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模机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机快速换模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汽车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汽车顶棚的生产类型也将越来越多,针对不同类型汽车顶棚需要进行不同的模压成型,因此,模具更换的间隔时间将越来越短,模具更换的频率将越来越高,相应的汽车顶棚压机停机时间将大大增加,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机器使用率,使交货周期延长、大笔投资不能得到有效回报。现有的模具更换操作,一般是在模具上模板配有圆孔,在压机上下滑块上也配有圆孔,模具放置于平台上,模具孔位和压机滑块孔位对齐之后,利用螺栓进行固定,此种方式更换模具因为要保证模具和滑块上孔位对应,往往需要大量时间去矫正模具位置,浪费时间、降低生产率。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5272954,申请日:2012 年 10月 15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低压铸造机快速换模机构,该申请案公开了低压铸造机的快速换模机构,包括机架、上模固定板、下模具、下模固定板、上模具、液压油缸、锁舌、锁扣,上模固定板和下模固定板上分别对称各增加二组液压锁紧机构,液压油缸拉动锁舌脱离锁扣,模具即脱离固定板;反之液压油缸推动锁舌插入锁扣内,模具即锁紧在固定板上,该申请案在不改动原有低压机结构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增加锁紧机构,使模具的更换从以前的最少半小时到现在最长十分钟,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实现快速换模,但本申请案的锁舌、锁扣需要一一对应,此过程精度要求高,操作过程不易。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顶棚在模压成型中更换模具复杂、浪费时间等问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压机快速换模机构,采用本技术方案使得汽车顶棚在模压成型中可以快速对模具进行更换,操作简单、生产率高。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机快速换模机构,包括压机上滑块、上模具、下模具、压机下滑块,所述压机上滑块的下端面、压机下滑块的上端面均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三个以上的限位槽Ⅱ,所述限位槽Ⅱ为T型槽,每个限位槽Ⅱ的长度与压机上滑块宽度、压机下滑块宽度均相等;
所述上模具左右两侧均通过上限位螺栓螺帽的一端与压机上滑块上的限位槽Ⅱ卡合、螺杆的一端穿过上压板与压机上滑块固连,所述上压板的一端托住上模具底板,上紧固螺栓穿过上压板另一端并抵在压机上滑块的下端面;
所述下模具左右两侧均通过下限位螺栓螺帽的一端与压机下滑块上的限位槽Ⅱ卡合、螺杆的一端穿过下压板与压机下滑块固连,所述下压板的一端抵在下模具底板上,下紧固螺栓穿过下压板另一端并抵在压机下滑块的上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模具底板的后端面抵在限位块上,所述限位块为L型结构,所述限位块的长度与压机下滑块的宽度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限位块分为垂直段和水平段,所述限位块的水平段上设有圆孔,螺栓的螺帽端与压机下滑块上端面的限位槽Ⅰ卡合且其另一端穿过上述圆孔与限位块固连,所述限位槽Ⅰ由压机下滑块后端面向前端面延伸且限位槽Ⅰ与限位槽Ⅱ不相交,所述限位槽Ⅰ与限位槽Ⅱ相垂直,所述限位槽Ⅰ的一侧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度标尺。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限位槽Ⅱ的一侧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宽度标尺。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机快速换模机构,其中,上限位螺栓螺帽的一端与压机上滑块限位槽Ⅱ卡合、螺杆的一端穿过上压板并通过螺母将上压板与压机上滑块紧固,上压板的一端托住上模具底板,从而实现上模具与压机上滑块的固连,上紧固螺栓穿过上压板另一端并抵在压机上滑块的下端面,通过此种方式将上模具与压机上滑块固连,操作简单有效,节约生产中换模时间,提高生产率。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机快速换模机构,其中,在限位槽Ⅰ的一侧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度标尺,限位槽Ⅱ的一侧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宽度标尺,可根据下模具的尺寸将其固定在压机下滑块的中心位置,由于压机下滑块的尺寸是一定的,下模具的尺寸也可通过卷尺测量,进而可以通过调节压机下滑块上的限位块,以及压机下滑块上限位槽Ⅱ内卡合的下限位螺栓来实现下模具长度方向、宽度方向的精确限位,以使下模具固定在压机下滑块的中心位置,进而使得模压成型中压机的良好工作,然后将上模具运输到下模具的上方与下模具进行合模,再利用上限位螺栓、上压板、上紧固螺栓实现上模具与压机上滑块的固连,此换模过程操作简单、效率高、模具位置定位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机快速换模机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机快速换模机构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机下滑块的俯视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压机上滑块;2、上模具;3、下模具;4、压机下滑块;41、限位槽Ⅰ;411、限位块;42、长度标尺;43、限位槽Ⅱ;44、宽度标尺; 5、下压板;6、下紧固螺栓;7、下限位螺栓;8、上压板;9、上紧固螺栓;10、上限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压机快速换模机构,包括压机上滑块1、上模具2、下模具3、压机下滑块4,压机上滑块1的下端面、压机下滑块4的上端面均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三个以上的限位槽Ⅱ43,本实施例的限位槽Ⅱ43的一侧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宽度标尺44,限位槽Ⅱ43为T型槽,每个限位槽Ⅱ43的长度与压机上滑块1宽度、压机下滑块4宽度均相等,即压机上滑块1下端面的每个限位槽Ⅱ43均由压机上滑块1的左端面延伸至其右端面;压机下滑块4上端面的每个限位槽Ⅱ43均压机下滑块4的左端面延伸至其右端面,可使得上限位螺栓10螺帽的一端通过压机上滑块1左端面或右端面滑入其上的限位槽Ⅱ43,下限位螺栓7螺帽的一端也可通过压机下滑块4左端面或右端面滑入其上的限位槽Ⅱ43,此种设置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上模具2左右两侧均与压机上滑块1固连,上限位螺栓10螺帽的一端与压机上滑块1限位槽Ⅱ43卡合、螺杆的一端穿过上压板8通过螺母将上压板8与压机上滑块1紧固,上压板8的一端托住上模具2底板,从而实现上模具2与压机上滑块1的固连,上紧固螺栓9穿过上压板8另一端并抵在压机上滑块1的下端面,通过此种方式将上模具2与压机上滑块1固连,简单有效,节约生产中换模时间,提高生产率。下模具3左右两侧均与压机下滑块4固连,下限位螺栓7螺帽的一端与压机下滑块4限位槽Ⅱ43卡合、螺杆的一端穿过下压板5并通过螺母将下压板5与压机下滑块4紧固,下压板5的一端抵在下模具3底板上,从而实现下模具3与压机下滑块4的固连,下紧固螺栓6穿过下压板5另一端并抵在压机下滑块4的上端面。
本实施例的下模具3底板的后端面抵在限位块411上,限位块411为L型结构,限位块411的长度与压机下滑块4宽度的相等,限位块411分为垂直段和水平段,限位块411的水平段上设有圆孔,螺栓的螺帽端与压机下滑块4上端面的限位槽Ⅰ41卡合且其另一端穿过圆孔与限位块411固连,限位块411可通过此螺栓在限位槽Ⅰ41内进行滑动,来调节限位块411的位置,限位槽Ⅰ41由压机下滑块4后端面向前端面延伸且限位槽Ⅰ41与限位槽Ⅱ43不相交,限位槽Ⅰ41与限位槽Ⅱ43相垂直,限位槽Ⅰ41的一侧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度标尺42。
本实施例的限位槽Ⅰ41的一侧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度标尺42,限位槽Ⅱ43的一侧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宽度标尺44,此种设置可根据下模具3的尺寸将其固定在压机下滑块4的中心位置,由于压机下滑块4的尺寸是一定的,下模具3的尺寸也可通过卷尺测量,进而可以通过调节压机下滑块4上的限位块411以及压机下滑块4上限位槽Ⅱ43内卡和的下限位螺栓7来实现下模具3长度方向、宽度方向的精确限位,以使下模具3固定在压机下滑块4的中心位置,进而使得模压成型中压机的良好工作,然后将上模具2运输到下模具3的上方与下模具进行合模,再利用上限位螺栓10、上压板8、上紧固螺栓9实现上模具2与压机上滑块1的固连,此换模过程操作简单、效率高、模具位置定位精确。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