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球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256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球沥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球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球沥水装置。



背景技术:

钢球根据生产加工工艺分为研磨钢球、锻造钢球、铸造钢球。根据加工材料分为轴承钢球、不锈钢球、碳钢球、铜球、合金钢球等。

其中研磨钢球需要依次经过伸线、冷镦、光球、软球、热处理、硬磨、抛光清洗等工序,刚经过水洗的钢球则需要进行沥干。一般钢球沥干的做法是将装有钢球的沥水盆放置在沥水架上,但一般为方便钢球的运输,沥水架下端设有滚轮以方便运输,但在沥干过程中,设有滚轮的沥水架在倾斜的地面上容易滑动,从而容易导致沥水架与其它物品发生碰撞,使得沥水盆和钢球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锁定滚轮以实现沥水架在倾斜面上稳定放置的钢球沥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球沥水装置,包括架体、设于所述架体上端的沥水板,所述架体上设置有铰接于所述架体下端的四根铰接杆、转动连接于所述铰接杆用于抵触地面的滚轮、设于所述架体上用于定位所述铰接杆的定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架体处于倾斜面上时,先打开定位件,然后旋转铰接杆,直至架体下端面抵触倾斜面,将滚轮收起,使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增大架体与倾斜面的接触面积与摩擦力,防止架体的滑移,从而使钢球能稳定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体包括四根竖直向上设置的支撑柱、两根平行设置分别用于连接两根所述支撑柱的第一连接杆,所述铰接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支撑柱上用于定位所述铰接杆远离所述滚轮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连接杆上转动铰接杆,实现滚轮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从而实现滚轮的收起与放下,当铰接杆远离滚轮的一端被定位件定位在支撑柱上时,滚轮抵触于地面,而支撑柱下端面不与地面抵触时,实现架体的滚动;当铰接杆转动,使支撑柱抵触于地面时,实现架体的稳定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杆远离所述滚轮的一端设有垂直于所述铰接杆设置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沿所述铰接杆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所述定位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柱上的固定块、设于所述固定块上供所述连接块转动后嵌设的凹槽、设于所述凹槽两侧侧壁上的一对螺纹孔、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内用于穿设过所述通孔的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要移动架体时,旋转铰接杆,直至连接块嵌入凹槽内,然后用螺栓穿设过螺纹孔和通孔,实现铰接杆的定位,此时滚轮抵触于地面,而支撑柱不与地面接触,减小架体与地面的摩擦力,方便架体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球沥水装置还包括一对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两侧所述铰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机架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杆的设置能同时控制两根铰接杆,减少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一根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且两端固定连接于两侧所述铰接杆的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延伸出所述机架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连接杆的设置可控制垂直于第二连接杆设置的两侧铰接杆的转动,铰接杆转动带动第二连接杆移动,从而控制远离第三连接杆的两个铰接杆的转动,第三连接杆的移动,能同时控制四根铰接杆同时转动,减少了操作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当所述通孔对准所述螺纹孔时抵触所述铰接杆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起到了定位作用,当铰接杆转动后抵触限位块时,即通孔对螺纹孔,方便螺栓同时穿设螺纹孔和通孔,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沥水板上放置有若干沥水盆,所述沥水盘上表面上设有用于所述沥水盆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沥水盆嵌设入限位槽内,限制沥水盆的周向运动,避免沥水盆在架体运动过程中,滑落沥水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从上往下不断变小,所述限位槽上端直径大于所述沥水盆下端直径且下端直径小于所述沥水盆下端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沥水盆在放入限位槽内时,因限位槽下端直径小于沥水盆下端直径,所以沥水盆无法与限位槽底壁抵触,使沥水盆与限位槽底壁形成间隙,以方便水沥出,避免沥水盆因与限位槽底壁抵触而阻碍水的沥出,加快水分的沥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铰接杆和定位件,当架体处于倾斜面上时,先打开定位件,然后旋转铰接杆,直至支撑柱抵触倾斜面,将滚轮收起,使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增大架体与倾斜面的接触面积与摩擦力,防止架体的滑移,从而使钢球能稳定放置;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杆,能同时控制两根铰接杆,减少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第三连接杆,能同时控制四根铰接杆同时转动,减少了操作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主要用于体现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槽的剖视图。

图中:1、架体;11、支撑柱;2、定位件;21、固定块;22、凹槽;23、螺纹孔;24、螺栓;3、沥水板;31、板条;32、限位槽;4、第一连接杆;41、限位块;5、铰接杆;51、连接块;52、通孔;6、滚轮;7、第二连接杆;8、第三连接杆;9、沥水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钢球沥水装置,参考图1,包括架体1,架体1包括四根竖直向上设置的支撑柱11,支撑柱11的上端面上焊接有沥水板3,沥水板3由若干间隔分布的板条31组成;架体1还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杆4,两根第一连接杆4分别连接位于架体1前端的两根支撑柱11和位于架体1后端的两根支撑柱11,第一连接杆4的右端延伸出右侧支撑柱11。

参考图1,第一连接杆4的两端均通过销轴铰接有铰接杆5,铰接杆5的一端设有滚轮6且另一端设有垂直于铰接杆5设置的连接块51,参考图3,连接块51与铰接杆5一体成型且呈L形设置,连接块51的侧壁上设有沿铰接杆5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52;参考图1,滚轮6远离铰接杆5的一端到铰接点的竖直距离大于支撑柱11下端面到铰接点的竖直距离。

参考图1和图2,支撑柱11上设有定位件2,定位件2包括焊接在支撑柱11上的固定块21,固定块21的一端面上设有供连接块51转动后嵌设的凹槽22,固定块21的上下两端面上均设有螺纹孔23,螺纹孔23连通凹槽22,螺纹孔23内螺纹连接有用于穿设过通孔52(参考图3)的螺栓24;第一连接杆4上焊接有供铰接杆5抵触的限位块41,当铰接杆5抵触于限位块41时,即螺纹孔23与通孔52(参考图3)同轴。

参考图1,架体1还包括一对平行设置且沿第一连接杆4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杆7,两根第二连接杆7分别连接架体1前端的两根铰接杆5与架体1后端的两根铰接杆5,第二连接杆7的两端均铰接于铰接杆5;位于架体1右侧的两根铰接杆5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杆8,第三连接杆8沿第一连接杆4的宽度方向设置。

参考图1,沥水板3上设有若干限位槽32,限位槽32内嵌设有沥水盆9,限位槽32呈圆台形设置,参考图4,且限位槽32的横截面从上往下直径不断变小,限位槽32上端的直径大于沥水盆9下端的直径,限位槽32下端的直径小于沥水盆9下端的直径。

想要将滚轮6收起时,先将螺栓24拧松,使螺栓24离开通孔52,控制第三连接杆8转动,第三连接杆8依次带动右侧铰接杆5、第二连接杆7、左侧铰接杆5移动,直至支撑柱11下端面抵触于地面,实现滚轮6的收起;当要放下滚轮6时,控制第三连接杆8转动,第三连接杆8依次带动右侧铰接杆5、第二连接杆7、左侧铰接杆5移动,直至铰接杆5抵触于限位块41,将螺栓24依次穿设螺纹孔23和通孔52,实现对铰接杆5的固定,此时滚轮6抵触于地面,而支撑柱11下端面不与地面抵触。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