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效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宽面铜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689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高效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宽面铜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铸结晶器,具体地指一种用于高效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宽面铜板。
背景技术
作为连铸的心脏,结晶器内的连铸过程是一个关联着传热、凝固、流动和溶质再分配等现象的复杂过程。各现象之间相互关联,交互影响作用,使结晶器内的传热行为变得异常复杂。其中,结晶器内钢液的传热过程对铸坯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为适应高温坯壳在结晶器内的收缩,改善冷却条件,提高拉坯速度,提高铸坯质量,结晶器铜板内合理的水槽结构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热不均匀易于引发铸坯裂纹,同时也易导致铜板本身的内应力、表面裂纹和再结晶等不利现象的出现。基于此,铜板水槽结构的设计对整个连铸过 程的顺行、优化铸坯质量、提高结晶器铜板寿命和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用于高效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宽面铜板,能够在保证结晶器铜板冷却强度的基础上,提高其冷却均匀性,为高效板坯连铸的进行、提高铜板寿命和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可行途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高效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宽面铜板,包括宽面铜板本体及其上的若干列螺钉孔,宽面铜板本体的冷面设有冷却水槽,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冷却水槽包括深度不同的深水槽和浅水槽;在相邻两列螺钉孔之间,两条深水槽靠近螺钉孔对称设置,两条浅水槽靠近两列螺钉孔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深水槽的深度为18 22mm,所述浅水槽的深度为1(T16 mm。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槽的端部与宽面铜板本体顶端和底端的距离分别为20 30mmo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槽的端部呈半径为6(T80 mm的倒圆。结晶器铜板与高温铸坯的传热关系着铸坯质量、铜板寿命和生产成本等诸多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与铜板冷却能力相关的即为结晶器铜板的冷却水槽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以结晶器铜板的热物性参数为基础,从高温凝固坯壳与结晶器铜板间的传热出发,设计了一种合理的结晶器宽面铜板,通过改变其冷却水槽的深度和分布,使结晶器铜板具有较高的冷却强度和冷却均匀性。从而在保证铜板与高温铸坯间的快速换热基础上,实现了换热的均匀性,保证了铜板的热负荷均匀,进而达到了提高铸坯质量、提高铜板寿命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以实际生产中,浇注1600mmX220mm的铸坯为例,利用本实用新型宽面铜板构成的结晶器,实现了结晶器热面温度395°C (低于铜板的再结晶温度)、且热面温度均匀性保持在10°C以内的效果,较传统等距、等深度水槽结构宽面铜板构成的结晶器(热面温度在3(T50°C范围内波动)有了显著提升。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剖视图。图3为图I的B向局部视图。图中I一宽面铜板本体,2—螺钉孔,3—深水槽,4一浅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I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高效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宽面铜板,包括宽面铜板本体I、宽面铜板本体I上的若干列螺钉孔2以及宽面铜板本体I冷面上设置的冷却水槽,图I示意出了宽面铜板本体I 一个重复周期的结构,由图可见,本实施例的冷却水槽包括较深的两条深水槽3和较浅的两条浅水槽4,深水槽3和浅水槽4的深度分别为21mm和16_。在相邻两列螺钉孔2之间,两条深水槽3靠近螺钉孔2对称设置,两条浅水槽4则靠近两列螺钉孔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深水槽3靠近螺钉孔2设置,增大了螺钉孔2附近的传热能力,中部两条浅水槽4则起到均匀宽面铜板本体I的热面温度的作用,为宽面铜板的长寿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深水槽3和浅水槽4距离宽面铜板本体I顶端和底端位置均为25mm,保证了上下均匀对称性,各冷却水槽端部呈半径为60mm的倒圆,极大地加强了弯月面位置处的传热能力,也构成连铸高效化生产的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通过设置特殊深度和分布的冷却水槽,使结晶器宽面铜板具有较高的冷却强度和冷却均匀性,从而在保证铜板与高温铸坯间的快速换热基础上,实现了换热的均匀性,保证了铜板的热负荷均匀,进而达到了提高铸坯质量、提高铜板寿命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所以其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例如根据宽面铜板的不同规格,深水槽3的深度可以在18 22mm范围内设置、浅水槽4的深度可以在1(Γ 6_范围内设置;深水槽3和浅水槽4的位置也不限于实施例所述,深水槽3的中心线距其最近一列螺钉孔2的中心线距离在16 18mm、浅水槽4的中心线距其最近深水槽3的中心线距离在16 20_都是可行的,目的是使宽面铜板本体I的热面温度均匀;冷却水槽的端部与宽面铜板本体I顶端和底端距离、以及冷却水槽端部的倒圆半径也都能在一定范围内根据结晶器规格确定等。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高效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宽面铜板,包括宽面铜板本体(I)及其上的若干列螺钉孔(2),宽面铜板本体(I)的冷面设有冷却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槽包括深度不同的深水槽(3)和浅水槽(4);在相邻两列螺钉孔(2)之间,两条深水槽(3)靠近螺钉孔(2)对称设置,两条浅水槽(4)靠近两列螺钉孔(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高效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宽面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水槽(3)的深度为18 22mm,所述浅水槽(4)的深度为10 16 mm。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高效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宽面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水槽(3)的中心线距其最近一列螺钉孔(2)的中心线距离为16 18mm,所述浅水槽(4)的中心线距其最近深水槽(3)的中心线距离为16 20mm。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高效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宽面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槽的端部与宽面铜板本体(I)顶端和底端的距离分别为2(T3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高效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宽面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槽的端部与宽面铜板本体(I)顶端和底端的距离分别为2(T30mm。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高效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宽面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槽的端部呈半径为6(T80 mm的倒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高效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宽面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槽的端部呈半径为6(T80 mm的倒圆。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高效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宽面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槽的端部呈半径为6(T80 mm的倒圆。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高效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宽面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槽的端部呈半径为6(T80 mm的倒圆。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高效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宽面铜板,涉及连铸结晶器,它包括宽面铜板本体及其上的若干列螺钉孔,宽面铜板本体的冷面设有冷却水槽,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冷却水槽包括深度不同的深水槽和浅水槽;在相邻两列螺钉孔之间,两条深水槽靠近螺钉孔对称设置,两条浅水槽靠近两列螺钉孔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以结晶器铜板的热物性参数为基础,从高温凝固坯壳与结晶器铜板间的传热出发,通过改变其冷却水槽的深度和分布,使结晶器铜板具有较高的冷却强度和冷却均匀性。从而在保证铜板与高温铸坯间的快速换热基础上,实现了换热的均匀性,保证了铜板的热负荷均匀,进而达到了提高铸坯质量、提高铜板寿命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文档编号B22D11/055GK202606821SQ201220119718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7日
发明者徐永斌, 马春武, 幸伟, 徐海伦, 孙铁汉, 李智, 杜斌, 叶理德, 邵远敬 申请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