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辊及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6579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打磨辊及打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打磨辊及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行业的多晶硅锭加工后产生的边皮料,是要回收循环利用的。在原始铸造表面上,存在着硅刺、残胶、氮化硅、碳化硅等有害物质,回炉前必须将其打磨干净。但是因为边皮料的被打磨面较为复杂,是两个方向的倾斜面组成,且每块边皮料的厚度尺寸不一,现在还没有自动化的打磨设备能够打磨处理边皮料。目前基本都是靠人工手持角磨机用磨片打磨,不仅劳动强度大,难以实现批量的自动化生产,且产生的粉尘因近距离接触,对人身健康存在严重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多晶硅锭的边皮料须人工打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打磨多晶硅锭的边皮料的打磨辊。

一种打磨辊,包括:

辊架,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以及若干设置于所述第一挡片与所述第二挡片之间且平行设置的安装杆;

驱动轴,用于驱动所述辊架旋转;

以及若干打磨串,与所述安装杆对应设置;所述打磨串串在对应的安装杆上;

所述安装杆分布于以所述驱动轴的轴心线为圆心的圆周上;

所述打磨串由若干并排设置的打磨件组成;

所述打磨件包括: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供安装杆穿过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呈条状以使所述安装杆能够在所述安装孔中移动;

以及打磨片,位于所述安装部的顶端;所述打磨片呈圆柱曲面。

上述打磨辊中的打磨片可以径向以及轴向移动,可以自适应复杂的被打磨面,从而能够对多晶硅锭边皮料进行打磨,实现了多晶硅锭边皮料的自动化打磨,从而不用采用人工打磨多晶硅锭边皮料,进而降低了劳动强度,避免粉尘对操作人员造成的危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磨片包括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的支撑片以及覆盖在所述支撑片外表面的磨料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磨料层电镀或烧结于所述支撑片的外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磨片的宽度不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磨片的圆心角为30°~15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呈板状,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打磨片垂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打磨装置。

一种打磨装置,包括:

打磨辊,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打磨辊;

工作台,用于承放待打磨物件;

支架,设置与所述工作台上,且用于支承打磨辊;

以及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打磨辊旋转。

上述打磨装置,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打磨辊,故而能够对多晶硅锭边皮料进行打磨,实现了多晶硅锭边皮料的自动化打磨,从而不用采用人工打磨多晶硅锭边皮料,进而降低了劳动强度,避免粉尘对操作人员造成的危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所述打磨辊的驱动轴的电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磨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机转速的转速控制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架上设有条状的支承孔;所述打磨辊通过轴承支承于所述支架的支承孔处,所述轴承上设有配重块。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打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打磨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打磨辊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打磨辊的前视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打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打磨件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打磨装置1000,用于打磨待打磨物件,特别适用于待打磨物件的被打磨面情况复杂、厚度尺寸不一致的情况。以下以多晶硅锭边皮料9作为待打磨物件为例进行说明,其它待打磨物件可以参照理解。

具体地,打磨装置1000包括工作台200、支架400、打磨辊100、以及驱动机构200。

其中,工作台200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承放多晶硅锭边皮料9。同时工作台200还为其它部件提供支撑载体。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200为滚带式,这样多晶硅锭边皮料9可以移动,应用于流水线上,实现流水线作业、不间断打磨,进而提高打磨装置1000的打磨效率。

其中,支架400设置在工作台200上,其主要作用是,支撑打磨辊100,使打磨辊100悬空于工作台200的台面上方,这样当多晶硅锭边皮料9移动到打磨辊100的下方时,打磨辊100能够对多晶硅锭边皮料9进行打磨。

其中,驱动机构200的主要作用是,驱动打磨辊100旋转,从而利用打磨辊100与多晶硅锭边皮料9产生相对移动,使打磨辊100在多晶硅锭边皮料9滑动摩擦以起到打磨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00包括电机,电机直接驱动打磨辊100的旋转。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200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是其它结构,只要能驱动打磨辊100旋转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打磨装置1000还包括转速控制模块(未示出)。转速控制模块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电机的转速。这样通过转速控制模块可以改变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改变打磨辊100的转速,进而控制打磨辊100的打磨力度。

其中,打磨辊100为打磨装置1000的核心部件。打磨装置1000用打磨辊100来打磨多晶硅锭边皮料9。

具体地,结合图1重点参见图2-4,打磨辊100包括辊架120、驱动轴110、以及若干打磨串104。

其中,辊架120的主要作用是,安装承载打磨串104。具体地,辊架120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挡片120a和第二挡片120b、以及若干设置于第一挡片120a与第二挡片120b之间的安装杆122。安装杆122用于安装打磨串104。若干安装杆122相互平行设置。更具体地,若干安装杆122分布于以驱动轴110的轴心线为圆心的圆周上。

具体地,第一挡片120a与第二挡片120b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安装杆122,同时对安装在安装杆122的打磨串104进行两侧止挡,防止打磨串104从安装杆122上脱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片120a与第二挡片120b均为圆板,安装杆122均匀分布于圆板靠近边缘的一圆周上。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杆122的个数为八个。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杆122的个数没有特殊限制,还可以是七个、六个、九个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其中,驱动轴110的主要作用是,驱动辊架120旋转。驱动轴110与驱动机构200连接,从而驱动机构200驱动驱动轴110旋转,驱动轴110带动辊架120,辊架120带动安装在其上的打磨串104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轴110贯穿整个辊架120前后两侧,也就是说,驱动轴110为一个长轴,其前端从辊架120的第一挡板120a的中心处延伸出辊架120外,其后端从辊架120的第二挡板120b的中心处延伸出辊架120外,其中间的部分位于第一挡板120a与第二挡板120b之间。这样可以更好地驱动整个辊架120旋转,使整个辊架120的旋转更加平稳。当然,可以理解的是,驱动轴110也可以不贯穿辊架120,只与第一挡板120a连接即可,这样驱动轴110也可以通过第一挡板120a带动整个辊架120旋转。

其中,打磨串104串在安装杆122上,以将打磨串104安装到辊架120上。打磨串104与安装杆122对应设置,也就是每个安装杆122上串由一个打磨串104,每个打磨串104串在与其对应的安装杆122上。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杆122的个数为八个,故,打磨串104的串数也为八个。

具体地,打磨串104由若干并排设置的打磨件140组成。这样相对于对多晶硅锭表皮料9的被打磨面进行了细分,从而更好地自适应复杂的被打磨面,从而提高打磨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打磨件140之间没有间隔,并排紧挨着设计。这样可以避免间隔造成的死角区域。

结合图2-4重点参见图5-6,打磨件140包括安装部141以及位于安装部141的顶端的打磨片142。打磨片142是打磨件140的打磨部分,安装部141是打磨件140的安装部分。

具体地,在安装部141上开设有安装孔146,安装孔146供安装杆122穿过,从而将打磨件140安装到安装杆122上。安装孔146呈条状,这样安装杆122可以在安装孔146中移动,从而可以改变安装杆122与打磨件140在径向上的相对位置。当打磨辊100工作时,辊架120旋转,打磨件140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被甩出,并与多晶硅锭表皮料9的被打磨面接触,二者产生相对滑动摩擦,从而起到打磨的作用;同时由于多晶硅锭表皮料9的被打磨面的反作用力与离心力的共同作用,可实现打磨件140径向浮动,从而自适应多晶硅锭表皮料9不同厚度以及倾斜角度,并始终与多晶硅锭表皮料9贴合而打磨。另外,由于打磨件140一个个串在安装杆122上,故而打磨件140在轴向方向(图3的左右)上也可以自由移动,也能自适应多晶硅锭表皮料9的被打磨面不同倾角的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46呈长圆孔。这样可以更加有利于安装杆122在安装孔146中移动。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孔146亦可以是其它形状,只要可以使安装杆在安装孔146中沿径向移动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41呈板状,更具体地,安装部141与打磨片142垂直。

具体地,打磨片142呈圆柱曲面,也就是说,打磨片142是圆柱体的侧面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打磨片142的曲率半径小于打磨片142顶端到驱动轴110的轴心线的距离,这样可以避免打磨片142的边缘与多晶硅锭边皮料9产生干涉,从而进一步提高打磨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打磨片142的圆心角为30°~150°。也就是说,打磨片142为圆弧的一部分。这样可以避免干涉。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打磨片142的圆心角并不局限于上述角度,亦可以是其它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同一打磨串104中的各个打磨件140的宽度L不同,不同的打磨串104中的打磨件140的个数不同。这样使整个打磨辊100对多晶硅锭表皮料9实现无死角打磨,进一步确保打磨效果。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同一打磨串104中的打磨件140的宽度也可相同,亦或不同的打磨串104中的打磨件140的个数也可以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打磨片142为复合层结构,具体包括与安装部141固定连接的支撑片1421以及覆盖在支撑片1421外表面的磨料层1422。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打磨效果。

其中,磨料层1422由硬度较高的磨料颗粒组成。具体地,磨料层1422电镀或烧结于支撑片1421的外表面。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磨料层1422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固定于支撑片1421的外表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打磨装置1000的性能,将驱动轴110的轴承做成浮动形式,也即在支架400上设有条状的支承孔(未示出);打磨辊100的驱动轴110通过轴承(未示出)支承于支架4000的支承孔处,在该轴承上设有配重块(未示出)。这样即整个打磨辊100自由地落在被打磨物料的表面上。通过设置配重块,可以调整打磨件140对多晶硅锭边皮料9的施压力度,即合适的磨削压力,进而调整打磨力度。

上述打磨装置,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设计,能够自适应复杂的被打磨面,从而能够对多晶硅锭边皮料进行打磨,实现了多晶硅锭边皮料的自动化打磨,从而不用采用人工打磨多晶硅锭边皮料,进而降低了劳动强度,避免粉尘对操作人员造成的危害。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