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砂箱底卸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卸砂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于铸造生产线砂箱底的卸砂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消失模铸造技术(EPC法)是目前铸造行业应用很广发的方法,是用泡沫塑料制作成与零件形状完全一致、尺寸大小只差金属收缩量的实型模样,经浸涂耐火粘结涂料,烘干后放入“专用砂箱”进行干砂造型,振动紧实,然后在真空负压状态下浇入金属液使模样受热气化消失,金属液取代泡沫塑料模样位置冷却定型后,而得到与模样形状一致的金属零件的铸造方法。消失模铸造因节能减排环保特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可能实现绿色铸造的工艺技术。真空消失模铸造之后,冷却一定时间后,需将“专用砂箱”中铸件和干砂取出,其中铸件送去清理,干砂去进行砂处理。·[0003]“专用砂箱”中铸件和干砂的取出现有二种方式一种是采用翻箱机将“专用砂箱”中铸件和干砂一起倒入震动落砂机中分离铸件和干砂。此方法不足之处是(I)粉尘产生量大,无法做到密封,震动落砂机产生噪音大对车间环境有影响;(2)铸件和干砂同时翻倒入震动落砂机中,铸件此时还有一定的温度,再加上震动落砂机的震动,容易导致铸件碰伤而产生表面缺陷;(3)翻箱机放置于生产线中,其工作过程就是将砂箱翻起及回位,连续生产线砂箱每到翻箱机处就做一次翻起及回位,这给翻箱复位定位精度要求很高,再配震动落砂机,设备庞大,不但投资大且能耗较高,实际故障率较高。另一种方式是采用“专用砂箱”底卸砂,砂箱落砂时保持不动,干砂从砂箱底部直接流入接砂斗进入砂处理系统,而铸件则留在砂箱中用吊挂装置吊出放入铸件工位器具中,或用悬链系统输送到清理工部。此方法设备投资少,能耗低,生产线砂箱连续不断开,无定位问题,产生粉尘少同时易于做好除尘处理,噪音低对车间环境影响小,但也有不足之处是“底卸系统的工作不可靠”。底卸砂装置有简单的盖板加螺栓固定方式,适合于非生产线生产场合,另有一种用于生产线“专用砂箱”的底卸砂装置,如图I和图2所示。其不足之处是(1)密封件与热砂有接触机会,虽然密封件是耐热的硅胶圈,但耐热温度有限,密封件易老化;(2)密封件密封工作是硬性接触,无缓冲,开合过程中极易将密封件损坏,而导致密封不良;(3)此机构无缓冲,相对运动件一旦磨损后,一方面会影响密封,另一方面容易脱钩,导致砂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工作寿命长、密封性能好、相对运动件磨损小的砂箱底卸砂装置。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砂箱底卸砂装置包括固接于落砂斗出口、中部设有落砂口的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支座,还包括V形横梁,所述V形横梁的一端与所述支座销接、另一端设有轴,还包括用于勾住所述轴的挂钩,该挂钩的根部销接于固定在所述连接板另一侧的支座上;在所述V形横梁的中部设有球铰链,其上端为球状部、下端为轴状部,其中轴状部固定于所述V形横梁上,所述球状部夹设于铰链上盖板和铰链下盖板之间,在所述球状部与所述V形横梁之间还设有弹簧;在所述连接板中部落砂口的边缘处设有胶圈座,其外侧设有密封胶圈,所述铰链上盖板抵在所述密封胶圈上对落砂斗进行密封。其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砂箱底卸砂装置。密封件安装于胶圈座的外侧,避免了和热砂的直接接触,延长了密封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密封不良现象的发生。在砂箱内部真空的作用下,铰链上盖板受到向上的压力,与密封胶圈配合,密封效果更好。铰链上盖板、铰链下盖板、球铰链和弹簧构成了运动件磨损补偿机构,能够使铰链上盖板在球铰链的球状部转动,动态适应胶圈座和密封胶圈确定的端口。优选地所述挂钩的根部还设有延伸的尾端,该尾端挂接有拉簧。该拉簧对尾端施加向后的拉力,类似杠杆效应,挂钩向前伸展抵在轴上,有效地避免了脱钩的情况。·优选地所述密封胶圈的外侧套设有张紧拉簧。勒紧密封胶圈防止脱落。优选地所述铰链上盖板和铰链下盖板之间采用连接螺栓连接。优选地在所述轴上套设有铜套。铜套较软,且在轴上成滚动运动状态,减少了轴与挂钩之间的磨损。优选地所述密封胶圈的截面为Y形。类似高压锅密封圈的密封原理,当砂箱内部抽真空,外界压强大于内部,Y形截面的密封胶圈张开,唇口抵住上下边缘实现密封。
图I是现有技术中砂箱和底部卸砂装置的结构不意图;图2是图I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砂箱和底部卸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卸砂装置的仰视图。图中1、支座;2、密封圈;3、横梁;4、挂钩;5、砂箱底;6、落砂斗;7、V形横梁;8、球铰链;9、铜套;10、拉簧;11、连接板;12、胶圈座;13、铰链上盖板;14、铰链下盖板;15、连接螺栓;16、密封胶圈;17、张紧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I和图2是现有技术中砂箱和底部卸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及卸砂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砂箱底5的中部设有落砂斗6,在砂箱底5的一侧设有支座1,中部设有突起部的横梁3的一端销接至支座1,横梁3的另一端设有轴,在砂箱底5的另一侧还通过支座设有挂钩4,该挂钩4用于勾住轴。在突起部与落砂斗6出口之间还设有密封圈2。该结构的卸砂装置具有诸多缺陷首先,密封圈2与砂箱内的热砂直接接触,易老化变质,使用寿命低;其次,挂钩4没有辅助施力装置,易脱钩;最后,突起部在长期使用的磨损之后存在密封不严的情况。请参见图3至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固接于落砂斗6出口、中部设有落砂口的连接板11,在连接板11的一侧设有支座I。还包括V形横梁7,该V形横梁7的一端与支座I销接、另一端设有轴,在轴上设有铜套9。还包括用于勾住轴的挂钩4,该挂钩4的根部销接于固定在连接板11另一侧的支座上,挂钩4的根部还设有延伸的尾端,该尾端挂接有拉簧10。该拉簧10对尾端施加向后的拉力,类似杠杆效应,挂钩4向前伸展抵在轴上,有效地避免了脱钩的情况。在V形横梁7的中部设有球铰链8,其上端为球状部、下端为轴状部,其中轴状部固定于V形横梁7上,球状部夹设于铰链上盖板13和铰链下盖板14之间,其中铰链上盖板13和铰链下盖板14两者通过连接螺栓15连接。在球状部与V形横梁7之间还设有弹簧。
上述部件构成了运动件磨损补偿结构。在连接板11中部落砂口的边缘处设有胶圈座12,其外侧设有密封胶圈16,在密封胶圈16的外侧套设有张紧拉簧17。铰链上盖板13抵在密封胶圈16上对落砂斗6进行密封。
权利要求1.一种砂箱底卸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接于落砂斗(6)出口、中部设有落砂口的连接板(11),在所述连接板(11)的一侧设有支座(I ),还包括V形横梁(7),所述V形横梁(7)的一端与所述支座(I)销接、另一端设有轴,还包括用于勾住所述轴的挂钩(4),该挂钩(4)的根部销接于固定在所述连接 板(11)另一侧的支座上;在所述V形横梁(7)的中部设有球铰链(8),其上端为球状部、下端为轴状部,其中轴状部固定于所述V形横梁(7)上,所述球状部夹设于铰链上盖板(13)和铰链下盖板(14)之间,在所述球状部与所述V形横梁(7)之间还设有弹簧;在所述连接板(11)中部落砂口的边缘处设有胶圈座(12),其外侧设有密封胶圈(16),所述铰链上盖板(13)抵在所述密封胶圈(16)上对落砂斗(6)进行密封。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砂箱底卸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4)的根部还设有延伸的尾端,该尾端挂接有拉簧(10 )。
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砂箱底卸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圈(16)的外侧套设有张紧拉簧(17)。
4.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砂箱底卸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上盖板(13)和铰链下盖板(14)之间采用连接螺栓(15)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砂箱底卸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上套设有铜套(9)。
6.按照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砂箱底卸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圈(16)的截面为Y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卸砂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于铸造生产线砂箱底的卸砂装置。包括固接于落砂斗出口、中部设有落砂口的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支座,还包括V形横梁,所述V形横梁的一端与所述支座销接、另一端设有轴,还包括用于勾住所述轴的挂钩,该挂钩的根部销接于固定在所述连接板另一侧的支座上;在所述V形横梁的中部设有球铰链,其上端为球状部、下端为轴状部,其中轴状部固定于所述V形横梁上,所述球状部夹设于铰链上盖板和铰链下盖板之间,在所述球状部与所述V形横梁之间还设有弹簧;在所述连接板中部落砂口的边缘处设有胶圈座,其外侧设有密封胶圈,所述铰链上盖板抵在所述密封胶圈上对落砂斗进行密封。
文档编号B22D29/00GK202684054SQ20122035177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9日
发明者许少红 申请人:天津市龙鑫汇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