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含铁油泥的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263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处理含铁油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干馏装置,所述干馏装置具有含铁油泥入口、油气混合物出口和固体炭出口;

压球装置,所述压球装置具有固体炭入口、煤粉入口、粘结剂入口、铁矿粉入口和混合球团出口,所述固体炭入口与所述固体炭出口相连;

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具有混合球团入口和干燥球团出口,所述混合球团入口与所述混合球团出口相连;

转底炉,所述转底炉具有干燥球团入口、还原烟气出口和固体还原产物出口,并且所述转底炉内布置有烧嘴,所述干燥球团入口与所述干燥球团出口相连;

燃气熔分炉,所述燃气熔分炉具有固体还原产物入口、熔分烟气出口、铁水出口和残渣出口,所述固体还原产物入口与所述固体还原产物出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油气净化分离装置,所述油气净化分离装置具有油气混合物入口、可燃气出口和油水混合物出口,所述油气混合物入口与所述油气混合物出口相连,所述可燃气出口与所述转底炉内的烧嘴相连;

油水分离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具有油水混合物入口、轻质油出口、水出口和沥青质出口,所述油水混合物入口与所述油水混合物出口相连,所述沥青质出口与所述粘结剂入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蓄热式空预器,所述蓄热式空预器具有空气入口、高温烟气入口、换热后烟气出口和换热后空气出口,所述高温烟气入口与所述还原烟气出口和所述熔分烟气出口中的至少之一相连,所述换热后空气出口与所述烧嘴和所述燃气熔分炉中至少之一相连;

烟气净化装置,所述烟气净化装置具有烟气入口和净化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入口与所述换热后烟气出口相连;

任选的,所述还原烟气出口和所述熔分烟气出口中的至少之一与所述干燥装置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馏装置内布置有布料板,并且所述干馏装置内沿着所述布料板的运动方向依次分为干燥段、干馏段和保温段,所述干燥段、所述干馏段和所述保温段分别独立地设置有多根辐射管,所述含铁油泥入口位于所述干燥段,所述油气混合物出口位于所述干馏段,所述固体炭出口位于所述保温段。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处理含铁油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所述含铁油泥供给至所述干馏装置中进行干馏处理,以便得到油气混合物和固体炭;

(2)将所述固体炭、煤粉、粘结剂和铁矿粉供给至所述压球装置中进行压球处理,以便得到混合球团;

(3)将所述混合球团供给至所述干燥装置中进行干燥处理,以便得到干燥球团;

(4)将所述干燥球团供给至所述转底炉中进行还原处理,以便得到还原烟气和固体还原产物;

(5)将所述固体还原产物供给至所述燃气熔分炉中进行熔分处理,以便得到熔分烟气、铁水和残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6)将所述油气混合物供给至所述油气净化分离装置中进行分离处理,以便得到可燃气和油水混合物,并将所述可燃气返回至步骤(4)中的所述转底炉的烧嘴作为燃料使用;

(7)将所述油水混合物供给至所述油水分离装置中进行分离处理,以便得到轻质油、水和沥青质,并将所述沥青质返回步骤(2)作为所述粘结剂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8)将所述还原烟气和所述熔分烟气中的至少之一和空气供给至所述蓄热式空预器中进行换热,以便得到换热后空气和换热后烟气,并将所述换热后空气返回至步骤(4)中所述转底炉中的烧嘴和所述燃气熔分炉中的至少之一作为助燃气使用;

(9)将所述换热后烟气供给至所述烟气净化装置中进行净化处理,以便得到净化烟气;

任选的,所述处理含铁油泥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10)将所述还原烟气和所述熔分烟气中的至少之一返回至步骤(3)中的所述干燥装置作为干燥介质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馏装置内布置有布料板,并且所述干馏装置内沿着所述布料板的运动方向依次分为干燥段、干馏段和保温段,所述干燥段、所述干馏段和所述保温段分别独立地设置有多根辐射管,所述含铁油泥入口位于所述干燥段,所述油气混合物出口位于所述干馏段,所述固体炭出口位于所述保温段,

其中,所述干燥段辐射管的温度为140~300摄氏度,所述干馏段辐射管的温度为500~800摄氏度,所述保温段辐射管的温度为500~700摄氏度。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将所述固体炭、所述煤粉、所述粘结剂和所述铁矿粉按照以下质量比混合,所述粘结剂的添加量为所述铁矿粉的3~12%,所述固体炭的添加量为所述铁矿粉的15~45%,所述煤粉的添加量以控制混合料中Cmol/Omol为1.1~1.3;

任选的,在步骤(2)中,所述混合球团的粒径为5~50mm;

任选的,在步骤(3)中,所述干燥处理的温度为140~300摄氏度,时间为10~50分钟;

任选的,在步骤(3)中,所述干燥球团的含水率不高于0.5wt%。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转底炉内烧嘴的温度控制在1000~1400摄氏度,还原处理时间为30~120分钟;

任选的,在步骤(4)中,所述固体还原产物的温度为900~1100摄氏度;

任选的,在步骤(5)中,采用蓄热室燃烧器控制所述燃气熔分炉内温度为1300~1600摄氏度;

任选的,在步骤(8)中,所述换热后空气的温度不高于450摄氏度。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