的第二压板26。第一压板24及第二压板26均为圆形板,且第一压板24的直径小于第二压板26的直径。第一压板24的外周缘进行过磨削精密加工,以形成标准的外周缘。 第一压板24的外周缘可滑动地顶抵在定位套10的定位孔12的第二部分14的壁面上。芯轴22的第一端伸出至第一压板24的外侧的部分为操作部27。第二压板26可通过螺栓、螺钉固定于芯轴22的第二端,且第二压板26和第一压板24相互平行。请结合参照图3,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时,挤压涨圈30,并将涨圈30放置于定位孔12的第二部分14内。涨圈30的外周缘抵顶定位孔12的第二部分 14的内壁。再将芯轴22连同第一压板24装入定位孔12内,且第一压板24的外周缘与定位孔12的第二部分14的内壁相互顶抵。此时,定位孔12既是芯棒20的定位面,又是涨圈 30的外周缘的定位面,精简了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的结构,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工序。此外,芯棒20和涨圈30的外周缘的定位面均是利用定位孔12的内壁定位,提高了同轴度,大大提高了涨圈30的外周缘的加工精度。之后,第二压板26固定于芯轴22的第二端,且使第二压板26抵挡在台阶面16上。此时,涨圈30的相对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一压板24和第二压板26。进行涨圈30的外周缘加工时,操作操作部27,使芯棒20沿着定位套10的定位孔 12的轴向移动,直至第二压板26及涨圈30的部分外周缘露在定位套10的定位孔12外,此时,即可对露在定位孔12外的涨圈30的外周缘进行加工。显然地,上述的步骤可循环重复操作,直至完成涨圈30的外周缘的加工。请结合参照图4至图6,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的第二实施方式和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 定位套IOa的定位孔12a为直径一致的通孔;芯棒20a的第一压板24a为台阶状的圆柱板, 包括直径较大的第一部分241a和直径较小的第二部分242a。并且,第一部分241a具有标准的外周缘;第二部分242a的直径等于第二压板26a的直径,但是小于涨圈30的外径,以防止在进行涨圈30的外周缘加工时,磨坏第二压板26a的外缘及第二部分242a的外缘。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时,涨圈30的外周缘抵顶定位孔12a的内壁。芯棒20a的第一压板24a的第一部分241a的外周缘与定位孔12a的内壁相互顶抵。 此时,定位孔12a既是芯棒20a的定位面,又是涨圈30的外周缘的定位面,精简了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的结构,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工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套及安装于所述定位套的芯棒; 所述定位套设有一定位孔;所述芯棒安装于所述定位孔,且可操作地沿着所述定位孔的轴向移动 所述芯棒包括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具有外周缘,所述第一压板的外周缘顶抵在所述定位孔的内壁上;在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待加工的涨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还包括芯轴, 所述第一压板位于所述芯轴的第一端处,所述第二压板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芯轴的第二端处,且所述第二压板和所述第一压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板通过螺栓、 或螺钉固定于所述芯轴的第二端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的第一端暴露于所述第一压板的外侧以形成用于使所述芯棒沿着所述定位孔的轴向移动的操作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板为圆形板; 所述第一压板为台阶状的圆柱板,所述第一压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直径,且所述第一部分的外缘抵顶在所述定位孔的内壁上,所述第一部分具有标准的外周缘;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压板的直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为台阶孔; 所述台阶孔包括直径较大的第一部分和直径较小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压板的外周缘与所述定位孔的第二部分的内壁顶抵; 所述第二压板位于所述定位孔的第一部分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孔的第一部分和所述台阶孔的第二部分的交界处形成台阶面; 所述第二压板止挡在所述台阶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压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压板的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包括定位套及安装于定位套的芯棒;定位套设有一定位孔;芯棒安装于定位孔,且可操作地沿着定位孔的轴向移动芯棒包括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第一压板具有外周缘,第一压板的外周缘顶抵在定位孔的内壁上;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待加工的涨圈。本实用新型的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把定位套的定位孔既当做是芯棒的定位面,又当做是涨圈的外周缘的定位面,提高了同轴度,精简了涨圈加工的定位夹具的结构,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工序,提高了涨圈的外周缘的加工精度。
文档编号B24B5/35GK202292308SQ2011203709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江涛, 陈三东, 黄一平, 龚丽丽 申请人: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