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铸轧用前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3087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轧用前箱,特别涉及一种铝合金铸轧用前箱。



背景技术:

铝合金由于质量轻,资源丰富,价格较低,成为了许多制造业首选的材料。同时伴随着铝合金铸轧生产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对铸轧卷成品的质量控制将更加严格。当今铸轧生产时,铸轧卷的起皮孔洞是困扰大多数公司的一个质量缺陷,经过大多数的统计研究发现,产生起皮孔洞是由于铸轧生产时氧化膜的带出,而造成氧化膜带出常常因为前箱液面波动造成,但为何会造成液面波动和如何缓解液面波动是研究的课题。传统铸轧生产时发现有液面波动时,调整浮标,进而控制液面稳定,但此方法治标不治本,液面的波动持续发生,铸轧卷表面氧化膜也时常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铝合金铸轧用前箱,以稳定前箱内液面,解决液面波动引起的铸轧卷表面产生氧化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铝合金铸轧用前箱,包括本体和流槽,所述本体为长方腔体,所述流槽与本体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壁设有入流孔,所述本体内部设有若干平行于第一侧壁的挡板,所述挡板将本体内部分隔为若干液体腔,距离所述第一侧壁最远的液体腔的底面设有出流孔,所述挡板表面设有过流孔。

进一步的,所述过流孔距离所述本体的底面的高度低于所述入流孔。

进一步的,每块所述挡板的表面设有一个过流孔。

进一步的,所述流槽内部设有若干平行于第一侧壁的挡片,所述挡片表面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由于金属液的波动分别被挡片和挡板削弱,前箱的被分隔为多个液体腔后使得波动分散,再加上挡板的作用,大大减小了液面的波动,前箱液面的稳定性因此大大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铝合金铸轧用前箱其不仅适用于铝合金的铸轧,同时也适合于诸如镁合金、铜合金等其他金属的铸轧生产。该前箱包括本体1和流槽2,其中本体1为长方腔体,由一个底面、一个顶面和四个侧壁围合。流槽2与本体1的第一侧壁11固定连接,第一侧壁11设有入流孔12,流槽2内部设有若干平行于第一侧壁11的挡片21,挡片21表面设有通孔22,金属液流经流槽2后通过入流孔12进入本体1的内部。本体1内部设有若干平行于第一侧壁11的挡板13,每块挡板13的表面设有一个过流孔14,过流孔14距离本体的底面的高度低于入流孔12。挡板13将本体1内部分隔为若干液体腔,每块挡板13上的过流孔14连通了挡板13两侧的液体腔。距离第一侧壁11最远的液体腔具有最大的容积,并且在这个液体腔的底面设有出流孔15。金属液在进入本体1后依次流过各个液体腔,并在最后一个液体腔的出流孔15流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