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楔式磨头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8216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斜楔式磨头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进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斜楔式磨头进给装置。
背景技术
磨床是利用磨具对エ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少数的是使用油石、砂带等其他磨具和游离磨料进行加工,如珩磨机、超精加工机床、砂带磨床、研磨机和抛光机等。标准机械加工所使用磨床,砂轮电动机均按传统启动电路运行。电动机启动后按 照额定转速运转,由于电网电压有一定磨床波动,砂轮エ件磨床磨擦负载不断磨床变化,都会影响电动机磨床转速误差,标准砂轮电动机起动电路一般只有ー种加工速度,难以适应不同エ件大小磨床要求不同磨床加工相对线速度,以至于所加工エ件磨床加工精密度很难保证。对于ー些精密加工的エ件如锯条齿尖要通过磨齿成形,例如申请号为201120250517. 8的实用新型公开了ー种超细微粒硬质合金双金属带锯条,包括锯条本体,锯条本体上等间距设有若干齿尖本体,齿尖本体中部设有齿尖槽,齿尖槽内焊接有硬质合金齿尖且相邻的两个硬质合金齿尖分别设在锯条本体上部的两侧,其中一个硬质合金齿尖焊接在相应齿尖槽的一端,另ー个硬质合金齿尖焊接在相应齿尖槽的另一端,且硬质合金齿尖的外侧面凸出锯条本体的外侧面。该实用新型齿尖牢固不易裂齿掉齿,使用寿命长。因齿尖材料较硬,所以需精确控制好磨削量及磨削面精度,这就要求加工装置的进给速度要精确控制并要求缓慢。另外锯条齿尖成形是连续加工,则需要进给装置能自动重复实现进给及退出。目前磨床的进给机构通常是采用伺服电机、滚珠丝杆副直接驱动磨床砂轮架,因此传统进给机构的进给精度有限;而且有些磨床通过手动进给,这种手动进给方式,不仅需要熟练的技术、劳动强度大,而且稍有控制不当致使进给量过大,影响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斜楔式磨头进给装置,实现了加工部件的缓慢进给及进给的自动化控制。一种斜楔式磨头进给装置,包括机座;与所述机座固定连接的导向柱;与所述导向柱滑动配合的用于安装磨头的外壳;与所述机座固定连接的用于朝所述机座方向拉动所述外壳的第二油缸;安装在所述导向柱上的滚轮;滑动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进料斜坡杆,该进料斜坡杆的斜面紧贴所述滚轮的外圆周;
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用于拉动所述进料斜坡杆的第一油缸;用于感应所述进料斜坡杆极限位置的感应元件,所述第一油缸的控制信号来自该感应元件。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与导向柱相互平行,使得所述外壳受到来自第二油缸的拉力方向为竖直向上,且所述外壳各部位受カ均匀。所述导向柱设有径向的通孔,所述滚轮通过转轴安装在该通孔内,且所述进料斜坡杆穿过所述通孔;使得所述滚轮受到来自所述导向柱侧壁各个方向的支撑作用,即所述滚轮受カ均匀,稳定的固定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外壳内设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和所述滚轮分别位于所述进料斜坡杆的两侧;所述支撑轮至少为两个,平衡的支撑着所述进料斜坡杆,确保所述进料斜坡杆稳固的滑动安装在所述外壳内。
·
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确定所述进料斜坡杆滑动方向的导向支架,所述进料斜坡杆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导向柱垂直;导向支架与所述支撑轮配合,使所述进料斜坡杆更加稳固。所述的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带有T形端部,所述外壳上帯有与所述活塞杆T形端部形状相配合的容置槽;使得所述第二油缸与所述外壳牢固连接,且所述活塞杆不易从所述外壳脱落。所述第一油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连接在所述进料斜坡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进料斜坡杆的一端通过键连接,所述进料斜坡杆的另一端带有感应块,所述感应元件为与所述感应块相配合的两个接近开关;所述两个接近开关中,一个是邻近所述导向柱端头部位的第一接近开关,另ー个是通过滑动杆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第二接近开关。当拉动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时,带动所述进料斜坡杆沿着与所述导向柱垂直方向移动。当所述进料斜坡杆移动到两个极限位置时,所述接近开关就能感应到所述感应块,所述进料斜坡杆即停止移动。所述外壳的第二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螺杆,该螺杆与所述滑动杆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且所述外壳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分布。所述连接件带有与所述螺杆间隙配合的通孔,且所述螺杆外圆周带有用于轴向限位所述连接件的台阶结构。螺杆转动时可以通过连接件带动滑动杆沿轴线运动,即调整了第二接近开关的位置。所述螺杆延伸出外壳的端头部位设有调节手轮,用于带动所述螺杆旋转。本发明斜楔式磨头进给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所述第二油缸一直供油,给所述外壳提供ー个向所述机座方向的拉カ;所述进料斜坡杆的初始位置为所述进料斜坡杆尾端与所述螺杆接触;当需要慢进给吋,对所述第一油缸供油,使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向左移动,带动所述进料斜坡杆向左滑动,即产生所述进料斜坡杆与所述滚轮瞬间分离,即所述滚轮瞬间失去支撑,此时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二油缸的拉力作用下会向上运动,由于所述外売上安装有磨头,即所述外壳向所述机座慢进给。所述慢进给的速度是所述进料斜坡杆与所述滚轮上下方向上的分离速度。即如果所述进料斜坡杆斜面的长、高比为10 1,当所述进料斜坡杆向左滑动ー个X距离时,实际滚轮向下运动的距离为X/10,即所述外壳向所述机座进给X/10,通过这一原理来确定所述慢进给的速度。当所述进料斜坡杆向左移动到ー个极限位置时,所述感应块被所述的第一接近开关感应到后,进给会停止。 当所述第一油缸的油路反方向吋,即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向右移动,带动所述进料斜坡杆向右滑动,由于所述第一油缸的驱动カ克服了所述第二油缸向机座方向的拉力,且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外壳之间为滑动配合,因此通过机座对导向柱的反作用力而使得所述外壳与所述机座分离,达到退回功能。当所述进料斜坡杆向右滑动到ー个极限位置时,所述进料斜坡杆上的感应块被所述的第二接近开关应到后即停止,即进给装置回到初始位置。由此通过改变所述第一油缸的油路方向,使所述进料斜坡杆向左或向右运动来实现反复进给,退回。本发明进给装置可实现装置的缓慢进给,成倍縮小了进给速度,可自动实现进给和退出,并可多次无故障的重复进给。


图I为本发明斜楔式磨头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A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斜楔式磨头进给装置另ー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f 4所示,本发明ー种斜楔式磨头进给装置,包括机座13 ;与机座13固定连接的导向柱10 ;与导向柱10滑动配合的用于安装磨头的外壳2 ;与机座13固定连接的用于朝所述机座13方向拉动外壳2的第二油缸12 ;安装在导向柱10上的滚轮5 ;滑动安装在外壳2内的进料斜坡杆3,该进料斜坡杆的斜面紧贴滚轮5的外圆周;设置在外壳2上用于拉动进料斜坡杆3的第一油缸I ;用于感应进料斜坡杆3极限位置的感应元件,第一油缸的控制信号来自该感应元件。第二油缸12的活塞杆14与导向柱10相互平行。导向柱10设有径向的通孔,滚轮5通过转轴9安装在该通孔内,且进料斜坡杆3穿过该通孔。外壳2内设有两个支撑轮4,两个支撑轮4和滚轮5分别位于进料斜坡杆3的两侧;外壳2内设有用于确定进料斜坡杆3滑动方向的导向支架16,进料斜坡杆3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导向柱10垂直。第二油缸12的活塞杆14带有T形端部,外壳2上帯有与活塞杆14T形端部形状相配合的容置槽。第一油缸I固定安装在外壳2的第一侧壁上,第一油缸I的活塞杆连接在进料斜坡杆3的一端;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与进料斜坡杆3的一端通过平键连接。进料斜坡杆3的另一端带有感应块7,感应元件为与感应块相配合的两个接近开关;两个接近开关8中,一个是邻近所述导向柱10端头部位的第一接近开关,另ー个是通过滑动杆17安装在外壳2内的第二接近开关。外壳2的第二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螺杆6,该螺杆6与滑动杆17之间通过连接件18固定连接,且外壳2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分布。螺杆6延伸出外壳2的端头部位设有调节手轮11。本发明进给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第二油缸12 —直供油,给外壳2提供一个向机座13方向的拉カ;进料斜坡杆3的初始位置为进料斜坡杆3的尾端与螺杆6接触;当需要慢进给时,对第一油缸I供油,使第一油缸I的活塞杆向左移动,带动进料斜坡杆3向左滑动,即产生进料斜坡杆3与滚轮5瞬间分离,即滚轮5瞬间失去支撑,此时外壳2在第二油缸12的拉力作用下会向上运动,由于外壳2上安装有磨头,即外壳2向机座13慢进给。慢进给的速度是进料斜坡杆3与滚轮5上下方向上的分离速度。即如果进料斜坡杆3斜面的长、高比为10 : 1,当进料斜坡杆3向左滑动ー个X距离时,实际滚轮5向下运动的距离为X/10,即外壳2向机座13进给X/10,通过这ー原理来确定所述慢进给的速度。当进料斜坡杆3向左滑动到ー个极限位置吋,感应块7被第一接近开关感8感应到后,进给会停止。当第一油缸I的油路反方向时,即第一油缸I的活塞杆向右移动,带动进料斜坡杆3向右移动,由于第一油缸I的驱动カ克服了第二油缸12向机座13方向的拉力,且导向柱10与外壳2之间为滑动配合,因此通过机座13对导向柱10的反作用カ而使得外壳2与机座13分离,达到退回功能。当进料斜坡杆3向右滑动到ー个极限位置时,进料斜坡杆3上的感应块7被第二接近开关15感应到后即停止,即进给装置回到初始位置。由此通过改变第一油缸I的油路方向,使进料斜坡杆3向左或向右运动来实现反复进给,退回。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斜楔式磨头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座(13); 与所述机座(13)固定连接的导向柱(10); 与所述导向柱(10 )滑动配合的用于安装磨头的外壳(2); 与所述机座(13)固定连接的用于朝所述机座(13)方向拉动所述外壳(2)的第二油缸(12); 安装在所述导向柱(10)上的滚轮(5); 滑动安装在所述外壳(2)内的进料斜坡杆(3),该进料斜坡杆(3)的斜面紧贴所述滚轮(5)的外圆周; 设置在所述外壳(2)上用于拉动所述进料斜坡杆(3)的第一油缸(I); 用于感应所述进料斜坡杆(3)极限位置的感应元件,所述第一油缸(I)的控制信号来自该感应元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斜楔式磨头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缸(12)的活塞杆(14)与导向柱(10)相互平行ο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斜楔式磨头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10)设有径向的通孔,所述滚轮(5 )通过转轴(9 )安装在该通孔内,且所述进料斜坡杆(3 )穿过所述通孔。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斜楔式磨头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设有支撑轮(4),所述支撑轮(4)和所述滚轮(5)分别位于所述进料斜坡杆(3)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斜楔式磨头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设有用于确定所述进料斜坡杆(3)滑动方向的导向支架(16),所述进料斜坡杆(3)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导向柱(10)垂直。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斜楔式磨头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油缸(12)的活塞杆(14)带有T形的端部,所述外壳(2)上帯有与所述第二油缸(12)的活塞杆(14)端部形状相配合的容置槽。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斜楔式磨头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I)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2)的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一油缸(I)的活塞杆连接在所述进料斜坡杆(3)的一端,所述进料斜坡杆(3)的另一端带有感应块(7),所述感应元件为与所述感应块(7)相配合的两个接近开关;所述两个接近开关中,一个是邻近所述导向柱(10)端头部位的第一接近开关(8),另ー个是通过滑动杆(17)安装在所述外壳(2)内的第二接近开关(1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斜楔式磨头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第二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螺杆(6),该螺杆(6)与所述滑动杆(17)之间通过连接件(18)固定连接,且所述外壳(2)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分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斜楔式磨头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6)延伸出外壳(2)的端头部位设有调节手轮(1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斜楔式磨头进给装置,包括机座;与机座固定连接的导向柱;与导向柱滑动配合的用于安装磨头的外壳;与机座固定连接的用于朝所述机座方向拉动外壳的第二油缸;安装在导向柱上的滚轮;滑动安装在外壳内的进料斜坡杆,设置在外壳上用于拉动进料斜坡杆的第一油缸;用于感应进料斜坡杆极限位置的感应元件,第一油缸的控制信号来自该感应元件。本发明进给装置可实现装置的缓慢进给,成倍缩小了进给速度,可自动实现进给和退出,并可多次无故障的重复进给。
文档编号B24B47/20GK102672611SQ201210182609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日
发明者倪柏钢, 刘小伟, 彭明, 彭金军, 文凤, 李鹏飞, 王伟星, 石利娟, 范杰杰 申请人:浙江约特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