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精定位的型腔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0329发布日期:2018-12-28 20:06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可精定位的型腔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精定位的型腔模具。



背景技术:

由于布勒压铸机两板式机板的特点,开模力相对于其他的压铸机较小,生产过程中由于模架变形产生反冲力等因素,加大了模具的包紧力,往往导致开模的时候开模力不足使模具无法开模,模具需要改善结构以保证模具开模正常,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故障问题。另外,在生产过程中经试验发现,模具结构上的精定位可抵消反冲力,减少模具变形,从而便于开模。因此如何实现型腔模具的精定位成为了解决开模力不足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精定位的型腔模具,通过动模和定模之间的精定位,减少模具的变形,可减少开模时的阻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可精定位的型腔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动模的上端面布置有多个定位凸起,所述定模上布置有与各所述定位凸起相匹配的多个定位凹槽,各所述定位凸起中朝向所述动模中部的侧面为定位工作面,各所述定位凹槽中背向所述定模中部的侧面与对应的定位工作面贴合。

进一步,所述动模的上端面布置有多个限位凸块,各所述限位凸块中背向所述动模中部的侧面为限位工作面,所述定模上布置有与各所述限位工作面对应的贴合面,各所述限位凸块对所述定模的作用力朝向外侧。

进一步,各所述定位凸起分别位于所述动模上端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动模的上端面为正多边形凸台,所述正多边形凸台的每个边上的定位凸起数量相同。

进一步,所述动模的上端面为正方形凸台。

进一步,所述动模的上端面布置有放置各所述限位凸块的四个限位槽,四个所述限位槽分别位于所述动模上端面的四个侧边。

进一步,各所述限位槽的末端布置有辅助凸块,该末端位于所述动模的外侧,所述辅助凸块与所述限位凸块之间留有可供所述定模侧边放置的限位区域。

进一步,所述定位工作面向所述动模的外侧倾斜。

进一步,所述限位工作面向所述动模的中部倾斜。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动模的上端面设计多个定位凸块,各定位凸块对定模的作用力方向朝向定模的中部,可抵消压铸时定模向外侧的变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明显,可广泛应用于模具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2为动模的结构图;

图3为定模的装配图;

图4为动模的剖视图;

图5为定模的结构图;

图6为定模与其中一个限位凸块、一个辅助凸块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可精定位的型腔模具,包括定模1和动模2,所述动模2的上端面布置有多个定位凸起21,所述定模1上布置有与各所述定位凸起21相匹配的多个定位凹槽。各所述定位凸起21中朝向所述动模2中部的侧面为定位工作面,各所述定位凹槽中背向所述定模1中部的侧面与对应的定位工作面贴合。所述定位工作面对定模的作用力与铸模时产品对定模的作用力方向相反,可避免铸模时定模的型腔受力变形。

各所述定位凸起21分别位于所述动模2上端的外侧。所述动模2的上端面为正多边形,所述正多边形的每个边上的定位凸起21数量相同。且每个边上定位凸起2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靠近该边的两端布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动模2的上端面为正方形凸台。

所述动模2的上端面布置有多个限位凸块31,各所述限位凸块31中背向所述动模2中部的侧面为限位工作面,所述定模1上布置有与各所述限位工作面对应的贴合面。所述动模2的上端面布置有放置各所述限位凸块31的限位槽。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块31和限位槽的数量均为四个,每个所述限位槽对应所述正方形的一条边,所述限位槽的轴线垂直于对应的边,每个边上的两个所述定位凸起21对称布置在相应所述限位槽的两侧。在压铸产品时,所述限位凸块31可沿对应的限位槽滑动,同时可对定模1具有限位作用,可抵消部分定位工作面对定模1的作用力。

各所述限位槽的末端布置有辅助凸块32,该末端位于所述动模2上端的外侧,所述辅助凸块32与所述限位凸块31之间留有可供所述定模1侧边放置的限位区域。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工作面向所述动模2的外侧倾斜,且所述定位工作面向所述动模2的中部倾斜。使限位工作面和定位工作面倾斜,便于定模1和动模2开模。同时,限位工作面对定模1的作用力朝向定模1的外侧,定位工作面对定模1的作用力朝向定模1的中部,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正好相反,可彼此部分抵消,既可避免定模1因受力较大而变形,又方便开模,可有效解决开模力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模具区别在于:

传动的模具实在动模的四角设计定位凹槽,定模的四角设计凸台,通过这种凹凸契合调整动模和定模之间的定位校正。因此在压铸过程中,定模同时受到限位凸块和定位凹槽向外的作用力,从而导致定模变形,从而导致无法正常开模。

而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定位方式为,通过动模上的定位凸起改变了定模上部分作用力的方向,通过定位凸起对定模向内的作用力,可抵消限位凸块和压铸产品对定模的作用力,从而减小定模的变形,保证正常开模。同时也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压铸时模具的稳定性,降低废品率,降低模具生产时的开模故障率和相应的维修成本。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