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9121发布日期:2018-11-30 21:0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抛光机。



背景技术:

抛光机是指对物品表面进行抛光的设备。在对一些对钢、铁、铝等金属材料工件进行抛光的时候,容易导致抛光不均匀,并且抛光轮在对钢、铁、铝等金属材料工件抛光的时候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对使用者有不好的影响,结构笨重不容易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抛光机:包括底架支座、上支架、第一电机支座、设在底架支座一端的转动装置、设在底架支座中部上端的螺杆,所述底架支座的立柱上在第一电机支座的周围设有滑槽,所述底架支座和第一电机支座之间固定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和第一电机支座固定连接并使第一电机支座在底架支座立柱上的滑槽内上下滑动,所述第一电机支座上端固定设有第一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减速器通过皮带传动,所述减速器上端固定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挡块,所述上支架的一端和转动装置连接,所述上支架的上设有和螺杆配合的滚珠丝杠副,所述所述上支架上在远离转动装置一端设有把手和开关按钮,所述底架支座上在靠近转动装置一侧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螺杆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上支架上在靠近转动装置一侧设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上支架上转动设有抛光轮,所述抛光轮位于转盘的上侧,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和抛光轮通过皮带传动,所述上支架上还设有罩子,所述罩子上透明的玻璃窗,所述底架支座上还设有脚踏开关,所述脚踏开关位于把手一侧,所述底架支座上还设有控制箱。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均使用380v的交流电。

作为改进,所述底架支座还设有支撑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对物体表面的抛光更加均匀,提高产品质量,整体结构简单,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也方便使用者观察抛光的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抛光机的侧视图。

如图所示:1、底架支座,2、上支架,3、第一电机支座,4、转动装置,5、螺杆,6、滑槽,7、液压缸,8、第一驱动电机,9、减速器,10、转盘,11、挡块,12、控制箱,13、把手,14、开关按钮,15、第二驱动电机,16、第三驱动电机,17、抛光轮,18、罩子,19、玻璃窗,20、支撑块,21、脚踏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抛光机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一种新型抛光机,包括底架支座1、上支架2、第一电机支座3、设在底架支座1一端的转动装置4、设在底架支座1中部上端的螺杆5,所述底架支座1的立柱上在第一电机支座3的周围设有滑槽6,所述底架支座1和第一电机支座3之间固定设有液压缸7,所述液压缸7的活塞杆和第一电机支座3固定连接并使第一电机支座3在底架支座1立柱上的滑槽6内上下滑动,所述第一电机支座3上端固定设有第一驱动电机8和减速器9,所述第一驱动电机8和减速器9通过皮带传动,所述减速器9上端固定设有转盘10,所述转盘10上设有挡块11,所述上支架2的一端和转动装置4连接,所述上支架2的上设有和螺杆5配合的滚珠丝杠副,所述所述上支架2上在远离转动装置4一端设有把手13和开关按钮14,所述底架支座1上在靠近转动装置4一侧设有第二驱动电机15,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5和螺杆5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上支架2上在靠近转动装置4一侧设有第三驱动电机16,所述上支架2上转动设有抛光轮17,所述抛光轮17位于转盘10的上侧,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6和抛光轮17通过皮带传动,所述上支架2上还设有罩子18,所述罩子18上透明的玻璃窗19,所述底架支座1上还设有脚踏开关21,所述脚踏开关21位于把手13一侧,所述底架支座1上还设有控制箱12。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8、第二驱动电机15和第三驱动电机16均使用380v的交流电。

所述底架支座1还设有支撑块20。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脚踏开关和控制箱之间电连接,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均与控制箱电连接,开关按钮也和控制箱电连接,使用者捅控制脚踏开关,从而通过控制箱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转盘的转动和第二驱动电机带动螺杆的转动,螺杆的转动带动上支架围绕转动装置的转动,从而控制抛光轮的位置,使用者通过控制开关按钮从而控制第三驱动电机的转动,第三驱动电机的转动带动抛光轮的转动,液压缸具有推动第一电机支座在底架支座的滑槽内上下滑动的作用,从而实现控制打磨的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