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钢管内壁除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1001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自动钢管内壁除锈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锈机,特别涉及一种半自动钢管内壁除锈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制冷管道施工工艺中,管道内壁的除锈打磨是一项很重要的工序,钢管除锈当然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化水平也在飞速增长,在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种除锈机常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市场上有利用高效强力抛丸器抛出的高速丸流,抛打位于室体内的旋转工件表面与内腔上,去掉其它的粘砂、锈层、焊渣、氧化皮及其杂物,使之获得精细的光洁表面,提高了漆膜与钢材表面的附着力,通过抛丸来清理钢管的外表面,通过抛喷丸清理内表面,使表面的氧化皮均祛除掉,钢管内外壁除锈机引是一种组合清理钢管内外壁的除锈机,通过抛丸来清理钢管的外表面,通过抛喷丸清理内表面,使表面的氧化皮均祛除掉。该机主要利用高效强力抛丸器抛出的高速丸流,抛打位于室体内的旋转工件表面与内腔上,去掉其它的粘砂、锈层、焊渣、氧化皮及其杂物,使之获得精细的光洁表面。提高了漆膜与钢材表面的附着力,并提高钢材的抗疲劳强度和抗腐蚀能力。

也有利用高效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流束击碎钢管内表面上的氧化皮、锈层及其杂物,使之获得精细的光亮表面,提高工件的抗拉和抗压强度,为内表面涂漆保护增加附着力,达到防腐、护管、延长钢管使用寿命之目的。

但是,该种除锈方法操作复杂,成本较高,目前,这项工序主要还是靠人工手动打磨,非常耗工耗时,且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半自动钢管内壁除锈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半自动钢管内壁除锈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钢骨支架,所述钢骨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机架,所述钢骨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支撑臂,所述钢骨支架的内部 设置有电动液压设备,固定槽的顶部设置有钢管,主电机的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设置有除锈轮,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一侧设置有底盘,托架的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托架通过轴承与行程电机连接,所述行程电机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电机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主电机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减速机的顶部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与减速机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架与行程电机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卡扣,所述第二固定卡扣和转轴之间通过小螺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电机的顶部设置有牵拉环,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座、第一固定卡扣和底盘上均设置有螺纹孔槽,所述螺纹孔槽的内部设置有螺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轨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行程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设计,能够轻松除去管道内壁的锈渣,整个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效果良好,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了很理想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底座;2、钢骨支架;3、机架;4、支撑臂;5、电动液压设备;6、固定槽;7、钢管;8、主电机;9、转轴;10、传动杆;11、除锈轮;12、减速机;13、底盘;14、托架;15、轴承;16、行程电机;17、固定架;18、固定块;19、支撑座;20、第一螺栓;21、第二螺栓;22、第二固定卡扣;23、小螺栓;24、牵拉环;25、滚轮;26、第一固定卡扣;27、螺纹孔槽;28、螺丝;29、轨道;30、行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自动钢管内壁除锈机,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钢骨支架2,钢骨支架2的一侧设置有机架3,钢骨支架2的顶部设置有支撑臂4,钢骨支架2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液压设备5,固定槽6的顶部设置有钢管7,主电机8的一侧设置有转轴9,转轴9的一端连接有传动杆10,传动杆10的一端设置有除锈轮11,机架3的顶部设置有减速机12,减速机12的一侧设置有底盘13,托架14的内部设置有轴承15,托架14通过轴承15与行程电机16连接,行程电机16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架17。

主电机8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块18,主电机8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座19,减速机12的顶部设置有托架14,托架14与减速机12之间通过第一螺栓20连接,固定架17与行程电机16通过第二螺栓21连接,转轴9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卡扣22,第二固定卡扣22和转轴9之间通过小螺栓23连接,通过设置的固定块18可以更好的固定主电机8由于工作的过程中带来的偏移。

主电机8的顶部设置有牵拉环24,机架3的底部设置有滚轮25,牵拉环24方便安装与拆卸,而滚轮25则有助于传动杆10的推动。

支撑座19、第一固定卡扣26和底盘13上均设置有螺纹孔槽27,螺纹孔槽27的内部设置有螺丝28,所设置的螺纹孔槽27和螺丝28为了更好的固定作用。

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轨道29,通过设置轨道稳定行程电机16的轨迹。

底座1的两侧均设置有行程开关30,通过设置的行程开关30可以控制行程电机16正传或反转,这样就实现了除锈轮11前后交替的自动运行。

具体的,在工作的过程中,把钢管7固定在支撑臂4上后,主电机8带动传动杆10和除锈轮11进行固定转速旋转除锈,利用除锈轮11和钢管7内壁的机械摩擦达到除锈目的,主电机8和行程电机16安装在机架3上,机架3可以在轨道29上进行前后直线移动。行程电机16和减速机12可以带动机架3匀速移动,在轨道29上设置有行程开关30,前后的行程开关30可以控制行程电机16正转或反转,这样就实现了机架3进行前后交替的自动运行,从而带动传动杆10,而传动杆10又带动除锈轮11进行除锈工作,而主电机8则以固定转向持续旋转对钢管7进行除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 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