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中冷器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139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中冷器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中冷器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通常中冷器毛坯件一般采用铸造模具铸造而成,然而目前所使用的铸造模具只能铸造出中冷器的整体形体,却不能铸造出中冷器侧部的T型槽,中冷器侧部T型槽的加工还需要在铸造成型后,另外采用铣刀铣出T型槽,中冷器铸造加工过程存在工序复杂,操作不便,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中冷器铸造模具,该发明克服了目前中冷器铸造模具无法加工出中冷器侧部T型槽的弊端,铸造成型后的毛坯件还需要用铣刀铣出侧部T型槽,存在工序复杂,操作不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改进的中冷器铸造模具,包括压模和底部支架,所述的压模又包括左压模、右压模、上压模以及头部型模,所述的上压模设置于左压模和右压模之间,所述的头部型模设置于左压模和右压模同一侧的端部,所述的左压模、右压模、上压模以及头部型模共同构成铸造中冷器毛坯件的内部型腔;所述上压模左右两侧的左压模和右压模上部分别对应设有三个浇注口,所述的三个浇注口分别为第一浇注口、第二浇注口和第三浇注口,所述的头部型模与第一浇注口之间以及第一浇注口与第二浇注口之间的左压模上分别对应设有一纵向楔形块插入口,所述左压模的侧壁上靠近第三浇注口处也设有一横向楔形块插入口 ;所述的压模还包括楔形块,所述的楔形块为3个,3个楔形块对应插入所述的纵向楔形块插入口及横向楔形块插入口内。所述楔形块的插入端设置为`T型结构,所述楔形块的另一端上设有手柄。所述头部型模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有把手,所述头部型模的顶部设有一提手。所述压模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对应设有压模夹紧装置,所述压模夹紧装置固定于底部支架上,所述压模夹紧装置为螺栓杆式压模夹紧装置,在所述压模夹紧装置的螺栓杆的端部上还设有操作手柄。所述未设有头部型模的左压模和右压模端部分别对应设有一压模把手,所述的两压模把手之间设有紧固套环,紧固套环套置于两压模把手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改进的中冷器铸造模具在其模具上设置若干铸造T型槽的楔形块插入口,这样可在铸造中冷器整体形体的过程中同时铸造出侧部的T型槽,无需再单独进行铣槽加工,加工工序更为简单,缩短加工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2是楔形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中冷器毛坯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模、11-左压模、12-右压模、13-上压模、14-头部型模、141-把手、142-提手、15-楔形块、151-插入端、152-手柄、2-底部支架、3-浇注口、31-第一浇注口、32-第二浇注口、33-第三浇注口、4-纵向楔形块插入口、5-横向楔形块插入口、6-压模夹紧装置、61-螺栓杆、611-操作手柄、7-压模把手、8-紧固套环、9-中冷器毛坯件、IO-T型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改进的中冷器铸造模具,包括压模I和底部支架2,所述的压模I又包括左压模11、右压模12、上压模13、头部型模14以及楔形块15,所述的上压模13设置于左压模11和右压模12之间,所述的头部型模14设置于左压模11和右压模12同一侧的端部,所述的左压模11、右压模12、上压模13以及头部型模14共同构成铸造中冷器毛坯件的内部型腔;所述上压模13左右两侧的左压模11和右压模12上部分别对应设有三个浇注口 3,所述的 三个浇注口 3分别为第一浇注口 31、第二浇注口 32和第三浇注口 33,所述的头部型模14与第一浇注口 31之间以及第一浇注口 32与第二浇注口 32之间的左压模11上分别对应设有一纵向楔形块插入口 4,所述左压模11的侧壁上靠近第三浇注口 33处也设有一横向楔形块插入口 5 ;所述的压模I还包括楔形块15,所述的楔形块15为3个,3个楔形块15对应插入所述的纵向楔形块插入口 4及横向楔形块插入口 5内。所述楔形块15的插入端151设置为T型结构,所述楔形块15的另一端上设有手柄152。楔形块15上设置把手152便于插入或拔出楔形块15。所述头部型模14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有把手141,所述头部型模14的顶部设有一提手142。这样设计既可以两人配合抓住两侧的把手141将头部型模14打开,也可以在人手短缺时,一个人抓住提手142将头部型模14打开。所述压模I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对应设有压模夹紧装置6,所述压模夹紧装置4固定于底部支架2上,所述压模夹紧装置6为螺栓杆式压模夹紧装置,在所述压模夹紧装置6的螺栓杆61的端部上还设有操作手柄611。这样设计是为了在铸造时夹紧模具I的左压模11和右压模12,防止浇铸于内部型腔的铝合金熔水渗漏。另外,压模夹紧装置6的螺栓杆61的端部上设操作手柄611,目的是为了方便调整压模夹紧装置6的夹紧度。所述未设有头部型模14的左压模11和右压模12端部分别对应设有一压模把手
7,所述的两压模把手7之间设有紧固套环8,紧固套环8套置于两压模把手7上。左压模11和右压模12端部分别对应设有一压模把手7,一方面是为了在浇铸的过程中,便于套置紧固套环8,紧固套环8可进一步紧固左压模11和右压模12,另一方面是为了在起模时便于将左压模11和右压模12分开。如图3所示,采用上述所述的改进的中冷器铸造模具可直接铸造出中冷器毛坯件9侧部的T型槽10,无需再利用铣刀铣出该T型槽,这样在减少工序的同时也节省了人力,大大提升了生产加工的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的中冷器铸造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压模和底部支架,所述的压模又包括左压模、右压模、上压模以及头部型模,所述的上压模设置于左压模和右压模之间,所述的头部型模设置于左压模和右压模同一侧的端部,所述的左压模、右压模、上压模以及头部型模共同构成铸造中冷器毛坯件的内部型腔;所述上压模左右两侧的左压模和右压模上部分别对应设有三个浇注,所述的三个浇注口分别为第一浇注口、第二浇注口和第三浇注口,所述的头部型模与第一浇注口之间以及第一浇注口与第二浇注口之间的左压模上分别对应设有一纵向楔形块插入口,所述左压模的侧壁上靠近第三浇注口处也设有一横向楔形块插入口 ;所述的压模还包括楔形块,所述的楔形块为3个,3个楔形块对应插入所述的纵向楔形块插入口及横向楔形块插入口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中冷器铸造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楔形块的插入端设置为T型结构,所述楔形块的另一端上设有手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中冷器铸造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头部型模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有把手,所述头部型模的顶部设有一提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中冷器铸造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压模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对应设有压模夹紧装置,所述压模夹紧装置固定于底部支架上,所述压模夹紧装置为螺栓杆式压模夹紧装置,在所述压模夹紧装置的螺栓杆的端部上还设有操作手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中冷器铸造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未设有头部型模的左压模和右压模端部分别对应设有一压模把手,所述的两压模把手之间设有紧固套环,紧固套环套置于两压模把手上。
全文摘要
一种改进的中冷器铸造模具,它包括左压模、右压模、上压模、头部型模和底部支架,上压模设置于左压模和右压模之间,头部型模设置于左压模和右压模同一侧的端部,左压模、右压模、上压模以及头部型模共同构成铸造中冷器毛坯件的内部型腔;上压模左右两侧的左压模和右压模上部分别对应设有第一浇注口、第二浇注口和第三浇注口,头部型模与第一浇注口之间以及第一浇注口与第二浇注口之间的左压模上分别对应设有一纵向楔形块插入口,左压模的侧壁上靠近第三浇注口处也设有一横向楔形块插入口;压模还包括楔形块,楔形块为3个。本发明使得T型槽的铸造加工工序更为简单,缩短加工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文档编号B22C9/22GK103231026SQ2013101535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8日
发明者耿河 申请人:济南誉腾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