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铜合金成型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1154发布日期:2019-08-21 01:03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银铜合金成型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银铜合金成型用模具。



背景技术:

银铜合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于银铜合金的制备,一般都是采用金属溶液浇铸的方式,现有的一些金属成型的模具是将熔融状态的金属液体浇筑到水平放置的模具中,待金属液体冷却成型后将整个模具翻转、并通过敲打模具进行卸料;或者利用可转动的模具,金属液体冷却成型后转动模具进行卸料,但是现有的可转动的模具中的转动轴与支撑架之间一般采用过渡配合的形式,无论是卸料转动、还是复位转动都需要施加较大的力,且恢复至水平位置也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银铜合金成型用模具,其结构简单,施加力量小、使用方便,且可快速、准确的恢复至水平位置,减少操作时长,降低生产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银铜合金成型用模具,包括底板及固定设于所述底板顶面两端的立板,两所述立板之间设有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顶面向下凹陷形成成型腔,所述模具本体的两端固定设有支撑轴,所述模具本体通过所述支撑轴转动架设于两所述立板之间,所述模具本体的底部固定设有卡位凸条,所述卡位凸条与所述支撑轴平行;

所述底板顶面固定设有第一导向条,所述第一导向条与所述支撑轴平行、且处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第一导向条上滑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包括立块及固定设于所述立块侧壁底部的横块,所述立块的厚度小于所述模具本体端面到同侧的所述立板之间的距离,所述立块底壁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立块通过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条上,所述立块的顶壁设有卡位槽,所述卡位槽与所述卡位凸条相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顶面固定设有第二导向条,所述第二导向条与所述第一导向条平行、且位于所述底板边缘,所述横块远离所述立块一端的底壁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横块通过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条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卡位凸条的两端朝远离所述卡位凸条中部方向逐渐收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模具本体的上设有多条贯穿所述模具本体两端面的散热孔,所述散热孔沿所述成型腔周缘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模具本体侧壁上固定设有木质的把手,所述限位块由木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银铜合金成型用模具,其结构简单,可转动的模具本体,翻转时按仅需较小的施加力量、使用方便,且限位块、卡位凸条、第一导向条的配合,可使得模具本体快速、准确的恢复至水平位置,且稳定处于水平状态,有效的减少操作时长,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银铜合金成型用模具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银铜合金成型用模具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银铜合金成型用模具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限位块处于卡位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

110、底板;120、立板;130、第一导向条;140、第二导向条;200、模具本体;210、成型腔;220、支撑轴;230、卡位凸条;240、散热孔;250、把手;300、限位块;310、立块;311、第一滑槽;312、卡位槽;320、横块;321、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银铜合金成型用模具,包括底板110及固定设于所述底板110顶面两端的立板120,两所述立板120之间设有模具本体200,如图2所示,所述模具本体200顶面向下凹陷形成成型腔210,所述模具本体200的两端固定设有支撑轴220,所述模具本体200通过所述支撑轴220转动架设于两所述立板120之间,所述模具本体200的底部固定设有卡位凸条230,所述卡位凸条230与所述支撑轴220平行;

所述底板110顶面固定设有第一导向条130,所述第一导向条130与所述支撑轴220平行、且处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第一导向条130上滑动设有限位块300,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块300包括立块310及固定设于所述立块310侧壁底部的横块320,所述立块310的厚度小于所述模具本体200端面到同侧的所述立板120之间的距离,所述立块310底壁设有第一滑槽311,所述立块310通过所述第一滑槽311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条130上,所述立块310的顶壁设有卡位槽312,所述卡位槽312与所述卡位凸条230相适配。

上述的一种银铜合金成型用模具,其结构简单,可转动的模具本体,翻转时按仅需较小的施加力量、使用方便,且限位块、卡位凸条、第一导向条的配合,可使得模具本体快速、准确的恢复至水平位置,且稳定处于水平状态,有效的减少操作时长,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110顶面固定设有第二导向条140,所述第二导向条140与所述第一导向条130平行、且位于所述底板110边缘,所述横块320远离所述立块310一端的底壁设有第二滑槽321,所述横块320通过所述第二滑槽321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条140上;所述第二导向条及所述第二滑槽的设置可进一步限定所述限位块的移动轨迹、加固所述限位块的稳定性,保证所述限位块在支撑时可确保所述模具本体处于水平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卡位凸条230的两端朝远离所述卡位凸条230中部方向逐渐收窄;所述卡位凸条与所述卡位槽的配合是实现所述模具本体快速、准确恢复至水平位置的关键所在,所述卡位凸条两端收窄可方便顺利插入所述卡位槽、当所述卡位槽的宽度与所述卡位凸条宽度相匹配时即为将所述模具本体调整至水平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本体200的上设有多条贯穿所述模具本体200两端面的散热孔240,所述散热孔240沿所述成型腔210周缘分布;所述散热孔的设置可便于所述模具本体的散热,加速合金的冷却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本体200侧壁上固定设有木质的把手250,所述限位块300由木料制成;所述把手的设置可方便翻转所述模具本体、将所述模具本体内的成型后的合金锭卸下;且所述把手及所述限位块均为木料制成,可有效的限制热量的传递,避免烫伤、方便操作。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如图4所示、首先需要将所述限位块移动至靠近所述模具本体中部位置,使所述模具本体处于水平位置,接着往所述成型腔喷洒脱模剂,然后往所述成型腔内浇注适量的金属溶液,待合金冷却成型后,如图1所示,将所述限位块移动至一侧、使得所述卡位凸条脱离所述卡位槽,紧接着通过所述把手将所述模具本体翻转,将成型后的合金锭卸下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合金冷却成型后、移开所述限位块前,可对所述模具本体进行敲打,方便后面的卸料,当然也可在翻转后进行敲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