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介质淬火热处理冷却专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131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介质淬火热处理冷却专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介质淬火热处理冷却专用设备,该设备包括支腿、滑板、隔离板、箱板、角钢架、辊座、拉绳、导轨、导辊、网篮、卷绳辊、步进电机、控制柜;所述箱板、角钢架焊接成淬火冷却槽,并由支腿支撑,所述淬火冷却槽内焊接有隔离板,将淬火冷却槽隔成下部相通的水槽和油槽,所述水槽的下部焊接有滑板,所述滑板倾斜放置,钢件经加热保温形成奥氏体后,投入水槽中,由滑板而进入网篮;在控制柜控制下,通过升降机构,网篮连同里面的钢件,从水中上移到油中,实现水淬油冷双介质淬火工艺。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避免钢件淬火变形和开裂,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还可以实现盐水油双介质淬火以及盐水-油-空气三介质淬火,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专利说明】一种双介质淬火热处理冷却专用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金属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介质淬火热处理冷却专用设备,用于薄壁、复杂结构等钢件的淬火冷却,可以有效避免其淬火变形和开裂。
【背景技术】
[0002]钢的淬火是将钢在固态下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形成奥氏体,然后浸入淬火介质中,以大于临界速度的快速冷却方式,不让它发生高温转变,而在Ms以下的低温转变区转变为马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0003]淬火可以提高钢件的硬度及耐磨性,因而广泛用于各种工具、量具、模具以及要求表面耐磨的零件如齿轮、轧辊、渗碳零件等的热处理。
[0004]淬火后进行不同温度的回火,可以大幅度提高钢件的强度、韧性及疲劳强度,并可获得这些性能之间的配合使其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以满足不同的使用性能要求。另夕卜,淬火还可使一些特殊性能的钢获得一定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如淬火使永磁钢增强其铁磁性、某些不锈钢提高其耐蚀性等。
[0005]淬火时的快速冷却会使钢件表层和心部冷却速度出现差异,表层冷的快、心部冷的慢,根据物理学上的热胀冷缩原理,冷却快的表层先收缩,冷却慢的心部后收缩;但是表层和心部又是一个整体,必定相互影响。这种收缩不同时、相互制约而造成的工件内部之间的作用力,就是热应力。
[0006]同样,冷却快的表层,温度先到达Ms以下,发生马氏体转变,出现马氏体硬壳;随后,心部也降到Ms以下,出现马氏体转变,由面心立方晶格变为体心立方晶格,体积膨胀受到外层硬壳的制约,产生相互作用力。这种因为组织转变不同时、相互制约而产生的工件内部之间的作用力,就是组织应力。
[0007]钢件的不同部位有厚度差异时,冷却速度也会不同时,也会出现热应力和组织应力。
[0008]当钢件内部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二者叠加大到一定程度时,钢件便会出现变形甚至开裂。因此,要避免钢件淬火冷却时的变形和开裂,从淬火冷却角度说,就应该减小冷却速度,从而减小热应力和组织应力。但是,为避免钢件高温转变产生珠光体类型的组织,钢件在高温区又必须保证一定的冷却速度。这就要求钢件在高温区冷却快,在低温区冷却慢。但是,往往使钢件在低温马氏体转变区冷却速度小的淬火介质,在高温转变区冷却速度也差,可能会使钢件出现高温转变,不能使钢件淬硬;使钢件在高温转变区冷却速度大的淬火介质,在低温马氏体转变区冷却速度也大,可能会使钢件变形和开裂。因此,在单一介质中冷却时,要求钢件在保证淬硬的前提下,淬火冷却速度越小越好。
[0009]油的低温冷却能力较小,能避免一般钢件的淬火变形和开裂,但高温冷却能力也弱,不能使碳钢件避免高温转变,所以适合合金钢件的淬火;水的高温冷却能力较强,可以使碳钢件避免高温转变,但是低温转变区冷却能力也强,钢件易产生淬火变形和开裂;盐水的冷却能力更强,适合较大碳钢件的淬火。[0010]将钢件加热保温后在单一介质中冷却,称为单介质淬火。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应用广泛。但是,钢件在水中或盐水中冷却时,易产生变形和开裂。
[0011]对于某些形状复杂的钢件,加热保温后先淬入水或其他冷却能力强的介质中冷却至稍高于Ms的温度,再迅速转入油或其他冷却能力较弱的介质中冷却中,称为双介质淬火,常用的是水淬油冷。在冷却能力强的介质中,工件在高温段快速冷却可避免钢中过冷奥氏体发生高温转变;低温段转入冷却能力较弱的介质中,冷却速度变小,使钢件的表层和心部或薄厚两部分温差减小,产生的热应力减小,组织转变的不同时性减小,组织应力减小,有效减少了钢件的内应力,降低了钢件变形和开裂倾向。
[0012]双介质淬火工艺的关键在于,如何控制钢件在水中的停留时间。出水过早,随后会出现高温转变,不能使钢件淬硬;出水过晚,就会在水中发生低温转变,达不到双介质淬火的目的。
[0013]传统的双介质淬火工艺的操作是,手握钳子夹持奥氏体化的钢件进入水后,看气泡、听声音,靠经验判断出水时机,再转入油中冷却。也有企业根据经验公式t=kd,按工件厚度d计算在水中停留的时间,系数k为0.2?0.3s/mm,碳素钢取上限,合金钢取下限。这种工艺适用于碳素钢制造的、直径为10?40mm的中型零件和低合金钢制造的较大型零件的处理。但是,仍采用人工控制钢件在水中的时间,以及转入油中的过程,操作难度大,误差较大,成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1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双介质淬火热处理冷却专用设备,它可有效避免薄壁、复杂结构钢件的变形和开裂;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
[001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6]一种双介质淬火热处理冷却专用设备,该设备包括支腿、滑板、隔离板、箱板、角钢架、棍座、拉绳、导轨、导棍、油、水、网篮、卷绳棍、步进电机、控制柜。
[0017]所述箱板、角钢架焊接而成淬火冷却槽,并由支腿支撑,所述淬火冷却槽内焊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淬火冷却槽隔成左侧为水槽、右侧为油槽,所述水槽和油槽两者下部相通,且分别加有水和油。
[0018]所述水槽的下部焊接有滑板,所述滑板倾斜放置,滑板的下端位于隔板的下方且竖直部分下端焊在淬火冷却槽底板上,滑板的上端焊接在左侧的淬火冷却槽槽壁上。
[0019]所述油槽的前后侧的上下边沿都安装有辊座和导辊;所述油槽前后内壁上还设有导轨,所述油槽底板的下方设有卷绳辊,卷绳辊与拉绳连接,拉绳经导辊换向后与网篮连接,网篮在油槽内;网篮可在拉绳和重力作用下沿导轨上下移动;所述控制柜与步进电机相连,步进电机与卷绳棍相连。所述控制柜控制步进电机和与其相连的卷绳棍转动,拉绳经导辊拉升或放松网篮,实现钢件的上下移动。
[0020]所述控制柜的主控装置是单片微型计算机,所述控制柜、步进电机、卷绳辊、网篮、导辊、拉绳组成自动升降系统。
[0021]所述滑板的倾斜部分与淬火冷却槽底板之间的倾斜角优选为30°?60°。
[0022]所述油的加入量以油层高度超过网篮中钢件高度3倍以上为宜;水的加入量,应使油槽下部的水面高过隔离板的底边一定高度,并且淬火冷却过程中,钢件的运动,不会使油进入水槽一侧为宜。
[0023]所述控制柜中的主控装置是单片微型计算机,可以设定不同阶段的停留时间和运动方式,实现钢件在水中和油中的不同移动速度、运动方式以及过渡过程,能适应不同材质、不同厚度、不同形状和不同规格钢件的淬火冷却。钢件在某一介质中的运动方式可以设定为间歇运动、连续运动、上下往复运动等,选择恰当的运动方式,可以提高钢件在介质中的冷却速度和冷却均匀性,有利于避免钢件的变形和开裂。当选定钢件出油面温度较高时,可以实现水-油-空三介质淬火,当水槽内注入盐水时,可以实现盐水和油双介质淬火,也可以方便的实现盐水-油-空气三介质淬火。。
[002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
[00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介质淬火热处理冷却专用设备及其工艺,采用了单片微型计算机指挥、步进电动机驱动的自动化设备,可以方便地改变钢件在各介质中的停留时间、运动方式以及过渡过程等,能适应不同材质、不同厚度、不同形状、不同规格钢件的淬火冷却;钢件在某一介质中的运动方式可以设定为间歇运动、连续运动、上下往复运动等,恰当的运动方式可以提高钢件在介质中的冷却速度和冷却均匀性,有利于避免钢件的变形和开裂。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介质淬火热处理冷却专用设备,巧妙利用了水和油的自然分层以及水在下和油在上的特点,利用下部连通的双槽结构,可以使钢件在上移过程中,实现水淬油冷双介质淬火工艺。不同介质之间的过渡过程简单、平稳,不需要手工操作,设备自动完成。
[00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介质淬火热处理冷却专用设备,通过改变两槽中的介质,可以方便的实现实现盐水淬油冷双介质淬火工艺。也可以方便的实现水-油-空气三介质淬火工艺或盐水-油-空气三介质淬火工艺。
[0028]总之,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钢件在淬硬的前题下,有效避免变形和开裂;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介质淬火热处理冷却专用设备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中的A-A视图及图1中的下半部分俯视图;
[0031]图3为图1的左视图及其局部剖视图;
[0032]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介质淬火热处理冷却专用设备中的升降系统示意图;
[0033]图5为图4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5]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
[0036]一种双介质淬火热处理冷却专用设备,该设备包括支腿1、滑板2、隔离板3、箱板
4、角钢架5、辊座6、拉绳7、导轨8、导辊9、油10、水11、网篮12、卷绳辊13、步进电机14、控制柜15。
[0037]所述箱板4、角钢架5焊接而成淬火冷却槽,并由支腿I支撑,所述淬火冷却槽内焊接有隔离板3,所述隔离板3将淬火冷却槽隔成左侧为水槽、右侧为油槽,所述水槽和油槽两者下部相通,且分别加有水11和油10。
[0038]所述水槽的下部焊接有滑板2,所述滑板2倾斜放置,滑板2的下端位于隔板3的下方且竖直部分下端焊在淬火冷却槽底板上,滑板2的上端焊接在左侧的淬火冷却槽槽壁上。
[0039]所述油槽的前后侧的上下边沿都安装有辊座6和导辊9 ;所述油槽前后内壁上还设有导轨8,所述油槽的下方设有卷绳辊13,卷绳辊13与拉绳7连接,拉绳7经导辊9换向后与网篮12连接,网篮12在油槽内;网篮12可在拉绳7和重力作用下沿导轨8上下移动;所述控制柜15与步进电机14相连,步进电机14与卷绳棍13相连。所述控制柜15控制步进电机14和与其相连的卷绳辊13转动,拉绳7经导辊9拉升或放松网篮12,实现钢件的上下移动。
[0040]所述控制柜15的主控装置是单片微型计算机,所述控制柜15、步进电机14、卷绳辊13、网篮12、导辊9、拉绳7组成自动升降系统。
[0041]所述滑板2的倾斜部分与淬火冷却槽底板之间的倾斜角优选为30°?60°。
[0042]所述淬火冷却槽中介质的加入需要按顺序操作,先在水槽内加入水11或盐水,再在油槽内加入油10。水或盐水的加入量比油多,油的加入量以油层高度超过网篮中钢件高度3以上倍为宜;水的加入量,应使油槽下部的水面高过隔离板3的底边一定高度,并且淬火冷却过程中,钢件的运动,不会使油进入水槽一侧为宜。
[0043]淬火工艺:将欲淬火的钢件,经加热保温形成奥氏体后,投入水槽中,在重力作用下,经滑板2自动进入网篮12 ;在控制柜15所设定的程序控制下,网篮12及里面的钢件,从水11中移到油10中,实现水淬油冷双介质淬火过程。
[0044]钢件在水中的停留时间,可以根据经验公式t=kd,按工件厚度d计算出来,工件厚度d在30_以下时,系数k为0.21?0.35s/mm,工件厚度d大于30_时,系数k为0.35?
0.75s/mm,碳素钢取上限,合金钢取下限;对于形状复杂、变形要求高的模具,有时采用超常冷却措施,系数k取为0.11?0.21s/mm。参考以往的热处理经验,设定在水中和油中的运动方式,参数送入控制柜15中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对于已经成功处理过的钢件,单片微型计算机自动记录下时间和运动方式等参数,以备下次调用。
[0045]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为:
[0046]在由支腿1、滑板2、隔离板3、箱板4、角钢架5焊接而成且下部连通的水槽和油槽中,分别注入水11和油10 ;
[0047]接通设备电源,控制柜15和步进电机14处于工作状态,并使网篮12处于底部位置;在控制柜15的单片微型计算机中,输入钢件的材质(碳钢或合金钢)、最大尺寸、最大厚度等参数并设定运动方式;或调出存储的数据,核对单片微型计算机给出的钢件在水中和油中的时间、以及运动方式,信息无误后,按启动按钮,使整个升降系统处于等待状态;
[0048]欲淬火的钢件经加热保温形成奥氏体后,投入水槽中,同时按下控制柜15上的开始按钮,单片微型计算机自动延时2秒钟,确保钢件在重力作用下因滑板2而自动进入网篮12 ;随后,升降系统按照程序运行,由水中进入油中,实现双介质淬火工艺。
[0049]图4、图5表示了双介质淬火热处理冷却专用设备中的升降机构,控制柜15中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发出脉冲指令,经功率放大,驱动步进电机14转动。当步进电机14逆时针转动时,与其相连的卷绳辊13同步转动,拉绳7经导辊9拉升网篮12,实现钢件向上移动;当步进电机14顺时针转动时,与其相连的卷绳棍13同步转动,拉绳7经导棍9放松网篮12,在重力作用下实现钢件向下移动。
【权利要求】
1.一种双介质淬火热处理冷却专用设备,其特征是,该设备包括支腿(I)、滑板(2)、隔离板(3)、箱板(4)、角钢架(5)、辊座(6)、拉绳(7)、导轨(8)、导辊(9)、油(10)、水(11)、网篮(12)、卷绳辊(13)、步进电机(14)、控制柜(15); 所述箱板(4)、角钢架(5)焊接而成淬火冷却槽,并由支腿(I)支撑,所述淬火冷却槽内焊接有隔离板(3),所述隔离板(3)将淬火冷却槽隔成左侧为水槽、右侧为油槽,所述水槽和油槽两者下部相通,且分别加有水(11)和油(10); 所述水槽的下部焊接有滑板(2),所述滑板(2)倾斜放置,滑板(2)的下端位于隔板(3)的下方且竖直部分下端焊在淬火冷却槽底板上,滑板(2)的上端焊接在左侧的淬火冷却槽槽壁上; 所述油槽的前后侧的上下边沿都安装有辊座(6)和导辊(9);所述油槽前后内壁上还设有导轨(8),所述油槽底板的下方设有卷绳辊(13),卷绳辊(13)与拉绳(7)连接,拉绳(7)经导辊(9)换向后与网篮(12)连接,网篮(12)在油槽内;所述控制柜(15)与步进电机(14)相连,步进电机(14)与卷绳棍(13)相连。
2.如权利I所述的一种双介质淬火热处理冷却专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控制柜(15)的主控装置是单片微型计算机,所述控制柜(15)、步进电机(14)、卷绳辊(13)、网篮(12)、导辊(9)、拉绳(7)组成自动升降系统。
3.如权利I所述的一种双介质淬火热处理冷却专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滑板(2)的倾斜部分与淬火冷却槽底板之间的倾斜角为30°?60°。
4.如权利I所述的一种双介质淬火热处理冷却专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油(10)的加入量以油层高度超过网篮中钢件高度3倍以上;水(11)的加入量,使油槽下部的水面高过隔离板(3)的底边。
【文档编号】C21D1/58GK203451570SQ201320474282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5日
【发明者】刘群山 申请人:河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