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热浸镀锌钢管镀层均匀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5704发布日期:2018-12-28 19:43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热浸镀锌钢管镀层均匀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浸镀锌钢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热浸镀锌钢管镀层均匀性的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在锌液中离开时会在钢管表面附着多余锌液,在钢管离开锌液后经过环形气刀将多余的锌液吹扫掉回流到锌锅,现有技术都是采用整腔体式的环形气刀,腔体内气压相等,出气口内径相同,出气口压力与角度相等,但是在重力作用下钢管表面锌液会向下流淌,导致钢管上端与下端锌液冷却后镀层产生厚度差,为保证钢管镀层厚度要求,往往平均镀层厚度要超过镀层厚度要求十几甚至二十微米,增加了产品锌耗。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改善热浸镀锌钢管镀层均匀性的装置,用以解决现有装置制造的镀锌管的镀层厚度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善热浸镀锌钢管镀层均匀性的装置,装置包括不相连通的上吹风室和下吹风室,上吹风室和下吹风室形成环状。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吹风室和下吹风室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吹风室和下吹风室为一体结构,且上吹风室和下吹风室之间通过隔板分隔。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吹风室和下吹风室均为半圆环形,上吹风室设有上进气口,下吹风室设有下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装置的内侧面为圆台的侧面,装置的内侧面的锥角为30°-70°。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装置的内侧面设有出气孔,且出气孔的轴线与装置的轴线的夹角为45°-70°。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出气孔设有48个,均位于同一垂直于装置轴线的平面上,且装置内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的轴线重合,且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的轴线与隔板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装置的外侧面设有2个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与隔板所在平面平行,用于与固定架连接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结构为薄板,且设有开口朝向远离装置轴线方向的U型槽。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将装置内部分隔为上下两个吹风室,并通入不同压力的气体,使得钢管表面的镀锌液避免在重力作用下出现下多上少的情况,经过装置后的镀锌管依然能够保证镀锌层的厚度均匀。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中的A-A截面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01-上进气口;102-下进气口;201-上吹风室;202-下吹风室;3-隔板;4-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改善热浸镀锌钢管镀层均匀性的装置,包括不相连通的上吹风室201和下吹风室202,上吹风室201和下吹风室202形成环状。在镀锌钢管穿过装置时,由于重力作用,会造成钢管上半部分的镀锌液较少,下半部分的镀锌液较多,因此,本实用新型将装置设置为上下两个腔体,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调整上下吹风室内的气体压力,保证镀锌钢管的上下两半部分的镀锌层厚度一致。

上吹风室201和下吹风室202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以及维护。或者,上吹风室201和下吹风室202为一体结构,且上吹风室201和下吹风室202之间通过隔板3分隔。两种方式均保证了上吹风室201和下吹风室202之间互不联通,且整体形成环状。

上吹风室201和下吹风室202均为半圆环形,上吹风室201设有上进气口101,下吹风室202设有下进气口102,上进气口101和下进气口 102分别引入不同压力的气体。上吹风室201和上进气口101之间,以及下吹风室202和下进气口102之间采用一体式结构或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装置的内侧面为圆台的侧面,装置的内侧面的锥角为30°-70°。设置成该角度有利于装置将镀锌钢管上多余的镀锌液吹落。

装置的内侧面设有出气孔4,且出气孔4的轴线与装置的轴线的夹角为45°-70°。设置成该角度有利于装置将镀锌钢管上多余的镀锌液吹落。出气孔4设有多个,且设置在一垂直于装置轴线的至少1个平面上,每个平面上至少设有2个出气孔4,同一平面上的出气孔4沿周向均布设置。

为了保证良好均匀的吹风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气孔4设有48个,均位于同一垂直于装置轴线的平面上,且装置内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

上进气口101和下进气口102的轴线重合,且上进气口101和下进气口102的轴线与隔板3垂直。如此设计,方便整个装置的生产和制造。

考虑到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固定,因此装置的外侧面设有至少1个固定结构,用于与固定架连接并固定。

固定结构为薄板,用以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保证可以实现连接和固定的目的;固定结构设有开口朝向远离装置轴线方向的U型槽,用以方便固定。

固定结构设有2个,且与隔板3所在平面平行,与隔板3共面的固定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防止设备损坏。

装置的整体均采用不锈钢或铸铁材料制成,不锈钢具备较好的结构强度。

当热浸镀锌钢管从锌液离开,通过装置内侧面一侧进入时,出气孔4 吹出的气流形成“气刀”,把钢管表面多余锌液吹抹掉,而由于上、下吹风室202的出气孔4吹出气体压力不同,钢管表面锌液在气刀吹扫压力差及锌液受重力双重作用下,控制钢管表面镀层厚度,减少钢管上下两面镀层厚度差,提高镀层均匀性,从而降低锌耗,节约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热浸镀锌钢管镀层均匀性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将装置内部分隔为上下两个吹风室,并通入不同压力的气体,使得钢管表面的镀锌液避免在重力作用下出现下多上少的情况,经过装置后的镀锌管依然能够保证镀锌层的厚度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