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炉用物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0629发布日期:2018-07-18 00:27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氮化炉用物料架。



背景技术:

氮化是钢铁热处理工艺中最有效的表面硬化技术之一;现有技术中,零件密集的摆放在物料框中,再将物料框吊装在氮化炉中进行氮化处理;这里所说的零件包括长轴类零件和轴套类零件;由于零件密集,会干扰氮化炉内部氮气的流动性,使得氮气分布不均匀,导致氮化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化炉用物料架,通过支撑杆连接第一零件托盘与底盘,通过定位杆保证第一零件托盘与底盘之间的平行度,本实用新型吊装在氮化炉中经过多次热循环后,第一零件托盘与底盘中心不会变形塌陷;使用时,将长轴类零件安放在通孔中,通过底盘支撑长轴类零件下端,从而将长轴类零件竖直放置;通过导流槽增加氮气的流动性,使氮气均匀的包裹在长轴类零件表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氮化炉用物料架,包括第一零件托盘、底盘、支撑杆和定位杆,所述第一零件托盘水平放置,第一零件托盘上端面设有第一通气通孔和用于长轴零件穿过的通孔,通孔内圆侧面设有上下贯穿的导流槽,导流槽为多个且沿通孔周向排布,支撑杆竖直放置,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用于吊装的悬挂部,支撑杆为多个且沿第一零件托盘的周向均布布置,支撑杆侧面上端与第一零件托盘外圆侧面连接,底盘平行设于第一零件托盘正下方,底盘外圆侧面与支撑杆侧面下端连接,底盘上端面设有排布成蜂窝状的多个第二通气通孔,第一零件托盘上端面与底盘上端面均设有安装定位杆的中心通孔。

进一步,所述通孔为锥形沉孔,锥形沉孔具有锥形部,锥形部位于第一零件托盘下端面。

进一步,还包括第二零件托盘,第二零件托盘平行设于第一零件托盘与底盘之间,第二零件托盘上端面设有第三通气通孔,第二零件托盘呈半圆形,其侧面包括圆弧形侧面与平直侧面,平直侧面与定位杆侧面连接,圆弧形侧面与靠近第二零件托盘的支撑杆侧面连接,所述通孔位于定位杆左方,第二零件托盘位于定位杆右方。

进一步,所述第二零件托盘为多个且从上到下依次间隔排布。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有卡槽形成所述悬挂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一种氮化炉用物料架尤其适用于长轴类零件;将长轴类零件安放在通孔中,通过底盘支撑长轴类零件下端,从而将长轴类零件竖直放置,通过支撑杆连接第一零件托盘与底盘,通过定位杆保证第一零件托盘与底盘之间的平行度,减少热胀冷缩的影响,避免第一零件托盘与底盘中心变形塌陷,从而保证长轴类零件的轴向垂直度,避免长轴类零件弯曲变形;另一方面,所述第一零件托盘上端面设有第一通气通孔,通孔内圆侧面设有上下贯穿的导流槽,通过第一通气通孔、导流槽增加氮气的流动性,使氮气均匀的包裹在长轴类零件表面。

2.本实用新型一种氮化炉用物料架所述底盘上端面设有排布成蜂窝状的多个第二通气通孔,保证氮气的流动性,同时,保证底盘了底盘的强度。

3.本实用新型一种氮化炉用物料架所述通孔为锥形沉孔,便于加工;锥形沉孔具有锥形部,锥形部位于第一零件托盘下端面,通过锥形部使得氮气汇聚到通孔下端,进而穿过导流槽沿长轴类零件表面流动,即增强氮气在长轴类零件表面的流动性,提高长轴类零件的质量。

4.本实用新型一种氮化炉用物料架可通过第二零件托盘放置轴套类零件,通过第二通气通孔增加氮气的流动性,从而扩大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5.本实用新型一种氮化炉用物料架所述第二零件托盘为多个且从上到下依次间隔排布,可对轴套类零件进行分层摆放,避免轴套类零件堆放是产生的变形。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氮化炉用物料架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氮化炉用物料架所述第一零件托盘的仰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氮化炉用物料架所述第二零件托盘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第一零件托盘;2-底盘;3-支撑杆;4-定位杆;5-第二零件托盘;11-第一通气通孔;12-通孔;13-导流槽;21-第二通气通孔;31-悬挂部;51-第三通气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氮化炉用物料架,包括第一零件托盘1、底盘2、支撑杆3、定位杆4和第二零件托盘5;第一零件托盘1水平放置,第一零件托盘1上端面设有第一通气通孔11和用于长轴零件穿过的通孔12,优选地,通孔12为锥形沉孔,锥形沉孔具有锥形部,锥形部位于第一零件托盘1下端面;通孔12内圆侧面设有上下贯穿的导流槽13,导流槽13为多个且沿通孔12周向排布;支撑杆3竖直放置,支撑杆3的上端设有用于吊装的悬挂部31,优选地,撑杆的上端设有卡槽形成所述悬挂部31;支撑杆3为多个且沿第一零件托盘1的周向均布布置;支撑杆3侧面上端与第一零件托盘1外圆侧面连接;底盘2平行设于第一零件托盘1正下方,底盘2外圆侧面与支撑杆3侧面下端连接,底盘2上端面设有排布成蜂窝状的多个第二通气通孔21;第一零件托盘1上端面与底盘2上端面均设有安装定位杆4的中心通孔;第二零件托盘5平行设于第一零件托盘1与底盘2之间,第二零件托盘5上端面设有第三通气通孔51;第二零件托盘5呈半圆形,其侧面包括圆弧形侧面与平直侧面,平直侧面与定位杆4侧面连接,圆弧形侧面与靠近第二零件托盘5的支撑杆3侧面连接;通孔12位于定位杆4左方,第二零件托盘5位于定位杆4右方;优选地,述第二零件托盘5为多个且从上到下依次间隔排布。

本实施方式的使用方法:将长轴类零件安放在通孔12中,通过底盘2支撑长轴类零件下端,从而将长轴类零件竖直放置;将轴套类零件分层摆放在各第二零件托盘5上;将本实施方式吊装在氮化炉中即可进行氮化处理。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