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145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包括一浇口板、一替换式浇口薄板、一下蜂巢、一中间模以及一上蜂巢。浇口板设置于一盛料筒上,且浇口板开设有一替换式浇口薄板放置槽与多个连通于替换式浇口薄板放置槽的流道。替换式浇口薄板设置于替换式浇口薄板放置槽内,并具有多个均匀地环绕排列的浇口,且流道分别连通浇口其中相邻二者的至少一者。下蜂巢设置于浇口板上,且下蜂巢具有多个蜂巢流道,蜂巢流道分别连通地覆盖于浇口其中相邻的至少二者。中间模设置于下蜂巢上,用以容置一转子铁芯,转子铁芯具有多个转子槽,转子槽分别连通于蜂巢流道。上蜂巢设置于中间模上,并连通于转子槽。
【专利说明】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替换式浇口薄板的浇口数量来配合地连通转子槽及流道的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早期的转子压铸工法依压铸机型式分为立式及卧式压铸机,而立式压铸机主要是在压铸时将铝汤等金属浆浇入盛料筒中,并通过快速上升的撞头,使金属浆快速通过模具及转子槽后即完成一次压铸程序。其中,依照开模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拉断式料饼及剪断式料饼,而依据拉断式料饼与剪断式料饼的不同,模具设计更分成为具有浇口板的拉断式模具,以及无浇口板的剪断式模具。
[0003]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图1显示现有技术的拉断式模具的剖视示意图;图2显示现有技术的下蜂巢开口对应于浇口板的平面示意图;图3显示现有技术的拉断式模具在压铸时,金属浆需通过上蜂巢流至另一转子槽的剖视示意图。如图所示,一拉断式模具PA100包括一冷却水环PA1、一浇口板PA2、一下蜂巢PA3、一中间模PA4、一上蜂巢PA5、一上蜂巢模座PA6以及一假轴PA7。
[0004]冷却水环PAl设置于一盛料筒PA200上,浇口板PA2设置于冷却水环PAl上,而下蜂巢PA3设置于烧口板PA2上,中间模PA4设置于下蜂巢PA3上,上蜂巢PA5盖设于中间模PA4,上蜂巢模座PA6固定于上蜂巢PA5上,而假轴PA7设置于烧口板PA2上,并穿设于中间模PA4中。其中,转子铁芯PA300套设假轴PA7地设置于中间模PA4内,且转子铁芯PA300的转子槽对应地连通于流道PA31,然而,由于浇口板PA2、下蜂巢PA3与转子铁芯PA300的转子槽往往会有不吻合的情形发生,因此会使得浇铸的产品容易发生品质不良。
[0005]承上所述,一般来说,因压铸浇口只能通过叶片进浇,因此在槽型数目与叶片数目无法匹配时进浇效果会变差,且在金属浆往上喷射时,更会因撞击到硅钢片而发生卷气与乱流等情形,进而使转子产生缺陷。
[0006]此外,当硅钢片堆叠后所形成的转子积长较长时,金属浆容易在压铸过程中因冷却而流动速度减缓甚至停下,因此需要压力流来使金属浆充满全部的转子槽。另一方面,当槽型数目与叶片数目无法匹配时,有的转子槽并无法直接进浇入金属浆,而需要透过二次喷射流或三次喷射流以及压力流使金属浆经由上蜂巢流至另一转子槽中,进而填满所有的转子槽。
实用新型内容
[0007]如上所述,由于在压铸转子的时候,现有的压铸技术是透过叶片进浇,因此当转子的槽型数与叶片数无法匹配时会使得进浇效果变得很差,甚至需要透过多次喷射流及压力流来使所有的转子槽都注满金属浆。
[0008]缘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其是利用替换式浇口薄板作为浇口板与下蜂巢之间的媒介,使得浇口板的流道可以涵盖至少一个浇口,而流道可以涵盖至少两个浇口。
[0009]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用以制造一多槽数转子,该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包括:
[0010]一浇口板,设置于一盛料筒上,且该浇口板开设有一薄板放置槽与多个流道,该些流道均匀地环绕排列并连通于该薄板放置槽;
[0011]一替换式浇口薄板,能够替换地设置于该替换式浇口薄板放置槽内,并具有多个均匀地环绕排列的浇口,且该些流道分别连通该些浇口其中相邻二者的至少一者;
[0012]一下蜂巢,设置于该浇口板上,并覆盖于该替换式浇口薄板,且该下蜂巢具有多个蜂巢流道,该些蜂巢流道连通该些浇口 ;
[0013]一中间模,设置于该下蜂巢上,并具有一转子容置空间,该转子容置空间用以容置一转子铁芯,该转子铁芯具有多个转子槽,该些转子槽分别连通于该些流道;以及
[0014]一上蜂巢,设置于该中间模上,并密封该转子容置空间。
[0015]上述的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其中该浇口的数量大于该流道的数量。
[0016]上述的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其中该浇口的数量为该流道的数量的倍数。
[0017]上述的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其中该流道的数量小于该浇口的数量。
[0018]上述的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其中该浇口的数量为该流道的数量的倍数。
[0019]上述的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其中该浇口的口径小于该流道的口径。
[0020]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可藉由替换式浇口薄板设置在替换式浇口薄板放置槽内,而使得浇口板的流道可以连通至少一个浇口,因此由流道上升的金属浆则可通过替换式浇口流至每个转子槽内,且由于金属浆是先冲击到替换式浇口薄板后再由浇口喷射出,因此不会在转子槽内形成卷气与乱流现象,有效的提升压铸的品质。
[002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显示现有技术的拉断式模具的剖视示意图;
[0023]图2显示现有技术的下蜂巢开口对应于浇口板的平面示意图;
[0024]图3显示现有技术的拉断式模具在压铸时,金属浆需通过上蜂巢流至另一转子槽的剖视示意图;
[0025]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剖视示意图;以及
[0026]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的替换式浇口薄板与浇口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7]其中,附图标记
[0028]PA100 拉断式模具
[0029]PA200 盛料筒
[0030]PA300 转子铁芯
[0031]PAl 冷却水环
[0032]PA2浇口板
[0033]PA21流道
[0034]PA3下蜂巢
[0035]PA31蜂巢流道
[0036]PA4中间模
[0037]PA5上蜂巢
[0038]PA6上蜂巢模座
[0039]PA7假轴
[0040]100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
[0041]200盛料筒
[0042]201撞头
[0043]300转子铁芯
[0044]I烧口板
[0045]11替换式浇口薄板放置槽
[0046]12流道
[0047]2替换式浇口薄板
[0048]21浇口
[0049]3下蜂巢
[0050]31蜂巢流道
[0051]4中间模
[0052]5上蜂巢
[0053]6假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0055]请参阅图4与图5,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剖视示意图;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的替换式浇口薄板与浇口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56]如图所示,一种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100包括一浇口板1、一替换式浇口薄板2、一下蜂巢3、一中间模4、一上蜂巢5以及假轴6。其中,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100设置于一盛料筒200上。
[0057]浇口板I设置于一盛料筒200上,且浇口板I开设有一替换式浇口薄板放置槽11与多个流道12,流道12均匀地环绕排列并连通于替换式浇口薄板放置槽11。
[0058]替换式浇口薄板2可替换地设置于替换式浇口薄板放置槽11内,并具有多个均匀地环绕排列的浇口 21,浇口 21的数量大于流道12的数量,且流道12分别连通浇口 21其中相邻二者的至少一者,而在本实施例中,浇口 21的数量为流道12的数量的两倍,且每一流道12对应地连通二个相邻的浇口 21。此外,浇口 21的口径小于流道12的口径。
[0059]下蜂巢3设置于浇口板I上,并覆盖于替换式浇口薄板2,且下蜂巢3具有多个的蜂巢流道31,且蜂巢流道31分别连通地覆盖于浇口 21。此外,浇口 21的口径小于蜂巢流道31连通浇口 21的口径。
[0060]中间模4设置于下蜂巢3上,并具有一转子容置空间(图未标示,即转子铁芯300所在的位置),转子容置空间用以容置一转子铁芯300,而转子铁芯300的转子槽分别连通于蜂巢流道31。
[0061]上蜂巢5设置于中间模4上,并用以密封转子容置空间。
[0062]假轴6固定于浇口板I上,且转子铁芯300穿设于假轴6而定位于转子容置空间中。
[0063]综上所述,由于本创作之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100是透过替换式浇口板2设置于浇口板I之替换式浇口薄板放置槽11中,使得替换式浇口薄板2之浇口 21可以对应地连通浇口板I之流道12,且藉由流道12系分别连通浇口 21其中相邻二者之至少一者,即浇口21任意相邻二者其中至少一者会连通于流道12,相当于浇口 21最少连通流道12的情况会是连通于流道12的浇口 21与未连通流道12之浇口 21交错地排列,而下蜂巢3系设置于浇口板I上,并同时覆盖住替换式浇口薄板2,蜂巢流道31至少会透过一个浇口 21连通于流道12,使得在压铸的过程中,每个蜂巢流道31都会有金属浆喷射进去,因此不需要如先前技术透过多次喷射流来使金属浆经由上蜂巢流至未连通流道之转子槽中,有效的改善转子压铸的品质。
[0064]此外,由于浇口 21的口径小于流道12的口径,且浇口 21的口径小于蜂巢流道31的口径,因此当盛料筒200的撞头201上升时,金属浆再进入流道12后,会先冲击到替换式浇口薄板2,并由浇口 21喷射至蜂巢流道31,相较于现有技术会在转子槽内产生乱流与卷气的状况,本实用新型藉由替换式浇口薄板2的设置,可先使金属浆因流道12突然缩小所产生的乱流可先在接触到替换式浇口薄板2时产生,而不会在转子槽中产生,有效的提升转子压铸的品质。
[0065]在实际运用上,本实用新型的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可依据转子铁芯的转子槽数目替换浇口板与替换式浇口薄板,使浇口板的流道数目、替换式浇口薄板的浇口数目以及转子槽数目之间可以互相搭配。
[0066]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用以制造一多槽数转子,其特征在于,该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包括: 一浇口板,设置于一盛料筒上,且该浇口板开设有一薄板放置槽与多个流道,该些流道均匀地环绕排列并连通于该薄板放置槽; 一替换式浇口薄板,能够替换地设置于该替换式浇口薄板放置槽内,并具有多个均匀地环绕排列的浇口,且该些流道分别连通该些浇口其中相邻二者的至少一者; 一下蜂巢,设置于该浇口板上,并覆盖于该替换式浇口薄板,且该下蜂巢具有多个蜂巢流道,该些蜂巢流道连通该些浇口; 一中间模,设置于该下蜂巢上,并具有一转子容置空间,该转子容置空间用以容置一转子铁芯,该转子铁芯具有多个转子槽,该些转子槽分别连通于该些流道;以及 一上蜂巢,设置于该中间模上,并密封该转子容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浇口的数量大于该流道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浇口的数量为该流道的数量的倍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流道的数量小于该浇口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浇口的数量为该流道的数量的倍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槽数转子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浇口的口径小于该流道的口径。
【文档编号】B22D17/22GK203853538SQ201420296947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5日
【发明者】曾繁亿, 蔡绍圣, 石政轩, 何俊德 申请人: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