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动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的门部件锁是汽车上基本功能之一,所以汽车把手是汽车上的必需品。塑胶电镀门部件把手成本较低,日益取代金属类把手,其市场需求量较大。但是塑胶类产品基本上都有合模线、毛边等问题,所以在电镀前需要把产品的表面处理的圆滑光顺不伤手。现在的塑胶门部件把手基本上需要采用人工来进行打磨处理。人工打磨存在的缺点是: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且增加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因每个人打磨手法和力度都不一样所以无法达到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人工打磨会产生很多粉尘,对抛光工人身体造成伤害,也会污染空气。
抛光机是指将工件进行超精密加工,去除工件表面的划痕,斑点,塌边现象,使工件表面光亮,平滑,成镜面效果甚至达到某一精确的粗糙度值的机器。主要是将各种材质的工件进行表面精抛,使其达到一定的平面度,平行度和光洁度,以及更加美观,适用于金属平面及非金属材料的研磨抛光及电镀前的表面处理,但现有抛光机无法满足不同尺寸大小的工件的抛光角度,从而影响抛光表面以及抛光质量,同时在一条流水线上,抛光机只能对工件的单面进行抛光,待抛光完以后需将工件转到另一流水线上加工另一面,加工的效率较低,且在加工过程中对工件也无法同时进行端面及柱面的抛光,其需要经过再一次加工,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调整抛光角度且加工效率高,同时还可避免空气污染的自动抛光设备。
为实现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抛光设备,包括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机械手、打磨装置以及除尘装置。第一安装支架设置在第二安装支架的前侧,第二安装支架包括上支座和多条自上支座底部向下延伸的支撑腿;机械手的第一端安装在第一安装支架上,机械手的第二端安装有夹紧装置;两个打磨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二安装支架的左、右两侧,打磨装置包括打磨平台、砂带、第一驱动装置以及多个张紧轴,打磨平台固定安装在砂带下方并与砂带邻接,打磨平台沿着上支座的一条边延伸,打磨平台的延伸方向与砂带的传动方向一致,张紧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安装支架上,砂带通过多个张紧轴张紧,张紧轴包括一个主动轴,第一驱动装置与主动轴驱动连接;除尘装置包括产品除静电除尘装置和砂带除尘装置,产品除静电除尘装置安装在上支座上,并位于两个打磨装置之间;砂带除尘装置设置在靠近砂带的位置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夹紧装置固定夹紧待抛光产品,机械手带动该产品在三维空间内移动,实现对产品进行多角度打磨,抛光准确且精度高,可提高产品质量的一致性。采用两个打磨装置同时对待抛光物体进行打磨抛光,可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延长砂带的使用寿命。另外,采用产品除静电除尘装置对打磨后的产品进行除尘工作,且采用砂带除尘装置对砂带表面的粉尘进行自动收集,实现清洁产品、提高产品打磨精度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保护环境。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产品除静电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室和第一吸尘器,所述除尘室的上端部具有自所述除尘室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凸沿,所述凸沿的下表面与所述上支座的上表面邻接,第一吸尘器与除尘室的下端连通,除尘室具有两扇相邻接的门部件,门部件水平放置并覆盖在除尘室的上端部。
由此可见,产品完成抛光后,将产品放入除尘室, 除尘室内吹除静电风,吹掉碎屑,下面的第一吸尘器同时启动,吸走碎屑,最终达到除静电除尘的目的。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每扇门部件的一侧均设置有气缸,气缸包括气缸本体和伸缩杆,气缸本体固定在上支座上,伸缩杆的端部与门部件固定连接。
由此可见,产品完成抛光后,气缸拉动除尘室的门部件,将产品放入除尘室,待产品表面的碎屑除净后将产品拿出,气缸推动除尘室的门部件并将门部件关闭。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驱动装置为可调速电机。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第二安装支架的下方固定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开设有旋转孔,主动轴穿设在旋转孔内,主动轴的第一端与可调速电机的驱动轴通过皮带或链条进行连接,主动轴的第二端与砂带连接。
由此可见,可调速电机为砂带的传动提供驱动力,使砂带稳定传送,同时可根据不同产品需求来调整砂带的传送速度。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张紧轴还包括多个从动轴,第二安装支架后侧的两条支撑腿间固定有面板,面板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开关、连杆、引导槽以及引导块,其中一个从动轴水平穿设在引导块内,引导块可沿着引导槽上下移动,连杆的下端与从动轴固定连接,调节开关与连杆的上端连接。
由此可见,通过调节高度调节装置来实现对砂带松紧度的调整,该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砂带除尘装置为第二吸尘器,第二吸尘器包括吸尘器主体、软管及毛刷,毛刷与吸尘器主体通过软管连接,毛刷与砂带的表面抵接。
由此可见,毛刷直接与砂带表面接触并将砂带表面的粉尘进行收集,防止污染环境。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毛刷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座,毛刷可调节地固定在第二固定座上,毛刷的背部设置有两个引导杆,引导杆的第一端与毛刷固定连接,两个引导杆的第二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引导杆通过连接部件与第二固定座连接,连接部件上开设有导向通孔,引导杆可沿着导向通孔移动,导向通孔内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套设在引导杆上;连接部件具有两条连接臂,第二固定座具有两条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上开设有导向开口,每条连接臂伸入对应的导向开口中,并通过固定件与延伸部紧固连接;连接部件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
由此可见,第二驱动装置带动引导杆沿着连接部件的导向通孔移动,需要对砂带进行除尘时,毛刷上升并接触砂带,除尘工作结束后,毛刷下降并离开砂带。另外,通过调整连接臂在导向开口中的位置,便于对毛刷的高度进行调整。限位件可防止引导杆在导向通孔内晃动。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机和螺杆,电机与连接部件抵接,螺杆与连接板驱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第二驱动装置为气缸,气缸包括气缸本体和伸缩杆,气缸本体固定在连接部件上,伸缩杆的端部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抛光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抛光设备实施例隐藏部分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抛光设备实施例中打磨装置和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抛光设备实施例的局部结构视图。
图5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自动抛光设备包括安全保护罩10,安全保护罩10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支架1、第二安装支架2、机械手3、打磨装置4、除尘装置以及控制装置11。控制装置11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向机械手3、打磨装置4以及除尘装置传输控制信号。第一安装支架1设置在第二安装支架2的前侧,第二安装支架2包括上支座26和四条自上支座26底部向下延伸的支撑腿27,机械手3的第一端安装在第一安装支架1上,机械手3的第二端安装有夹紧装置31(图2示),夹紧装置31采用仿形定位治具,装好产品后,用气压制动压紧产品,夹紧装置31能够在三维空间内移动。本实施例中的机械手3采用史陶比尔生产的六轴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三个链接轴,每个链接轴均设置有压力感应器和传感器,传感器接收压力感应器传输的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该压力信号调节相应的压力,实现对产品进行多角度打磨抛光,并提高抛光精度。
参见图2,打磨装置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打磨装置4分别设置在第二安装支架2的左、右两侧,打磨装置4包括打磨平台41、砂带42、第一驱动装置43以及多个张紧轴,打磨平台41固定安装在砂带42下方并与砂带42邻接,打磨平台41沿着上支座26的一条边261延伸,打磨平台41的延伸方向与砂带42的传动方向一致,张紧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安装支架2上,第二安装支架上固定有具有旋转孔的固定座25,张紧轴穿设在旋转孔251内并可相对于该旋转孔251进行转动。砂带42通过多个张紧轴张紧,张紧轴包括一个主动轴441和多个从动轴442,第一驱动装置43与主动轴441驱动连接。优选地,第一驱动装置43为可调速电机。第二安装支架2的下方固定有第一固定座21,第一固定座21开设有旋转孔22,主动轴441穿设在旋转孔22内,主动轴441的第一端与可调速电机的驱动轴431通过皮带或链条进行连接,主动轴441的第二端与砂带42连接,并为砂带42提供向前传动的动力。
参见图3和图4,第二安装支架2后侧的两条支撑腿27间固定有面板23,面板23位于在两个打磨装置4之间,每个打磨装置4均有一个从动轴442连接在面板23上,面板23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6,高度调节装置6包括调节开关61、连杆62、引导槽63以及引导块64,该从动轴442水平穿设在引导块64内,引导块64可沿着引导槽63上下移动,连杆62的下端与从动轴442固定连接,调节开关61与连杆62的上端连接。通过调节高度调节装置6来实现对砂带42松紧度的调整,该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
参见图2和图3,除尘装置包括产品除静电除尘装置51和砂带除尘装置52,产品除静电除尘装置51安装在上支座26上,并位于两个打磨装置4之间。
产品除静电除尘装置51包括除尘室511和吸尘器512,所述除尘室511的上端部具有自所述除尘室511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凸沿510,所述凸沿510的下表面与所述上支座26的上表面邻接,吸尘器512与除尘室511的下端连通,除尘室511具有两扇相邻接的门部件513,门部件513水平放置并覆盖在除尘室511的上端部。每扇门部件513的一侧均设置有气缸,气缸包括气缸本体514和伸缩杆515,气缸本体514固定在上支座26上,伸缩杆515的端部与门部件513固定连接。产品完成抛光后,气缸向两侧拉动除尘室511的门部件513并打开除尘室511,然后将产品放入除尘室511内, 除尘室511内吹除静电风,吹掉碎屑,与除尘室511连通的吸尘器512同时启动,吸走碎屑,最终达到除静电除尘的目的,待产品表面的碎屑除净后将产品拿出,气缸推动门部件513并将除尘室511关闭。
参见图3和图5,砂带除尘装置52设置在靠近砂带42的位置上,砂带除尘装置52为吸尘器,该吸尘器包括吸尘器主体521、软管及毛刷523,毛刷523与吸尘器主体521通过软管连接,吸尘器工作时,毛刷523与砂带42的表面抵接,吸尘器停止工作时,毛刷523向远离砂带42的方向移动。每条砂带42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毛刷523,软管包括两条支管522和一条主管524,支管522的两端分别与毛刷523和主管524连接,主管524将两条支管522连接后与吸尘器主体521连通。
毛刷52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座24,毛刷523可调节地固定在第二固定座24上,毛刷523的背部设置有两个引导杆71,引导杆71的第一端与毛刷523固定连接,两个引导杆71的第二端通过连接板73固定连接在一起,引导杆71通过连接部件72与第二固定座24连接,连接部件72上开设有导向通孔721,引导杆71可沿着导向通孔721移动,导向通孔721内设置有限位件722,限位件722套设在引导杆71上,防止引导杆71在导向通孔721内晃动。连接部件72具有两条连接臂723,第二固定座24具有两条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延伸部241,延伸部241上开设有导向开口242,每条连接臂723伸入对应的导向开口242中,并通过固定件与延伸部241紧固连接,连接部件72与连接板73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74。第二驱动装置74带动引导杆71沿着连接部件72的导向通孔721移动,需要对砂带42进行除尘时,即砂带除尘装置52工作时,毛刷523上升并接触砂带42,除尘工作结束后,毛刷523下降并离开砂带42,通过调整连接臂723在导向开口242中的位置,便于对毛刷523的高度进行调整。可选地,第二驱动装置74为气缸,气缸包括气缸本体741和伸缩杆742,气缸本体741固定在连接部件72上,伸缩杆742的端部与连接板73固定连接。此外,第二驱动装置74也可以为相互连接的电机和螺杆,电机与连接部件72抵接,螺杆与连接板73驱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自动抛光设备的工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机械手3抓取并夹紧待抛光的产品后与打磨装置4的砂带42接触,在打磨平台41上进行抛光操作,机械手3各链接轴的传感器接收压力感应器传输的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该压力信号调节相应的压力至合适的值。
接着,一组产品完成抛光操作后,气缸向两侧拉动除尘室511的门部件513并打开除尘室511,然后将产品放入除尘室511内, 除尘室511内吹除静电风,吹掉碎屑,设置在除尘室511下方且与除尘室511连通的吸尘器512同时启动,吸走碎屑,待产品表面的碎屑除净后将产品拿出,气缸推动门部件513并将除尘室511关闭。
接着,待十组产品完成抛光操作后,毛刷523在第二驱动装置74的带动下上升并接触砂带42,吸尘器主体521将碎屑吸收,完成除尘工作后,毛刷523下降并远离砂带42。
由上可见,通过夹紧装置固定夹紧待抛光产品,机械手带动该产品在三维空间内移动,实现对产品进行多角度打磨,抛光准确且精度高,可提高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另外,由于机械手可以在砂带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因此可保证砂带的各部位都有打磨产品,避免砂带的浪费。采用两个打磨装置同时对待抛光物体进行打磨抛光,可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延长砂带的使用寿命。另外,采用产品除静电除尘装置对打磨后的产品进行除尘工作,且采用砂带除尘装置对砂带表面的粉尘进行自动收集,实现清洁产品、提高产品打磨精度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保护环境。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