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砂芯的翻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308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型砂芯的翻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芯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大型砂芯翻转时可有效避免砂芯受损的大型砂芯的翻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砂芯翻转,尤其是大型砂芯翻转通常存在下述问题一是大芯不易放置,砂芯下面闻低不平,易絡坏;_■是砂芯浸涂后下面易粘干砂、压破;二是砂芯翻转困难,翻转时砂芯极易硌坏;四是起吊用的吊攀孔无法补平或要分几次才能完成补砂和翻身。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避免砂芯受损的大型砂芯的翻芯架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砂芯翻转时易粘砂、絡破受损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大型砂芯的翻芯架结构,包括框架结构的下模及设于下模上框架结构的上模,上模与下模共同围合形成砂芯容纳腔,在砂芯容纳腔的内壁面上设有弹性保护层,在砂芯容纳腔外对应的上模和下模上设有起吊销。通过上、下模形成砂芯容纳腔,使砂芯夹持在上、下模之间,由于砂芯容纳腔对应的内壁面上设有弹性保护层,弹性保护层包罩在砂芯的外侧,由此可避免砂芯翻转过程中出现粘砂、硌破等现象,结构简单,上、下模均为框架结构,重量轻,易翻转;起吊销便于通过吊车进行起吊翻转。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和上模为大小相同的矩形框架结构,在下模一侧边框的两端垂直设有下模立柱,下模立柱的顶端支撑在对应的上模边框的两端,在与下模立柱相对的上模一侧边框的两端垂直设有上模立柱,上模立柱的底端支撑在对应的下模边框的两端,弹性保护层包设在下模边框、上模边框、下模立柱及上模立柱上。矩形上、下模,易于加工及翻转;通过上、下模立柱构建砂芯容纳腔,重量轻,强度高。作为优选,在所述下模的一个相对边框的外侧水平设有下紧固凸台,在上模的外侧水平设有与下紧固凸台对应的上紧固凸台,在下紧固凸台和上紧固凸台上分别设有U形开口槽,穿过对应的U形开口槽设有螺栓。通过在上、下紧固凸台上设置U形开口槽,并在两对应的U形开口槽间设置螺栓锁紧上、下模,锁紧方式简单牢固,安装拆卸方便。作为优选,所述起吊销对应设于下模和上模边框的转角处,且起吊销与对应侧的下模或上模边框相平行。起吊销位于下模和上模边框的转角时,吊车即可吊装固定在一侧边框对应的起吊销上,使上、下模以另一边框为轴进行翻转。作为优选,在所述砂芯容纳腔内壁面上设有与砂芯互配的凹槽。根据砂芯的成型面形状在对应的砂芯容纳腔内壁上设置凹槽,使砂芯与砂芯容纳腔内壁互配,避免砂芯硌破受损。弹性保护层可以是尼龙等其它材料,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保护层为木材或橡胶材料。木材或橡胶成本低,易铺设。作为优选,所述下模的底面延伸设有下支脚,上模的顶面延伸设有上支脚。通过上、下模外表面设置上、下支脚,便于上、下模使用叉车搬运。[0011 ]作为优选,在所述上模和下模的两侧设有互配卡头和卡槽。通过在上、下模间设置互配卡头和卡槽,避免上、下模在使用过程中错位移动,避免砂芯摩擦受损。[0012]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大型砂芯的翻芯架结构具有下述优点[0013]I、砂芯可以平放,不会硌坏;[0014]2、砂芯浸涂后平放不易絡破;[0015]3、利用吊车翻转,不会损坏砂芯。[0016]
[0017]图I是本实用新型大型砂芯的翻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2是上模的主视图;[0019]图3是下模的主视图。[0020]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0022]实施例[0023]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砂芯的翻芯架结构,包括呈矩形框架结构的
下模1,在下模I的上方装有一个与下模I互配的矩形框架结构的上模2,下模I和上模2的大小相同,在下模I左侧边框的两端分别垂直焊接一根下模立柱6,下模立柱6的顶端支撑在对应的上模2左边框的两端,在与下模立柱6相对的上模2右侧边框的两端分别垂直焊接一根上模立柱7,上模立柱7的底端支撑在对应的下模I右边框的两端,从而上模2与下模I共同围合形成砂芯容纳腔3,在砂芯容纳腔3内壁面上带有与砂芯互配的凹槽12,在砂芯容纳腔3对应的下模I边框、上模2边框、下模立柱6及上模立柱7表面分别包有一层木质的弹性保护层4,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模2左边框的中部和下模I右边框的中部分别向上延伸形成一个方形的卡槽16,在下模I左边框的中部和上模2右边框的中部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一个与卡槽16互配的卡头15,卡头15插接在对应的卡槽16内,在下模I左、右两个相对边框的外侧向外水平延伸形成下紧固凸台8,在上模2左、右两个相对边框的外侧向外水平延伸形成与下紧固凸台8对应的上紧固凸台9,在下紧固凸台8和上紧固凸台9的中部分别开有朝向外侧的U形开口槽10,穿过上模2和下模I上对应的U形开口槽10分别紧固着一个螺栓11,在下模I和上模2左右两边框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了一个起吊销5,起吊销5与左右边框同轴,下模I左右边框两端向下延伸形成下支脚13,上模2左右边框两端向上延伸形成上支脚1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大型砂芯的翻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结构的下模(I)及设于下模(I)上框架结构的上模(2),上模(2)与下模(I)共同围合形成砂芯容纳腔(3),在砂芯容纳腔(3)的内壁面上设有弹性保护层(4),在砂芯容纳腔(3)外对应的上模(2)和下模(I)上设有起吊销(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型砂芯的翻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I)和上模(2)为大小相同的矩形框架结构,在下模(I) 一侧边框的两端垂直设有下模立柱(6),下模立柱(6)的顶端支撑在对应的上模(2)边框的两端,在与下模立柱(6)相对的上模(2) —侧边框的两端垂直设有上模立柱(7 ),上模立柱(7 )的底端支撑在对应的下模(I)边框的两端,弹性保护层(4 )包设在下模(I)边框、上模(2 )边框、下模立柱(6 )及上模立柱(7 )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大型砂芯的翻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模(I)的一个相对边框的外侧水平设有下紧固凸台(8),在上模(2)的外侧水平设有与下紧固凸台(8)对应的上紧固凸台(9),在下紧固凸台(8)和上紧固凸台(9)上分别设有U形开口槽(10),穿过对应的U形开口槽(10)设有螺栓(11)。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大型砂芯的翻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销(5)对应设于下模(I)和上模(2 )边框的转角处,且起吊销(5 )与对应侧的下模(I)或上模(2 )边框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大型砂芯的翻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砂芯容纳腔(3)内壁面上设有与砂芯互配的凹槽(12)。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大型砂芯的翻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保护层(4)为木材或橡胶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大型砂芯的翻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I)的底面延伸设有下支脚(13),上模(2)的顶面延伸设有上支脚(14)。
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大型砂芯的翻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2)和下模(I)的两侧设有互配卡头(15 )和卡槽(1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芯架结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避免砂芯受损的大型砂芯的翻芯架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砂芯翻转时易粘砂、硌破受损等的技术问题,它包括框架结构的下模及设于下模上框架结构的上模,上模与下模共同围合形成砂芯容纳腔,在砂芯容纳腔的内壁面上设有弹性保护层,在砂芯容纳腔外对应的上模和下模上设有起吊销。
文档编号B22C9/10GK202715779SQ20122043438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0日
发明者孙袁 申请人:桐乡合德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