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丸回火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1170发布日期:2018-06-28 03:08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本方案涉及应用水进行冷却的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丸回火处理后需要进行筛分处理,但是在筛分之前,钢丸需要进行冷却,避免钢丸的温度过高对筛网造成损坏。现有的冷却装置主要采用风冷的方式,将钢丸一个槽体内,然后利用风扇给槽体吹风,从而使流动的空气将钢丸的热量带走。由于钢丸经过回火处理以后,钢丸上会产生一些粉尘,通过风吹的方式会将这部分粉尘吹向空中,从而导致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较差,不利于工人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方案意在提供一种钢丸回火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钢丸回火冷却时容易将大量的粉尘吹向空中使空气质量下降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钢丸回火冷却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上方设有矩形的槽体,槽体与支架之间连接有若干弹簧,槽体上设有驱动槽体振动的振动电机;所述槽体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槽体位置较高的一端为进料端,槽体位置较低的一端为出料端;所述槽体的底部设有顶部敞口的水箱,水箱的顶部与槽体的底部密封固定连接,水箱沿槽体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水箱上位置较低的一端设有进水管,水箱上位置较高的一端设有出水管;所述槽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竖向的金属支撑杆,金属支撑杆的下端伸入水箱内并与水箱的底部相抵;所述水箱的内部设有若干横向的扰流板,扰流板与水箱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压簧。

设置槽体,用于放置回火完成的钢丸。槽体倾斜设置,便于钢丸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槽体移动。设置弹簧和振动电机,用于驱动槽体振动,从而使堆积在一起的钢丸分散开,便于钢丸散热冷却。设置顶部敞口的水箱,用于储存水,使槽体的底部与水接触,从而使槽体与水之间发生热传递。设置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进水管不断地往水箱内注温度较低的水,出水管不断地将水箱内温度较高的水排出,从而使水箱内的水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温度范围内。设置金属支撑杆,用于对槽体的底部进行支撑,从而避免槽体的底部因为受到钢丸的压力作用而发生过大的形变;同时,槽体的底部与支撑杆之间发生热传递,由于金属的导热率比水大,因而槽体底部的热量会快速的传递给金属支撑杆,金属支撑杆又将热量传递给水,从而间接的增加了槽体底部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槽体底部与水的传递速度,便于槽体快速的降温。设置扰流板,当槽体带动水箱振动的时候,扰流板也发生振动,从而使扰流板扰动水箱内的水发生竖向的流动,从而使水箱内的水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的温差缩小,便于水更好的吸收槽体底部的热量。

工作原理:振动电机带动槽体振动,将回火处理后的钢丸倒入槽体的位置较高的一端,堆积在一起的钢丸在槽体的振动作用下分散开,钢丸将热量传递给槽体的底部。槽体将部分热量直接传递给水箱内的水,将另外一部分热量传递给金属支撑杆,金属支撑杆将热量再传递给水箱内的水。水箱内的水在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作用下从水箱上位置较低的一端往位置较高的一端流动,并最终从出水管排出水箱,从而将热量带走。进而使回火处理后的钢丸能够快速的冷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1、通过在槽体的底部设有水箱,利用水箱内的水与槽体发生热传递,从而使水给槽体降温,进而使槽体给钢丸进行降温,避免了风扇的使用,从而减少了粉尘漂浮到空中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问题。2、通过设置金属支撑杆和扰流板,可以槽体更好的与水进行接触,从而使槽体的热量快速的传递给水,进而达到给钢丸快速降温冷却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槽体的进料端设有竖向的放料挡板。通过设置放料挡板,可以防止钢丸掉落在槽体上时弹出槽体外部,从而避免了钢丸四处散落。

进一步,所述金属支撑杆与槽体的底部焊接。将金属支撑杆与槽体进行焊接,可以使槽体与金属支撑杆之间的传热性能更好,同时也可以避免金属支撑杆与槽体之间由于振动而松动。

进一步,所述振动电机位于槽体的进料端的下侧。将振动电机设置在槽体进料端的下侧,可以使振动电机的振动力及时的传递到槽体的进料端处,从而使槽体的进料端的振动幅度较大,槽体的出料端的振动幅度较小,进而使钢丸掉落到槽体上后能够被及时的振动松散,而钢丸在槽体的出料端时不会因为有过大的振动而溅落到槽体外部。

进一步,所述压簧为塔簧。塔簧具有较大的收缩空间,从而方便扰流板产生较大的位移,进而使扰流板更好的带动水体运动。

进一步,所述水箱的底部外侧固设有若干散热片。通过设置散热片,可以让水的热量通过水箱和散热片进行散失,从而便于更好的给钢丸进行降温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丸回火冷却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出水管1、放料挡板2、槽体3、振动电机4、水箱5、扰流板6、压簧7、金属支撑杆8、进水管9、弹簧1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钢丸回火冷却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上方设有矩形的槽体3,槽体3的边缘与支架之间连接有四组弹簧10,四组弹簧10分别位于槽体3的四个角上。槽体3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槽体3位置较高的一端为进料端,槽体3位置较低的一端为出料端;槽体3的进料端的边缘固设有若干竖向的放料挡板2;槽体3的出料端设有导流槽,方便钢丸沿导流槽从槽体3内滑落;槽体3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槽体3振动的振动电机4,振动电机4位于槽体3进料端的下侧。槽体3的底部设有顶部敞口的水箱5,水箱5的顶部与槽体3的底部密封固定连接,水箱5沿槽体3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水箱5上靠近槽体3的出料端设有进水管9,水箱5上靠近槽体3的进料端设有出水管1。水箱5的底部外侧焊接有若干散热片。槽体3的底部朝向水箱5的一侧焊接有若干竖向的金属支撑杆8,金属支撑杆8为铝合金材料制成。金属支撑杆8的下端伸入水箱5内并与水箱5的底部相抵。水箱5的内部设有若干横向的扰流板6,扰流板6与水箱5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压簧7,压簧7的上端与扰流板6焊接,压簧7的下端与水箱5的底部焊接,压簧7为塔簧。

使用时,振动电机4带动槽体3振动,将回火处理后的钢丸倒入槽体3的位置较高的一端,堆积在一起的钢丸在槽体3的振动作用下分散开,钢丸将热量传递给槽体3的底部。槽体3将部分热量直接传递给水箱5内的水,将另外一部分热量传递给金属支撑杆8,金属支撑杆8将热量再传递给水箱5内的水。水箱5内的水在进水管9和出水管1的作用下从水箱5上位置较低的一端往位置较高的一端流动,并最终从出水管1排出水箱5,从而将热量带走。进而使回火处理后的钢丸能够快速的冷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