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轮低压铸造领域。
背景技术:
低压铸造风冷技术是车轮生产企业广泛采用的一种经济、简单、灵活的生产技术,为实现车轮铸造过程中铸件的顺序凝固要求,就要精确的控制冷却介质的冷却强度和冷却方向,最终才能保证铸件产品的内部品质。由于过强的冷却强度和不正确的冷却方向会导致铸件不能实现顺序凝固而产生缺陷废品,因此承载着以上两个关键点的冷却风管,就决定着冷却介质冷却强度和冷却方向的工艺合理性。
现有的冷却风管结构并没有针对车轮中心、轮辐根部以及轮辋部位,分区域分位置建立合理的冷却方向,同时在冷却强度方面也有待加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和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冷却方向明确并能进一步加强冷却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冷却风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车轮低压风冷铸造模具的冷却风管,将现有圆柱形直口出风爪更改为具有一定角度的斜口出风爪,角度设置为20°~40°。
针对车轮的不同位置和顺序凝固要求来决定出风爪的斜口方向。对轮辋处边模冷却风爪为避免对上部薄壁轮辋的补缩和温度场的影响,斜口方向应该朝下侧轮辐根部处可更有效的实现轮辋到轮辐根部的顺序凝固要求;对轮辐根部处底模冷却风爪为避免加强风爪冷却强度对轮辐中间补缩通道和温度场的影响,斜口方向应朝外侧外轮缘处可更有效的实现外轮缘到轮辐根部再到轮辐法兰斜面的顺序凝固要求;对车轮轮心处顶模和底模冷却风爪为避免加强风爪冷却强度对轮辐中间补缩通道和温度场的影响,斜口方向应朝内侧轮心处可更有效的实现轮辐中间到轮辐法兰斜面再到轮心的顺序凝固要求。
本优化后的冷却风管结构制作简单可行,铸造冷却工艺上控制更为明确,有效的提高了冷却风管冷却强度,也更好的保证了铸件的顺序凝固要求,在获得合格铸件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原冷却风管结构布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风管结构布置图。
图中1. 底模,2. 边模,3.顶模,4.冷却风管A,5. 冷却风管B,6. 冷却风管C,7. 冷却风管D,8. 冷却风管E,9. 冷却风管F,10. 冷却风管G。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冷却风管制作方法简单,将出风爪的斜口角度大小统一为30°。 对轮辋处将原有对应边模2风孔处的冷却风管7的圆柱形直口出风爪更改为具有一定角度的斜口出风爪,斜口方向朝下侧轮辐根部处实现轮辋到轮辐根部的顺序凝固要求。
对轮辐根部处将原有对应底模1风孔处的冷却风管10的圆柱形直口出风爪更改为具有一定角度的斜口出风爪,斜口方向应朝外侧外轮缘处实现外轮缘到轮辐根部再到轮辐法兰斜面的顺序凝固要求。
对车轮轮心处将原有对应底模2、顶模3风孔处的冷却风管A4、冷却风管B5、冷却风管C6、冷却风管E8、冷却风管F9的圆柱形直口出风爪更改为具有一定角度的斜口出风爪,斜口方向朝内侧轮心处实现轮辐中间到轮辐法兰斜面再到轮心的顺序凝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