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Mg-Si系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9718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Al-Mg-Si系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领域,涉及一种满足铝制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压溃测试的热处理工艺,具体为Al-Mg-Si系合金的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轻量化发展,铝合金因其具有强度适中、质量轻,易成型等特点,广泛适用于汽车轻量化设计;A1-Mg-Si系合金可通过热处理工艺的改变,取得合适的强度,保持一定的冲击韧性;A1-Mg-Si系合金时效强化原理主要为α (Al基过饱和固溶体)一GP区—β ”一 β ’ 一 β,其变化过程及其复杂,研究证明时效温度对其时效析出强化相的形状和大小有决定性影响。铝制汽车保险杠吸能盒部分产品测试要求在挤压方向上压缩变形,变形程度为45%Χ成品长度(290毫米),产品开裂倾向满足标准DBL4919-2009。经研究吸能盒产品在延挤压方向压缩时,铝基体中的大块度杂质相和强化相均会成为应力集中点, 在变形过程中易形成裂纹倾向,造成产品开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制汽车保险杠吸能盒材料在保证强度情况下,满足压溃测试的Al-Mg-Si系合金的热处理工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Al-Mg-Si系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铝棒熔炼;第二步,精炼;第三步,时效。所述第二步中精炼的时间为30分钟。所述第三步中时效的温度为170°C,时长为4小时。本发明Al-Mg-Si系合金的热处理工艺通过对铝液熔铸过程控制,减小铝棒中杂质相数量和尺寸大小。具体工艺为增加一道精炼工序,同时适当延长精炼时间,所制铝棒经均匀化后经放大100倍观察,难容杂质相所占视场面积< O. 5% ;通过改变时效热处理工艺,使材料时效强化相以β”相为主,控制针状的β’形成数量,从而使铝基体中杂质相和强化相控制在一定尺寸范围内,减小应力集中效应。具体参数为产品时效后组织在100倍视场内观察无针状强化相,为此采用低温时效,控制β’相的形成。改进后的工艺所生产产品均能通过压溃测试,同时强度和韧性均合格。吸能盒产品后续经撞车测试完全合格。


图I为本发明Al-Mg-Si系合金的热处理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Al-Mg-Si系合金的热处理工艺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本发明Al-Mg-Si系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铝棒熔炼;第二步,精炼;第三步,时效。
第二步中精炼的时间为30分钟。第三步中时效的温度为170°C,时长为4小时。
具体试验步骤I.铝棒熔炼过程中增加一道精炼工序,将原工艺时单道精炼工序时间20分钟延长至30分钟;2.铝棒均匀化后高倍检测组织内的杂质相数量和形状符合要求;3.用此招棒挤压,制成吸能盒制品;4.采用170°C,4h时效,测试材料力学性能;同时精锯成290mm长度用油压机进行
压缩测试。表I为与原工艺具体试验结果比较
权利要求
1.Al-Mg-Si系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铝棒熔炼; 第二步,精炼; 第三步,时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Al-Mg-Si系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精炼的时间为3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Al-Mg-Si系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时效的温度为170°C,时长为4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合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l-Mg-Si系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铝棒熔炼;第二步,精炼;第三步,时效。所述第二步中精炼的时间为30分钟。所述第三步中时效的温度为170℃,时长为4小时。本发明Al-Mg-Si系合金的热处理工艺改进后的工艺所生产产品均能通过压溃测试,同时强度和韧性均合格。吸能盒产品后续经撞车测试完全合格。
文档编号C22F1/04GK102758154SQ20121026206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6日
发明者杨小冬, 罗世兵 申请人:上海友升铝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