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锻造用抛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锻造用高效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
抛光是使用物理机械或化学药品降低物体表面粗糙度的工艺。抛光技术主要在精密机械和光学工业中使用。抛光后的工件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反射效果。工件抛光后会减少厚度并容易划伤,必须使用细丝绒布,麂皮,天鹅毛和专用清洗剂清洁表面。
锻造用的板材在使用时后会有凹凸不平,表面粗糙,所以就要进行抛光,现有的锻造用抛光装置存在抛光效果差、抛光不均匀、抛光效率低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抛光效果佳、抛光均匀、抛光效率高的锻造用高效抛光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锻造用抛光装置抛光效果差、抛光不均匀、抛光效率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抛光效果佳、抛光均匀、抛光效率高的锻造用高效抛光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锻造用高效抛光装置,包括有底板、右侧板、导杆、导套、第一电机、圆盘、放置板、第一滑轨、滑轮、拉线、第一滑块、气缸、抛光装置、齿轮、第二滑轨、第二滑块、齿条和T型连杆,底板顶部右侧设有右侧板,右侧板左侧下部设有导杆,导杆上设有导套,导套内的导杆上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圆盘,圆盘位于导套内,导套顶部设有放置板,右侧板顶部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轨左右两端前侧均设有滑轮,右端滑轮的后侧设有齿轮,两个滑轮之间连接有拉线,拉线与第一滑块连接,右侧板上部设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顶部设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齿条右端连接有T型连杆,第一滑块底部设有气缸,气缸底端的伸缩杆上连接有抛光装置,抛光装置包括有第二电机、轴承座、转轴、抛光辊和固定板,固定板顶部与气缸底端连接,固定板底部后侧设有第二电机,固定板底部前侧设有轴承座,第二电机与轴承座之间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抛光辊。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三滑轨、第三滑块和挡板,放置板右部前侧和后侧对称设有第三滑轨,第三滑轨上滑动式设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之间设有挡板。
优选地,还包括有弹簧,导套右侧面设有弹簧,弹簧右端与右侧板连接。
优选地,右侧板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地,拉线材质为钢丝。
优选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伺服电机。
优选地,放置板的形状为长方形,放置板的长度为1.2米,放置板的宽度为1米。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锻造用的板材需要抛光时,首先将板材放置在放置板上,然后启动气缸伸长,带动抛光装置向下移动,当抛光装置的抛光辊接触到板材后,控制气缸停止伸长,然后启动第二电机转动,带动抛光辊转动,抛光辊就可以对板材进行抛光了;与此同时,启动第一电机旋转,带动圆盘旋转,进而带动导套左右移动,放置板也随之左右移动,带动板材左右移动。此时人工拉动T型连杆左右移动,带动齿条左右移动,进而带动齿轮正反交替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块左右移动,抛光装置随之左右移动,这样就可以对板材进行全方位的抛光,抛光完成后,关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停止拉动T型连杆。重复上述操作就可以对下一块板材进行抛光。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滑轨、第三滑块和挡板,放置板右部前侧和后侧对称设有第三滑轨,第三滑轨上滑动式设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之间设有挡板,进行抛光时可以移动挡板的位置,使板材可以更好的进行抛光,根据板材的大小均匀抛光,挡板可以对板材固定。
因为还包括有弹簧,导套右侧面设有弹簧,弹簧右端与右侧板连接,导套左右移动时,弹簧不断伸缩运动,弹簧起缓冲作用。
因为右侧板的材质为不锈钢,不锈钢不容易生锈,耐腐蚀,不易磨损,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因为拉线材质为钢丝,钢丝的承压效果好,耐磨性强,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因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可以更精准的控制转速,使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运行更加平稳。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抛光辊对板材进行抛光,抛光力度均匀,而且可以大面积进行抛光,同时抛光装置还可以左右移动,所以抛光的比较均匀,可以全面抛光,并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达到了抛光效果佳、抛光均匀、抛光效率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抛光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置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右侧板,3-导杆,4-导套,5-第一电机,6-圆盘,7-放置板,8-第一滑轨,9-滑轮,10-拉线,11-第一滑块,12-气缸,13-抛光装置,14-齿轮,15-第二滑轨,16-第二滑块,17-齿条,18-T型连杆,131-第二电机,132-轴承座,133-转轴,134-抛光辊,135-固定板,19-第三滑轨,20-第三滑块,21-挡板,2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锻造用高效抛光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右侧板2、导杆3、导套4、第一电机5、圆盘6、放置板7、第一滑轨8、滑轮9、拉线10、第一滑块11、气缸12、抛光装置13、齿轮14、第二滑轨15、第二滑块16、齿条17和T型连杆18,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右侧板2,右侧板2左侧下部设有导杆3,导杆3上设有导套4,导套4内的导杆3上设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有圆盘6,圆盘6位于导套4内,导套4顶部设有放置板7,右侧板2顶部设有第一滑轨8,第一滑轨8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11,第一滑轨8左右两端前侧均设有滑轮9,右端滑轮9的后侧设有齿轮14,两个滑轮9之间连接有拉线10,拉线10与第一滑块11连接,右侧板2上部设有第二滑轨15,第二滑轨15上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16,第二滑块16顶部设有齿条17,齿条17与齿轮14啮合,齿条17右端连接有T型连杆18,第一滑块11底部设有气缸12,气缸12底端的伸缩杆上连接有抛光装置13,抛光装置13包括有第二电机131、轴承座132、转轴133、抛光辊134和固定板135,固定板135顶部与气缸12底端连接,固定板135底部后侧设有第二电机131,固定板135底部前侧设有轴承座132,第二电机131与轴承座132之间设有转轴133,转轴133上设有抛光辊134。
还包括有第三滑轨19、第三滑块20和挡板21,放置板7右部前侧和后侧对称设有第三滑轨19,第三滑轨19上滑动式设有第三滑块20,第三滑块20之间设有挡板21。
还包括有弹簧22,导套4右侧面设有弹簧22,弹簧22右端与右侧板2连接。
右侧板2的材质为不锈钢。
拉线10材质为钢丝。
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31均为伺服电机。
放置板7的形状为长方形,放置板7的长度为1.2米,放置板7的宽度为1米。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锻造用的板材需要抛光时,首先将板材放置在放置板7上,然后启动气缸12伸长,带动抛光装置13向下移动,当抛光装置13的抛光辊134接触到板材后,控制气缸12停止伸长,然后启动第二电机131转动,带动抛光辊134转动,抛光辊134就可以对板材进行抛光了;与此同时,启动第一电机5旋转,带动圆盘6旋转,进而带动导套4左右移动,放置板7也随之左右移动,带动板材左右移动。此时人工拉动T型连杆18左右移动,带动齿条17左右移动,进而带动齿轮14正反交替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块11左右移动,抛光装置13随之左右移动,这样就可以对板材进行全方位的抛光,抛光完成后,关闭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31,停止拉动T型连杆18。重复上述操作就可以对下一块板材进行抛光。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滑轨19、第三滑块20和挡板21,放置板7右部前侧和后侧对称设有第三滑轨19,第三滑轨19上滑动式设有第三滑块20,第三滑块20之间设有挡板21,进行抛光时可以移动挡板21的位置,使板材可以更好的进行抛光,根据板材的大小均匀抛光,挡板21可以对板材固定。
因为还包括有弹簧22,导套4右侧面设有弹簧22,弹簧22右端与右侧板2连接,导套4左右移动时,弹簧22不断伸缩运动,弹簧22起缓冲作用。
因为右侧板2的材质为不锈钢,不锈钢不容易生锈,耐腐蚀,不易磨损,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因为拉线10材质为钢丝,钢丝的承压效果好,耐磨性强,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因为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31均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可以更精准的控制转速,使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31的运行更加平稳。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