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镀锌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71240发布日期:2020-04-29 00:48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热镀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镀锌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热镀锌(galvanizing)也叫热浸锌和热浸镀锌:是一种有效的金属防腐方式,主要用于各行业的金属结构设施上。是将除锈后的钢件浸入500℃左右融化的锌液中,使钢构件表面附着锌层,从而起到防腐的目的。现有的热镀锌工艺中,镀液在工件上的附着力较差,锌层厚度难以达标,工件合格率较低,经常需要返工或多次加工,效率地下,且镀液附着在工件上之后,均匀度不高,工件表面留有残留的锈迹和氧化皮、污泥及污秽物、电焊熔渣等,还容易存在色差,也极易形成暗灰镀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镀层重量和镀层厚度都能满足技术要求的热镀锌加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镀锌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工件检查:根据工件的尺寸大小和形状进行分开放置,并对工件进行检查;

(2)脱脂处理与清洗:对检查好的待镀工件进行脱脂处理,脱脂处理温度为50-95℃,脱脂处理时间为60-90min,脱脂处理后清水清洗数次,其中,脱脂液的组成成分为:氢氧化钠的含量为100-120克/升,碳酸氢钠的含量为50-70克/升,磷酸三钠的含量为40-60克/升;

(3)酸洗与清洗:采用盐酸水溶液对脱脂处理后的工件进行洗涤25-30min,酸洗温度为20-25℃,酸洗结束后再用清水清洗数次,其中盐酸水溶液的溶度为22.5-23.3%;

(4)助镀剂处理: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工件置于60-90℃的助镀液中进行1-3min的反应;

(5)干燥处理:镀件在热浸镀前进行热空气处理,干燥热空气控制在100-150℃,工件在干燥平台上烘烤时间为8-12分钟,烘干镀件立即进行浸镀处理,不能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防止助镀剂潮解失效;

(6)浸锌镀工艺处理:工件的镀锌温度控制在435-440℃范围内,停产期间应保温,炉温温度保持在430-440℃,同时要将锌渣打捞干净;

(7)冷却:镀锌后的镀件应立即全部浸入冷水槽冷却,冷却水温低于80℃,水质应清澈无杂质,冷却过程中保持水流稳定,冷却水ph保持在6-8之间;

(8)钝化处理和清洗:冷却处理后的镀件置于钝化池中钝化处理,其钝化池内钝化液的ph保持在2-3之间,钝化温度为20-40℃,钝化时间为1-2min,钝化处理后清水清洗数次;

(9)整修、检验和包装:对钝化处理好的工件表面进行打磨、整修,保证工件表面的镀层光滑,然后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合格后进行包装。

在步骤(3)中,工件酸洗的质量要求有:

a.经处理后的各工件表面没有残留的锈迹和氧化皮、电焊熔渣等,处理后的工件表面应呈灰白色光亮;

b.经处理后的各类管件内外没有残留的锈迹和氧化皮,污泥及污秽物等,处理后的各类管件内外应呈灰白色光亮一致;

c.不同的部件应根据工件大小、弯曲成都、材料厚度,及外表生锈情况分类整齐进行酸洗处理;注意1.不能将工件丢入酸池,2.弯曲工件进入酸处理时弯头必须向上,3.薄料在酸处理工艺中不能造成工件压弯、变形等,4.酸洗操作工要严格控制酸洗时间,工件不得发生过酸和欠酸现象。

酸洗后的工件必须在流动的清水槽中进行冲洗,必要时部件要在清水中上下晃动2-3次,已达到洗净的目的。

在步骤(4)中,所述助镀液是由氯化锌和氯化氨配制的水溶液,其中,氯化锌的含量为60-80克/升,氯化氨的含量为120-150克/升。

镀件从助镀槽的助镀液中提出后,应停留在距液面高为0.4-0.6m处倒出积聚的助镀液,然后再做干燥处理,目的是为了使镀件表面不会积聚助镀液,从而确保镀层厚度均匀,不会出现凸起现象。

在步骤(6)中,正常生产条件下,每周至少将锌锅中的锌渣彻底打捞清理1-2次。

在步骤(8)中,所述钝化液是硝酸铬1.5-3%和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0.2-0.3%的水溶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热镀锌加工工艺方法较简单,其镀层重量和镀层厚度都能满足技术要求,且验证之后得知该镀锌层与金属结合牢固,经锤击实验,镀层无剥离、凸起现象,效果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热镀锌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工件检查:根据工件的尺寸大小和形状进行分开放置,并对工件进行检查;

(2)脱脂处理与清洗:对检查好的待镀工件进行脱脂处理,脱脂处理温度为50-95℃,脱脂处理时间为60-90min,脱脂处理后清水清洗数次,其中,脱脂液的组成成分为:氢氧化钠的含量为100-120克/升,碳酸氢钠的含量为50-70克/升,磷酸三钠的含量为40-60克/升;

(3)酸洗与清洗:采用盐酸水溶液对脱脂处理后的工件进行洗涤25-30min,酸洗温度为20-25℃,酸洗结束后再用清水清洗数次,其中盐酸水溶液的溶度为22.5-23.3%,酸洗后的工件必须在流动的清水槽中进行冲洗,必要时部件要在清水中上下晃动2-3次,已达到洗净的目的;其中,工件酸洗的质量要求有:

a.经处理后的各工件表面没有残留的锈迹和氧化皮、电焊熔渣等,处理后的工件表面应呈灰白色光亮;

b.经处理后的各类管件内外没有残留的锈迹和氧化皮,污泥及污秽物等,处理后的各类管件内外应呈灰白色光亮一致;

c.不同的部件应根据工件大小、弯曲成都、材料厚度,及外表生锈情况分类整齐进行酸洗处理;注意1.不能将工件丢入酸池,2.弯曲工件进入酸处理时弯头必须向上,3.薄料在酸处理工艺中不能造成工件压弯、变形等,4.酸洗操作工要严格控制酸洗时间,工件不得发生过酸和欠酸现象。

(4)助镀剂处理: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工件置于60-90℃的助镀液中进行1-3min的反应,助镀结束后,镀件从助镀槽的助镀液中提出,应停留在距液面高为0.4-0.6m处倒出积聚的助镀液,然后再做干燥处理;其中,助镀液是由氯化锌和氯化氨配制的水溶液,其中,氯化锌的含量为60-80克/升,氯化氨的含量为120-150克/升;

(5)干燥处理:镀件在热浸镀前进行热空气处理,干燥热空气控制在100-150℃,工件在干燥平台上烘烤时间为8-12分钟,烘干镀件立即进行浸镀处理,不能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防止助镀剂潮解失效;

(6)浸锌镀工艺处理:工件的镀锌温度控制在435-440℃范围内,停产期间应保温,炉温温度保持在430-440℃,同时要将锌渣打捞干净,其中,正常生产条件下,每周至少将锌锅中的锌渣彻底打捞清理1-2次;

(7)冷却:镀锌后的镀件应立即全部浸入冷水槽冷却,冷却水温低于80℃,水质应清澈无杂质,冷却过程中保持水流稳定,冷却水ph保持在6-8之间;

(8)钝化处理和清洗:冷却处理后的镀件置于钝化池中钝化处理,其钝化池内钝化液的ph保持在2-3之间,钝化温度为20-40℃,钝化时间为1-2min,钝化处理后清水清洗数次,其中,钝化液是硝酸铬1.5-3%和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0.2-0.3%的水溶液;

(9)整修、检验和包装:对钝化处理好的工件表面进行打磨、整修,保证工件表面的镀层光滑,然后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合格后进行包装。

检测例

硫酸铜实验(电力行业执行标准):

按照gb2694-81有关规定的实验方法进行测试,将实施例1中的已镀锌工件用标准guso4溶液进行浸蚀试验(侵蚀温度为18±2℃),每次1min,试验5次后不漏铁,证明镀锌效果较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