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卡壶下体的加工模具和浇铸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43338发布日期:2018-11-14 03:35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卡壶下体的加工模具和浇铸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卡壶下体的加工模具和浇铸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铝制摩卡壶是铝铸造而成,采用燃烧炉加热煮咖啡,其下体因上部口小下部体大而限制为浇铸工艺制造。

随着电加热的普及,期待使用电磁炉或电加热煮摩卡咖啡的人越来越多。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铝制摩卡壶底部铆接或焊接上电磁感应加热铁片或发热管。但这种方法使摩卡壶的使用寿命不长,容易产生电磁感应加热铁片或发热管脱落或壶漏水。同时,热效率不高,工艺复杂,制造成本也高。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加热部件与下壶体连接稳固的摩卡壶的加工模具和加工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摩卡壶的加工模具,其具有开模状态和合模状态,所述的加工模具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且能够相对远离或靠近的左模和右模、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的下抽芯、与所述的左模和/或所述的右模相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的左模和所述的右模相对远离或靠近的第一开模机构,当所述的加工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的左模和所述的右模相接触,所述的左模、所述的右模和所述的下抽芯之间形成用于形成下壶体和用于放置加热部件的型腔以及用于注入浇注料的浇筑口。

具体地,所述的左模包括左下模和左上模,所述的右模包括右下模和右上模,当所述的加工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的左下模和所述的右下模相接触,所述的左下模、所述的右下模和所述的下抽芯之间形成所述的型腔;所述的左上模和所述的右上模相接触并形成所述的浇筑口。

更具体地,所述的第一开模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左下模上的第一手柄、设置在所述的左上模上的第二手柄、设置在所述的右下模上的第三手柄、设置在所述的右上模上的第四手柄。

优选地,所述的左模和/或所述的右模与所述的机架相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下抽芯与所述的机架相滑动连接,所述的加工模具还包括与所述的下抽芯相连接能够带动所述的下抽芯相对所述的机架滑动的第二开模机构;当所述的加工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所述的下抽芯与所述的左模和所述的右模相远离;当所述的加工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的下抽芯与所述的左模和所述的右模相靠近。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开模机构包括一端部与所述的机架相转动连接的踏板、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的踏板和所述的下抽芯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的踏板和所述的机架相连接能够使所述的踏板复位的复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的加工模具还包括与所述的机架相滑动连接的上抽芯,所述的第二开模机构与所述的上抽芯相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的上抽芯相对所述的机架滑动,当所述的加工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所述的上抽芯与所述的左模和所述的右模相远离;当所述的加工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的上抽芯与所述的左模和所述的右模相靠近且所述的左模、所述的右模、所述的上抽芯和所述的下抽芯之间形成所述的型腔以及所述的浇筑口。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开模机构包括一端部与所述的机架相转动连接的踏板、与所述的机架相转动连接的第一摆杆、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摆杆的一端部和所述的踏板相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与所述的机架相转动连接且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摆杆相转动且滑动连接的第二摆杆、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摆杆的另一端部相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杆、与所述的机架相转动连接且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三连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的第三摆杆、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三摆杆的另一端部相转动连接的第四连杆,所述的第四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上抽芯相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浇筑口的长度为所述的下壶体壶底直径的60%及以上,所述的浇筑口的宽度≥1.5mm。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摩卡壶的加工方法,采用所述的加工模具进行加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使所述的加工模具开模;

(2)将砂芯放入所述的型腔中;

(3)将加热部件放入所述的型腔中;

(4)使所述的加工模具合模;

(5)将铝水从所述的浇筑口倒入;

(5)经冷却后,开模取出浇筑件,对所述的浇筑件进行后处理制得浇筑有所述的加热部件的下壶体。

优选地,所述的加热部件为发热管或电磁感应加热铁片。

优选地,所述的加热部件上设置有使合模状态时所述的加热部件与所述的砂芯的上表面的距离≥3mm的支撑脚,从而使得壶体不漏水。

优选地,当所述的加热部件为电磁感应加热铁片时,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铁片上开设有便于铝水通过的通孔,所述的通孔所占面积不小于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铁片总面积的70%,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铁片的周边与所述的型腔腔壁的距离大于1.5mm。

优选地,所述的后处理为对所述的浇筑件进行倒角并使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铁片的外周至少部分露出以便与电磁炉接触。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摩卡壶,包括下壶体、浇筑在下壶体的壶底部的加热部件,所述的摩卡壶采用所述的加工模具和加工方法加工制得。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本发明的加工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本发明的加工模具制得的摩卡壶的下壶体与加热部件连接稳固,下壶体不易漏水,热效率高,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方式一的加工模具的布局爆炸立体图;

附图2为实施方式一的加工模具的剖面图;

附图3为实施方式一的加工模具浇筑前的爆炸图;

附图4为实施方式一的加工模具浇筑后的爆炸图;

附图5为实施方式一制得的下壶体的立体图;

附图6为实施方式一制得的下壶体的爆炸图;

附图7为实施方式一制得的摩卡壶的爆炸图;

附图8为实施方式一制得的摩卡壶的剖面图;

附图9为实施方式二的加工模具在部分开模状态的立体图(浇筑前);

附图10为实施方式二的加工模具在部分开模状态的后视图(浇筑前);

附图11为实施方式二的加工模具在部分开模状态的剖面图(浇筑前);

附图12为实施方式二的加工模具在部分开模状态的主视图(浇筑前);

附图13为实施方式二的加工模具在完全开模状态的立体图(浇筑前);

附图14为实施方式二的加工模具在完全开模状态的剖面图(浇筑前);

附图15为实施方式二的加工模具在合模状态的立体图;

附图16为实施方式二的加工模具在合模状态的剖面图;

附图17为实施方式二的加工模具在浇筑铝水时的剖面图;

附图18为实施方式二的加工模具在完全开模状态的立体图(浇筑后);

附图19为实施方式二的加工模具在完全开模状态的剖面图(浇筑后);

附图20为实施方式二制得的浇筑件的立体图;

其中,1、下壶体;2、加热部件;3、安全阀;4、上壶体;5、密封垫;6、漏斗;7、滤网;8、盖;10、机架;11、下抽芯;12、型腔;13、浇筑口;14、左下模;15、左上模;16、右下模;17、右上模;18、上抽芯;19、支撑脚;21、第一手柄;22、第二手柄;23、第三手柄;24、第四手柄;31、踏板;32、第一连杆;33、复位弹簧;34、第一摆杆;35、第二连杆;36、第二摆杆;37、第三连杆;38、第三摆杆;39、第四连杆;361、凸柱;341滑槽;41、砂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而本发明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方式一:

如附图1至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摩卡壶的加工模具,其具有开模状态和合模状态,加工模具包括机架10、设置在机架10上且能够相对远离或靠近的左模和右模、设置在机架10上的下抽芯11、与左模和/或右模相连接且能够带动左模和右模相对远离或靠近的第一开模机构,当加工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左模和右模相接触,左模、右模和下抽芯11之间形成用于形成下壶体1和用于放置加热部件2的型腔12以及用于注入浇注料的浇筑口13;当加工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左模和右模相远离,从而便于放入砂芯41和加热部件2以及便于取出浇筑件。

左模和/或右模与机架10相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左模包括与机架10相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的左下模14、与机架10相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的左上模15,右模包括与机架10相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的右下模16、与机架10相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的右上模17,当加工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左下模14和右下模16相接触,左下模14、右下模16和下抽芯11之间形成型腔12;左上模15和右上模17相接触并形成浇筑口13。

第一开模机构包括设置在左下模14上的第一手柄21、设置在左上模15上的第二手柄22、设置在右下模16上的第三手柄23、设置在右上模17上的第四手柄24。通过操作第一手柄21、第二手柄22、第三手柄23和第四手柄24能够分别控制左下模14、左上模15、右下模16和右上模17的开模和合模。

浇筑口13的长度l为下壶体1壶底直径的60%及以上,浇筑口13的宽度d≥1.5mm。

本实施例的加工模具特别适用于加热部件2为电磁感应加热铁片的摩卡壶的制备。

采用该加工模具加工摩卡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使加工模具开模。

(2)将砂芯41放入型腔12中。

(3)将电磁感应加热铁片放入型腔12中,电磁感应加热铁片上设置支撑脚19,该支撑脚19勾住左下模14和右下模16的上表面从而使得合模状态时电磁感应加热铁片与砂芯41的上表面的距离≥3mm,从而使得制得的壶体不漏水;电磁感应加热铁片上开设有便于铝水通过的通孔,通孔所占面积不小于电磁感应加热铁片总面积的70%,电磁感应加热铁片的周边与型腔12腔壁的距离大于1.5mm。

(4)使加工模具合模;

(5)将铝水从浇筑口13倒入;

(5)经冷却后,开模取出浇筑件,对浇筑件进行后处理制得浇筑有加热部件2的下壶体1。

后处理为对浇筑件进行敲碎砂芯41从而形成下壶体1的容腔以及倒角并使电磁感应加热铁片的外周至少部分露出以便与电磁炉接触的步骤。

由该加工模具和加工方法制得的摩卡壶,包括下壶体1、浇筑在下壶体1的壶底部的加热部件2、设置在下壶体1上的安全阀3、与下壶体1相连接的上壶体4、设置在下壶体1和上壶体4之间的密封垫5、设置在下壶体1内的漏斗6、设置在漏斗6和上壶体4之间的滤网7、盖8设在上壶体4上的盖8。

实施方式二:

如附图9至2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摩卡壶的加工模具,其具有开模状态和合模状态,加工模具包括机架10、设置在机架10上且能够相对远离或靠近的左模和右模、滑动设置在机架10上的下抽芯11、与机架10相滑动连接的上抽芯18、与左模和/或右模相连接且能够带动左模和右模相对远离或靠近的第一开模机构、分别与下抽芯11和上抽芯18相连接且能够带动下抽芯11和上抽芯18滑动的第二开模机构。

左模和/或右模与机架10相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左模包括与机架10相转动连接的左下模14、与机架10相转动连接的左上模15,右模包括与机架10相转动连接的右下模16、与机架10相转动连接的右上模17。

当加工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下抽芯11与左模和右模相远离,上抽芯18与左模和右模相远离,左模和右模相远离,从而便于放入砂芯41和加热部件2以及便于取出浇筑件。

当加工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下抽芯11与左模和右模相靠近,上抽芯18与左模和右模相靠近,左模和右模相接触,且左模、右模、上抽芯18和下抽芯11之间形成用于形成下壶体1和用于放置加热部件2的型腔12以及用于注入浇注料的浇筑口13,具体为左下模14和右下模16相接触,左下模14、右下模16和下抽芯11之间形成型腔12;左上模15和右上模17相接触并形成浇筑口13。

第一开模机构包括设置在左下模14上的第一手柄21、设置在左上模15上的第二手柄22、设置在右下模16上的第三手柄23、设置在右上模17上的第四手柄24。通过操作第一手柄21、第二手柄22、第三手柄23和第四手柄24能够分别控制左下模14、左上模15、右下模16和右上模17的开模和合模。

浇筑口13的长度l为下壶体1壶底直径的60%及以上,浇筑口13的宽度d≥1.5mm。

第二开模机构包括一端部与机架10相枢轴转动连接的踏板31、两端部分别与踏板31和下抽芯11相枢轴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32、两端部分别与踏板31和机架10相连接能够使踏板31复位的复位弹簧33、与机架10相枢轴转动连接的第一摆杆34、两端部分别与第一摆杆34的一端部和踏板31相枢轴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35、与机架10相枢轴转动连接且一端部与第一摆杆34相转动且滑动连接的第二摆杆36、下端部与第二摆杆36的另一端部相枢轴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杆37、与机架10相枢轴转动连接且一端部与第三连杆37的上端部相枢轴转动连接的第三摆杆38、上端部与第三摆杆38的另一端部相枢轴转动连接的第四连杆39,第四连杆39的下端部与上抽芯18相枢轴转动连接。

第一摆杆34和第二摆杆36的转动且滑动连接的具体结构为:第一摆杆34上开设有滑槽341,第二摆杆36上设置有凸柱361,凸柱361插设在滑槽341内且能够在滑槽341内滑动。

第二摆杆36和第三摆杆38的两端分别向上弯折从而能够更好的带动第三连杆37和第四连杆39运动。

第二连杆35位于第一连杆32的前方,第三连杆37位于第一连杆32的后方。

第二开模机构开模时,向下踩踏板31,踏板31带动第一连杆32和第二连杆35向下运动,第一连杆32带动下抽芯11向下滑动,第二连杆35带动第一摆杆34转动,第一摆杆34带动第二摆杆36转动,第二摆杆36带动第三连杆37向下运动,第三连杆37带动第三摆杆38转动,第三摆杆38带动第四连杆39相上运动,第四连杆39带动上抽芯18向上滑动。

本实施例的加工模具特别适用于加热部件2为发热管的摩卡壶的制备,当然也可以用于加热部件2为电磁感应加热铁片的摩卡壶的制备。

采用该加工模具加工摩卡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使加工模具开模。

(2)将砂芯41放入型腔12中。

(3)将加热部件2放入型腔12中,加热部件2上设置支撑脚19,该支撑脚19勾住左下模14和右下模16的上表面从而使得合模状态时加热部件2与砂芯41的上表面的距离≥3mm,从而使得壶体不漏水。

(4)使加工模具合模;

(5)将铝水从浇筑口13倒入;

(5)经冷却后,开模取出浇筑件,对浇筑件进行后处理制得浇筑有加热部件2的下壶体1。

后处理为对浇筑件进行敲碎砂芯41从而形成下壶体1的容腔以及倒角。

由该加工模具和加工方法制得的摩卡壶,包括下壶体1、浇筑在下壶体1的壶底部的加热部件2、设置在下壶体1上的安全阀3、与下壶体1相连接的上壶体4、设置在下壶体1和上壶体4之间的密封垫5、设置在下壶体1内的漏斗6、设置在漏斗6和上壶体4之间的滤网7、盖8设在上壶体4上的盖8。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