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火油循环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955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降温系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降火油降温的循环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钢珠生产过程需要经过退火工艺,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稳定钢珠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消除组织缺陷。钢珠经过加热后通常经过油槽进行冷却降温,油槽通常采用降火油对高温钢珠进行降温,冷却时,降火油的温度会瞬时升高,可能发生着火现象,特别是在夏天稳定较高的环境下,常发生着火情况,存在安全隐患,从而要求冷却对油槽内的油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油槽容易出现油温过高而着火的问题,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结构实用可靠的适用于降火油降温的循环冷却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降火油循环冷却系统,包括设于地面的降火油槽和冷却槽,所述降火油槽上设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冷却槽上设有输入管、输出管以及连接输入管与输出管的弯管,所述弯管置于冷却槽内且盘绕设置,所述出油管通过油泵抽取降火油至输入管,降火油通过弯管冷却降温后经输出管输送至进油管。

优选的,所述进油管上还连接有补油管,所述油泵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排油管。

优选的,所述输入管、输出管、补油管和排油管上均设有开关阀门。

优选的,所述降火油槽上设有槽盖,所述槽盖铰接于降火油槽的槽口上。

优选的,所述冷却槽为长方形槽体,所述弯管沿冷却槽的内壁盘绕。

优选的,所述输出管上设有降火油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降火油循环冷却系统设有降火油槽和冷却槽,降火油槽用于对退火加热的钢珠进行冷却,冷却槽装载有水或其它冷却介质,用于对降火油槽内的降火油进行冷却降温,通过油泵将温度较高的降火油抽取至冷却槽,降火油经过冷却槽内的弯管时降火油的热量传递至冷却槽的水中,使降火油温度得到降低,然后经输出管与进油管回流至降火油槽,实现降火油循环降温冷却,从而使降火油槽内的油温能够满足钢珠退火降温需求,避免因降火油温度过高而发生着火现象,保证生产车间的安全性,结构实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降火油循环冷却系统,包括设于地面的降火油槽1和冷却槽2,所述降火油槽1上设有进油管11和出油管12,所述冷却槽2上设有输入管21、输出管22以及连接输入管21与输出管22的弯管23,所述弯管23置于冷却槽2内且盘绕设置,所述出油管12通过油泵3抽取降火油至输入管21,降火油通过弯管23冷却降温后经输出管22输送至进油管11,通过进油管11送回至降火油槽1。其中,油泵3受控于电控箱,电控箱根据降火油槽1内的油温控制油泵3工作,使降火油循环流动进行降温,具体通过温度传感器实现油温的检测。

其中,降火油槽1用于对退火加热的钢珠进行冷却,冷却槽2内装在有冷水,用于对降火油槽1内的降火油进行冷却降温,降火油槽1设置位于车间内,将冷却槽2设于车间外,最好位于露天空旷位置,有利于热量的散发。工作原理为:钢珠经过退火炉加热后进入到降火油槽1内,通过降火油对高温钢珠进行冷却降温,同时油温也不断升高,通过油泵3将温度较高的降火油抽取至冷却槽2,降火油经过冷却槽2内的弯管23时降火油的热量传递至冷却槽2的水中,使降火油温度得到降低,然后经输出管22与进油管11回流至降火油槽1,实现降火油循环降温冷却,从而使降火油槽1内的油温能够满足钢珠退火降温需求,避免因降火油温度过高而发生着火现象,保证生产车间的安全性。

该实施例中,所述进油管11上还连接有补油管4,所述油泵3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排油管5,补油管4用于对降火油槽1内补充降火油,由于长时间使用,降火油的冷却性能会不断降低,需要排油管5将废油排出,重新补充新的降火油。上述的输入管21、输出管22、补油管4和排油管5上均设有开关阀门,分别为第一开关阀门211、第二开关阀门221、第三开关阀门41和第四开关阀门51,需要排出废油时,输入管21上的第一开关阀门211闭合,排油管5上的第四开关阀门51打开,通过油泵3将降火油槽1内的废油经排油管5排出;补充降火油时,油泵3停止工作,输出管22上的第二开关阀门221关闭,补油管4上的第三开关阀门41打开,通过外部油泵3补充新的降火油至降火油槽1,操作方便快捷,结构实用可靠。

上述结构中,所述降火油槽1上设有槽盖,所述槽盖铰接于降火油槽1的槽口上,在不使用时,通过槽盖将降火油槽1覆盖起来,减少杂物落入降火油槽1,也保证工作车间环境的安全性。

该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槽2设置为长方形槽体,所述输入管21和输出管22分别位于冷却槽2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弯管23沿冷却槽2的内壁盘绕,具体的,弯管23铺设于冷却槽2的四个侧壁上,降火油进入弯管23后需要流经一段距离后才能从输出管22排出,有利于提升降温效果。在循环冷却降温过程中,为了保证降火油的纯净,在输出管22上设有降火油过滤器,将降火油中的杂物过滤清除。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己,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