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件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7081发布日期:2020-02-18 14:10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镶件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镶件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在铸造行业内应用到固体金属件与液体金属液相结合铸造技术甚少,使用到金属件均衡加热设备并运用在铸造行业的更是创新概念,并未得到实质新的应用。

在现有的铸造工艺中,对金属件的加热存在加热时间长、加热后金属件温度不均、加热后金属件温度差异大的情况。对此,严重影响铸造工艺的有效性、工作效率。同时,由于金属件加热后温度差异大,导致铸造模流变化多,产生铸件气缩孔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镶件加热设备,其能提高加热效率,且镶件均衡加热,将镶件温度差异控制在一定合理范围内,有助于镶件与铝液成型。

一种镶件加热设备包括:

工件安装装置,用于安装待加热的工件;

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工件;

红外线测温仪,用于检测加热中的工件的温度;

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工件安装装置往复进入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区域,还用于驱动所述工件安装装置在所述加热区域内移动以使加热中的工件进入红外线测温仪的检测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工件安装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块、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所述安装板与移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定位销固定安装在安装块上,所述第二定位销可滑动地安装在安装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工件安装装置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供第二定位销安装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安装块上设有供第一定位销安装的第一定位孔、供滑块滑动的第三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块可滑动地安装在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安装块上设有与第一滑槽相匹配的滑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销伸出安装块的部分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定位销伸出安装块的部分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第二凸块的外径均略大于工件的定位孔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线圈封装框架、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等间距地分布在线圈封装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线圈的轮廓与工件的外轮廓相近似或者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封装框架上设有供红外线测温仪检测工件温度的测温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电机、直线导轨、滑台、移动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直线导轨的丝杆固定连接,所述滑台滑动连接在直线导轨上且与直线导轨的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工件安装装置安装在滑台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感应线圈磁场加热原理,解决了镶件温度低以不满足于铝液混合铸造的技术问题;

2、采用多工位多镶件设计,解决了单一工位加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3、采用红外线测温仪探测,数据化显示温度,各工件均衡加热,温度差异控制在一定合理范围内,在铸造过程中更能有效地将镶件与铝液成型,有效避免出现产品有明显裂缝、收缩、气孔严重等问题;

4、安装块的位置可以调节,便于适应不同大小的工件;

5、第二定位销的位置可以调节,便于适应不同的工件;

6、采用一个移动装置实现工件进入加热区域以及工件进入检测区域的功能,避免红外线测温仪的移动,降低制造成本,减小设备体积。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镶件加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件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

100、机体;200、移动装置;210、电机;220、直线导轨;230、滑台;240、移动板;300、工件安装装置;310、安装板;311、第一滑槽;312、第二滑槽;320、安装块;321、滑条;322、第一安装孔;323、第一定位孔;324、第三滑槽;325、凸台;330、滑块;331、第二安装孔;332、第二定位孔;340、第一定位销;341、第一安装部;342、第一定位部;343、第一凸块;350、第二定位销;351、第二安装部;352、第二定位部;353、第二凸块;360、限位件;400、加热装置;410、线圈封装框架;411、测温通孔;420、感应线圈;500、红外线测温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镶件加热设备,参见图1至图5,包括机体100以及安装在机体100上的移动装置200、工件安装装置300、加热装置400、红外线测温仪500。其中,移动装置200带动工件安装装置300往复进入加热装置400,工件安装装置300用于安装待加热的工件,加热装置400产生磁场以加热工件,红外线测温仪500用于检测工件温度。

参见图1至图5,移动装置200包括电机210、直线导轨220、滑台230、移动板240。其中,电机210通过螺栓安装在机体100的顶部,电机210的输出轴与直线导轨220的丝杆固定连接。滑台230滑动连接在直线导轨220上,滑台230还与直线导轨220的丝杆螺纹连接。移动板240通过螺栓安装在滑台230上。

参见图1至图5,工件安装装置300包括安装板310、若干的安装块320、若干的滑块330、若干的第一定位销340、若干的第二定位销350、若干的具有外螺纹的限位件360。

安装板310通过螺栓安装在移动板240上。安装板310的顶面设有第一滑槽311,第一滑槽311以安装板310的宽度的中线对称分布,第一滑槽311沿着安装板310的长度方向延伸。安装板310的顶面还设有贯穿至安装板310底面的第二滑槽312,第二滑槽312以安装板310的宽度的中线对称分布在第一滑槽311的外侧,第二滑槽312平行于第一滑槽311。

安装块320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310上。安装块320的底面设有与第一滑槽311相匹配的滑条321。安装块320的顶面设有与第二滑槽312相对应的贯穿至安装块320底面的第一安装孔322,通过在第一安装孔322内插入螺栓以将安装块320固定在安装板310上。安装块320的顶面设有贯穿至安装块320底面的第一定位孔323,第一定位孔323位于两第一安装孔322之间,第一定位孔323的截面为凸字型,第一定位孔323直径较大的部分的内壁设有螺纹,该部分与限位件360螺纹连接。安装块320的顶面还设有贯穿至安装块320底面的第三滑槽324,第三滑槽324位于两第一安装孔322之间。在第三滑槽324的内壁上设有环形的凸台325,该凸台325沿着第三滑槽324的内壁环绕成一圈。

滑块330滑动安装在第三滑槽324内。滑块330的顶面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二安装孔331,通过在第二安装孔331内插入螺栓以将滑块330固定在安装块320上。滑块330的顶面还设有第二定位孔332,第二定位孔332的截面为凸字型。

第一定位销340安装在第一定位孔323内。具体地,第一定位销340包括第一安装部341、第一定位部342。第一安装部341位于第一安装孔322内且与第一安装孔322相匹配,第一定位销340在第一定位孔323的台阶面与限位件360的共同作用下被限定在第一定位孔323内。第一定位部342设置在第一安装部341的顶面且从第一定位孔323的顶面伸出,第一定位部342插入工件上的定位孔内以限定工件的位置。为了提高工件温度的均匀性,在第一定位部342上设有环绕第一定位部342的第一凸块343,第一凸块343的外径略大于工件的定位孔直径。

第二定位销350安装在第二定位孔332内。具体地,第二定位销350包括第二安装部351、第二定位部352。第二安装部351位于第二安装孔331内且与第二安装孔331相匹配,第一定位销340在第一定位孔323的台阶面与凸台325的共同作用下被限定在第二定位孔332内。第二定位部352设置在第二安装部351的顶面且从第二定位孔332的顶面伸出,第二定位部352插入工件上的定位孔内以限定工件的位置。为了提高工件温度的均匀性,在第二定位部352上设有环绕第二定位部352的第二凸块353,第二凸块353的外径略大于工件的定位孔直径。

参见图1至图5,加热装置400包括线圈封装框架410、若干的环形的感应线圈420。其中,感应线圈420等间距地分布在线圈封装框架410上。移动板240、工件安装装置300、工件可以往复进入感应线圈420的中部。为了提高工件的受热均匀度,在实际操作中,将感应线圈420的轮廓设计成与工件的外轮廓相近似或者相同。

参见图1至图5,红外线测温仪500安装在加热装置400的顶面。在线圈封装框架410的顶面设有测温通孔411,红外线测温仪500透过测温通孔411来检测工件的温度。

工作过程:首先,根据待加热工件上的定位孔位置来调节第二定位销350的位置,确定好第二定位销350位置后,依序将安装块320安装在安装板310上、将待加热工件放置在定位块上;然后,电机210通过丝杆驱动移动板240移动,移动板240带动定位板移动至感应线圈420的中部;接着,感应线圈420产生磁场以加热工件,在工件加热期间,通过移动定位板来调节加热中的工件位置,使红外线测温仪500可以透过测温通孔411来检测工件的温度;工件加热完成后,安装板310移出加热装置400的加热区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