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余热锅炉内检修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293976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炉余热锅炉内检修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余热锅炉内检修方法及装置,用绳索和锁链吊装收拢状态的伞跳,将伞跳从氧枪孔投放到锅炉内;当伞跳处于锅炉内的漏点下方0.8-1.2米处展开;将爬坡梯的底部位置的套管安装在插跳的插套上,使爬坡梯固定,以插跳为支点,将插接式爬坡梯推送到伞跳上方,检修人员通过插跳和插接式爬坡梯上到伞跳上,并将伞跳固定在锅炉炉壁上,在检修平台上进行漏点焊补作业。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了在转炉余热锅炉内快速搭建作业用平台,并可调控升降高度与旋转角度,满足了检修需要,降低了劳动强度。
【专利说明】一种转炉余热锅炉内检修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余热锅炉内检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炼钢生产中,活动烟罩和余热锅炉共同组成对原始炉气的封闭与回收系统,由于原始炉气温度高达1600°C,活动烟罩和余热锅炉靠冷却循环水降温,由于高温、氧气腐蚀、吹氧时钢渣喷溅、冷却水循环不好等原因,造成活动烟罩和余热锅炉经常开裂渗漏,需要对转炉活动烟罩和余热锅炉进行查、焊漏作业,这是转炉设备保产检修中一个经常性、主要的作业项目。对于余热锅炉高位漏水检修(用氩弧焊焊漏),工作人员需在接近70度高温环境下搭、拆临时爬梯和作业平台(支撑检修人员和氩弧焊机设备),不但用时长,危险性高,同时在检修过程中需要在锅炉管壁上焊接支撑物,检修结束时再用气焊割除,会对锅炉本体造成损伤,极大地增加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3]申请号:201010216996,公开一种转炉余热锅炉检修设备及修炉工艺,只能用于转炉修炉用,且不可移动,只能用于其下方的特定转炉修炉,同时也无法用于转炉余热锅炉查、焊漏作业。

【发明内容】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炉余热锅炉内检修方法及装置,可以在转炉余热锅炉内快速搭建安全通道和作业平台,并能满足检修需要,降低劳动强 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转炉余热锅炉内检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I)用I根钢绳和2根锁链吊运伞跳,其中钢绳系于控制杆上,两根锁链系于承重杆两侧的吊耳上;将钢绳挂到起重机的吊钩上吊运收拢状态的伞跳,然后从氧枪孔将伞跳投放到锅炉内;
[0008]2)当伞跳处于锅炉内的漏点下方0.8-1.2米处时,将锁链挂到伞跳支架上,继续往下放控制杆上的钢绳,则伞跳的重量由钢绳转换到锁链上,在重力作用下伞跳自动展开;
[0009]3)将插跳吊装于转炉和余热锅炉之间;
[0010]4)以插跳为支点,将插接式爬坡梯推送到伞跳上方,将爬坡梯的底部位置的套管安装在插跳的插套上,使爬坡梯固定,检修人员通过插跳和插接式爬坡梯上到伞跳上,通过伞跳上的限位机构将伞跳固定在锅炉炉壁上,在伞跳的作业平台上进行漏点焊补作业;
[0011]5)作业结束时,按反序检修人员下到地面,撤走伞跳、爬坡梯和插跳。
[0012]伞跳包括控制杆、承重杆、吊耳、作业平台、底座、牵引滑套、拉杆、限位机构,承重杆上端固定有吊耳,下端与底座连接,控制杆插入承重杆的内部,控制杆底端与牵引滑套固定连接,牵引滑套与承重杆滑动连接,作业平台通过折页与底座相连接,作业平台上设有限位机构,拉杆一端与牵引滑套活动连接,另一端与作业平台连接。
[0013]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顶杆、顶杆座,顶杆座固定在作业平台上,顶杆与顶杆座通过螺纹副连接,顶杆端部截面为T形。
[0014]插跳包括插套、平台、伸缩管、小平台底板、安全围栏,小平台底板固定在转炉上,平台固定在小平台底板上,伸缩管通过平台与小平台底板活动连接,伸缩管以平台为轴转动,伸缩管端部设有安全围栏,插套固定在伸缩管上。
[0015]爬坡梯由多个底部固定有套管的梯子组成,每个梯子通过将套管插入相邻梯子的顶部实现连接,最底部的梯子将其套管插接插跳的插套,最顶部的梯子上固定有三角支架。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7]实现了在转炉余热锅炉内快速搭建作业平台,满足了检修需要,降低了劳动强度。
[0018]伞跳采用了折叠式结构,可从相对较小的孔洞处将处于收拢状态的伞跳投入受限空间内,然后展开、支撑成为稳固的移动平台,人员可站在移动平台上对不同部位漏点进行焊补。
[0019]插跳不用时不占用多余空间,并且该插跳可绕固定轴旋转,检修不同方向十分方便,极大的减轻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检修人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0020]带爬坡梯采用插接式结构,顶端有三角支架,在余热锅炉鳍片沟槽内导向和滑行,在10分钟内可迅速向斜上方搭建成18米爬梯,作业效率极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转炉余热锅炉内检修示意图。
[0022]图2是插跳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爬坡梯的主视图。
[0024]图4是爬坡梯的侧视图。
[0025]图5是伞跳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锁链 2-氧枪孔 3-伞跳 4-爬坡梯 5-锅炉 6_插跳 7_转炉8-控制杆9-吊耳 10-承重杆 12-底座 14-齿轮旋转机构 15-牵引滑套 16-拉杆20-顶杆22-作业平台23-折页24-限位筋板25-梯子26-套管27-钢绳28-连接管29-安全围栏30-小平台底板31-伸缩管32-平台33-插套34-三角支架35-伞跳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发明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28]见图1-图5,转炉余热锅炉内检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I)用I根钢绳27和2根锁链I吊运伞跳3,其中钢绳27系于控制杆8上,两根锁链I系于承重杆10两侧的吊耳9上;将钢绳27挂到起重机的吊钩上吊运收拢状态的伞跳3,然后从氧枪孔2将伞跳3投放到锅炉5内;
[0030]2)当伞跳3处于锅炉5内的漏点下方0.8-1.2米处;将承重杆10上的锁链I挂到伞跳架35上,继续往下放控制杆8上的钢绳27,则伞跳3的重量由钢绳27转换到锁链I上,在重力作用下伞跳3自动展开;
[0031]3)将插跳6吊装于转炉7和余热锅炉5之间。
[0032]4)以插跳6为支点,将插接式爬坡梯4推送到伞跳3上方,将爬坡梯4的底部位置的套管26安装在插跳6的插套33上,使爬坡梯4固定,检修人员通过插跳6和插接式爬坡梯4上到伞跳3上,通过伞跳3上的限位机构将伞跳3固定在锅炉5炉壁上,在伞跳3的作业平台22上进行漏点焊补作业;
[0033]5)作业结束时,按反序检修人员下到地面,撤走伞跳3、爬坡梯4和插跳6。
[0034]实现上述检修方法的装置包括伞跳3、插跳6以及爬坡梯4,其具体结构为:
[0035]伞跳3包括控制杆8、承重杆10、吊耳9、作业平台22、底座12、牵引滑套15、拉杆16,承重杆10上端固定有吊耳9,下端与底座12连接,控制杆8插入承重杆10的内部,控制杆8底端与牵引滑套15固定连接,牵引滑套15与承重杆10滑动连接,作业平台22通过折页23与底座12相连接,作业平台22上设有限位机构,拉杆16 —端与牵引滑套15活动连接,另一端与作业平台22连接。
[0036]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顶杆20、顶杆座,顶杆座固定在作业平台22上,顶杆20与顶杆座通过螺纹副连接,顶杆20端部截面为T形,便于插入锅炉5的炉壁上。
[0037]插跳6包括插套33、平台32、伸缩管31、小平台底板30、安全围栏29,小平台底板30支撑在转炉7上,平台32固定在小平台底板30上,伸缩管31通过平台32与小平台底板30活动连接,伸缩管31以平台32为轴转动,伸缩管31端部设有安全围栏29,插套33固定在伸缩管31上;安全围栏29上固定有连接管28,使用时将连接管28插接到伸缩管31上,平台32穿过伸缩管31,平台32下端通过销轴与小平台底板30固定。
[0038]爬坡梯4由多个底部固定有套管26的梯子25组成,每个梯子25通过将套管26插入相邻梯子25的顶部实现连接,最底部的梯子25将其套管26插接插跳6的插套,最顶部的梯子25上固定有三角支架34。
[0039]带导向支撑的插接式爬坡梯4采用插接式设计,可在10分钟内可迅速向斜上方搭建成18米爬梯,作业效率极高,爬坡梯4顶端有三角支架34,三角支架34可在余热锅炉5鳍片沟槽内导向和滑行,爬坡梯4底部插接在插跳6上,可防止滑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0040]本发明实现了在转炉余热锅炉内快速搭建安全通道和作业平台,满足了检修需要,降低了劳动强度。
[0041]伞跳采用了折叠式结构,可从相对较小的孔洞处将处于收拢状态的伞跳投入受限空间内,然后展开、支撑成为稳固的移动平台,人员可站在移动平台上对不同部位漏点进行焊补。
[0042]插跳不用时不占用多余空间,并且该插跳可绕固定轴旋转,检修不同方向十分方便,极大的减轻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检修人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0043]带爬坡梯采用插接式结构,顶端有`三角支架,在余热锅炉鳍片沟槽内导向和滑行,在10分钟内可迅速向斜上方搭建成18米爬梯,作业效率极高。
【权利要求】
1.一种转炉余热锅炉内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用I根钢绳和2根锁链吊运伞跳,其中钢绳系于控制杆上,两根锁链系于承重杆两侧的吊耳上;将钢绳挂到起重机的吊钩上吊运收拢状态的伞跳,然后从氧枪孔将伞跳投放到锅炉内; 2)当伞跳处于锅炉内的漏点下方0.8-1.2米处时,将锁链挂到伞跳支架上,继续往下放控制杆上的钢绳,则伞跳的重量由钢绳转换到锁链上,在重力作用下伞跳自动展开; 3)将插跳吊装于转炉和余热锅炉之间; 4)以插跳为支点,将插接式爬坡梯推送到伞跳上方,将爬坡梯的底部位置的套管安装在插跳的插套上,使爬坡梯固定,检修人员通过插跳和插接式爬坡梯上到伞跳上,通过伞跳上的限位机构将伞跳固定在锅炉炉壁上,在伞跳的作业平台上进行漏点焊补作业; 5)作业结束时,按反序检修人员下到地面,撤走伞跳、爬坡梯和插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余热锅炉内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或步骤2)或步骤4)或步骤5)所述的伞跳包括控制杆、承重杆、吊耳、作业平台、底座、牵引滑套、拉杆、限位机构,承重杆上端固定有吊耳,下端与底座连接,控制杆插入承重杆的内部,控制杆底端与牵引滑套固定连接,牵引滑套与承重杆滑动连接,作业平台通过折页与底座相连接,作业平台上设有限位机构,拉杆一端与牵引滑套活动连接,另一端与作业平台连接;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顶杆、顶杆座,顶杆座固定在作业平台上,顶杆与顶杆座通过螺纹副连接,顶杆端部截面为T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余热锅炉内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插跳包括插套、平台、伸`缩管、小平台底板、安全围栏,小平台底板固定在转炉上,平台固定在小平台底板上,伸缩管通过平台与小平台底板活动连接,伸缩管以平台为轴转动,伸缩管端部设有安全围栏,插套固定在伸缩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余热锅炉内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爬坡梯由多个底部固定有套管的梯子组成,每个梯子通过将套管插入相邻梯子的顶部实现连接,最底部的梯子将其套管插接插跳的插套,最顶部的梯子上固定有三角支架。
【文档编号】C21C5/46GK103509909SQ201310480368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4日
【发明者】孙学军, 李生东, 陈钢, 胡世雄, 李欣, 吴穷, 李芳
申请人: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