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工件表面强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表面强化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表面层的物理学性能对零件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影响很大,如果在最终工序中不能保证零件表面获得预期的表面质量要求,则应在工艺过程中增设表面强化工序来保证零件的表面质量,采用表面强化工艺还可以降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但市场上的表面加工装置效率低下,且对工件表面产生的塑性变形较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件表面强化装置,利用工具电极与工件间在气体中产生火花放电,使金属表面产生物理化学变化,以提高工件表面综合力学性能的一种金属表面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件表面强化装置,以提高工件表面的耐磨性、抗蚀性和疲劳强度。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工件表面强化装置,它包括电源,电阻,电容,振动器,振动电源和电极,所述的电源的输出端与电阻的输入端相连,电阻的输出端与电容的输入端相连,电容的输出端与电源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电阻的输出端与电容的输入端的中间处设有电极,所述的电极的一端设有振动器,所述的振动器与振动电源相连,所述的电容的输出端与电源的输入端的中间处设有工件。所述的电极的材料为石墨、硬质合金和合金钢。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件表面强化装置,利用工具电极与工件间在气体中产生火花放电,使金属表面产生物理化学变化,以提高工件表面综合力学性能的一种金属表面处理装置。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工件表面强化装置,它包括电源1,电阻2,电容3,振动器4,振动电源5和电极6。所述的电源I的输出端与电阻2的输入端相连,电阻2的输出端与电容3的输入端相连,电容3的输出端与电源I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电阻2的输出端与电容3的输入端的中间处设有电极6,所述的电极6的一端设有振动器4,所述的振动器4与振动电源5相连,所述的电容3的输出端与电源I的输入端的中间处设有工件7。所述的电极6的材料为石墨、硬质合金和合金钢。当工件7的表面需要强化时,启动电源1,由于电极6与工件7间的距离较大,电源I的电流流经电阻2,对电容3进行充电,振动电源5启动振动器4,电极6在振动器4的带动下靠近工件7,当电极6与工件7之间的间隙接近到调定距离时,产生火花放电,使电极6和工件7在发生放电的部位的金属局部融化,甚至汽化,电极6继续接近工件7并与工件7接触时,火花放电停止,在接触点流过短路电流,使得该处继续加热,由于电极6以调定压力压向工件7,使融化了的材料互相粘结、扩散而成合金或新的化合物,电极6在振动器4作用下,离开工件7,工件7放电部位急剧冷却,经多次放电并相应地移动电极的位置,在工件表面形成强化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件表面强化装置,利用工具电极与工件间在气体中产生火花放电,使金属表面产生物理化学变化,以提高工件表面综合力学性能的一种金属表面
处理装置。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权利要求1 一种工件表面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源(1),电阻(2),电容(3),振动器(4),振动电源(5)和电极(6),所述的电源(I)的输出端与电阻(2)的输入端相连,电阻(2)的输出端与电容(3)的输入端相连,电容(3)的输出端与电源(I)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电阻(2)的输出端与电容(3)的输入端的中间处设有电极(6),所述的电极(6)的一端设有振动器(4),所述的振动器(4)与振动电源(5)相连,所述的电容(3)的输出端与电源(I)的输入端的中间处设有工件(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件表面强化装置,它包括电源,电阻,电容,振动器,振动电源和电极,所述的电源的输出端与电阻的输入端相连,电阻的输出端与电容的输入端相连,电容的输出端与电源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电阻的输出端与电容的输入端的中间处设有电极,所述的电极的一端设有振动器,所述的振动器与振动电源相连,所述的电容的输出端与电源的输入端的中间处设有工件。该强化装置,利用工具电极与工件间在气体中产生火花放电,使金属表面产生物理化学变化,以提高工件表面综合力学性能的一种金属表面处理装置。
文档编号C21D10/00GK202705424SQ2012201828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6日
发明者程紫亚 申请人:太仓市弧螺机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