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多辊道钢管退火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管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辊道钢管退火炉。
背景技术:
钢管焊接完成后,为消除其应力,使钢管焊缝与管体密度均匀,结晶体趋于一致,常常需要对钢管进行退火。目前,钢管退火炉基本采用单炉辊对钢管进行传输和退火,且其炉辊由无缝管和耐热不锈钢焊接而成。这种单炉辊的生产方法,受其结构影响和限制,生产效率低下,设备使用寿命较短。而且,在生产中,为防止高温将炉辊烧坏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用冷水通过无缝管进而对炉辊降温才能生产使用。这样,在冷水对炉辊降温的同时,使炉内的温度大大降低,不仅要增大燃气供给量的情况下,还需延长退火时间,也即加长退火炉长度、放慢钢管输送速度,才能满足退火需要,这就进一步影响了生产效率,相对减少了设备使用寿命,而且,加长输送距离既需要加长炉膛长度,即增大了占地面积。因此,以往的这种单辊退火方法生产速度慢、效率低,能耗大,设备使用周期短而且占地多。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备使用寿命长、退火生产速度快、效率高、能耗低的多辊道钢管退火炉。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辊道钢管退火炉,包括热力系统、驱动系统,其创新之处在于:还包括隧道式炉膛及多辊道输送辊,驱动系统安装于隧道式炉膛外侧面并与多辊道输送辊传动连接,热力系统安装于隧道式炉膛外并与隧道式炉膛内向通,多辊道输送辊转动安装于隧道式炉膛内,所述隧道式炉 膛由炉顶、炉侧壁及炉底组成,炉顶在上、炉侧壁在中、炉底在下围合成截面为闭合状隧道式炉膛,所述多辊道输送辊由辊轴及炉辊组成,辊轴两端转动安装于炉侧壁上,炉辊并排固装于辊轴上。而且,所述隧道式炉膛,其长度为30-35米。而且,所述炉顶、炉侧壁、炉底均由耐火砖砌成。而且,所述隧道式炉膛内间隔设置多个多辊道输送辊。而且,所述炉辊为4-8个,均由ZG4Cr25Ni20Si2的高温耐热材料制成,其内为空心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多辊道钢管退火炉辊道多,生产效率高。2.本多辊道钢管退火炉炉辊材质耐高温且为空心状,使用寿命长。3.本多辊道钢管退火炉由于炉辊耐高温,可大大提高炉温,从而可提高输送速度,缩短输送距离,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炉膛长度由80米缩短到30多米,节约空间50%以上。4.本多辊道钢管退火炉无需冷却,可避免热量浪费,节省能源。5.本多辊道钢管退火炉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可避免热量浪费、节省能源、生产速度快、效率高且设备占地少、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多辊道钢管退火炉。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图(局部)。[0017]附图标记说明:[0018]1-炉顶、2-钢管、3-炉辊、4-辊轴、5-炉侧壁、6-炉底。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0020]一种多辊道钢管退火炉,包括热力系统、驱动系统,还包括隧道式炉膛、多辊道输送辊,驱动系统安装于隧道式炉膛外侧面并与多辊道输送辊传动连接,热力系统安装于隧道式炉膛外并与隧道式炉膛内向通,多辊道输送辊转动安装于隧道式炉膛内。隧道式炉膛,其长度为32米。由炉顶1、炉侧壁5、炉底6组成,炉顶在上、炉侧壁在中、炉底在下围合成截面为闭合状隧道式炉膛,炉顶、炉侧壁、炉底均由耐火砖砌成。隧道式炉膛内间隔设置多个多辊道输送辊。所述多辊道输送辊由辊轴4、炉辊3组成,辊轴两端转动安装于炉侧壁上,炉辊并排固装于辊轴上。炉辊为5个,均由ZG4Cr25Ni20Si2的高温耐热材料制成,其内为空心状。[0021]本多辊道钢管退火炉的工作原理为:[0022]进行钢管退火作业时,通过热力系统向炉膛内输送热力,使炉膛内升温,当达到一定温度时,将多根钢管2置于多辊道输送辊的炉辊上,由驱动系统带动多辊道输送辊转动,从而带动钢管通过高温炉膛,当钢管从炉膛一端输送至另一端时,即完成退火。本实用新型多辊道钢管退火炉,其辊轴上固装有多个炉辊,可同时对多根钢管进行退火,且由于炉辊为ZG4Cr25Ni20Si2的高温耐热材料制成,耐高温性极好,因此即可大大提高炉温和输送速度,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因可提高炉温,即可减少输送距离,缩短炉膛长度,大大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又由于炉辊无需冷却降温,避免了热力浪费,降低了能源消耗。[0023]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 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多辊道钢管退火炉,包括热力系统、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隧道式炉膛及多辊道输送辊,驱动系统安装于隧道式炉膛外侧面并与多辊道输送辊传动连接,热力系统安装于隧道式炉膛外并与隧道式炉膛内向通,多辊道输送辊转动安装于隧道式炉膛内,所述隧道式炉膛由炉顶、炉侧壁及炉底组成,炉顶在上、炉侧壁在中、炉底在下围合成截面为闭合状隧道式炉膛,所述多辊道输送辊由辊轴及炉辊组成,辊轴两端转动安装于炉侧壁上,炉辊并排固装于辊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辊道钢管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式炉膛,其长度为30-35 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辊道钢管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顶、炉侧壁、炉底均由耐火砖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辊道钢管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式炉膛内间隔设置多个多辊道输送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辊道钢管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辊为4-8个,均由ZG4Cr25Ni20Si2的高温耐·热材料制成,其内为空心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焊管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辊道钢管退火炉,包括热力系统、驱动系统,其创新之处在于还包括隧道式炉膛及多辊道输送辊,驱动系统安装于隧道式炉膛外侧面并与多辊道输送辊传动连接,热力系统安装于隧道式炉膛外并与隧道式炉膛内向通,多辊道输送辊转动安装于隧道式炉膛内,所述隧道式炉膛由炉顶、炉侧壁及炉底组成,炉顶在上、炉侧壁在中、炉底在下围合成截面为闭合状隧道式炉膛,所述多辊道输送辊由辊轴及炉辊组成,辊轴两端转动安装于炉侧壁上,炉辊并排固装于辊轴上。本多辊道钢管退火炉设计科学合理,具有节省能源、生产速度快、效率高且设备占地少、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具有较高创新性。
文档编号C21D9/08GK203112887SQ20132014685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8日
发明者朱振海 申请人:天津市永大立钢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