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点部件清洗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28137发布日期:2023-03-28 21: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触点部件清洗工艺,所述触点部件包括基材和焊接在基材上的银触点,所述基材包括铜和/或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酸洗去除氧化膜及铜色:在室温条件下将触点部件浸入酸洗液中进行酸洗,酸洗时间为10-15s;所述酸洗液的组分及体积百分比为:质量分数30%的双氧水4%-6%、密度为1.84克/毫升的稀硫酸8%-12%,余量为水;(2)振光除焊渣:采用预先配好的研磨液、光亮剂和水按预设比例混合形成振光液,在室温条件下对步骤(1)得到的触点部件进行振光处理,振光时间为20-40min;(3)酸活化:采用5%-10%的稀硫酸水溶液对步骤(2)得到的触点部件进行清洗,清洗时间为10-15s,去除触点部件表面残留的酸洗液;(4)防铜变色处理:采用20%-25%的oy-8a防铜变色剂水溶液对步骤(3)得到的触点部件浸泡处理1-2min,使其表面形成一层防护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部件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每升振光液中各组分比例如下:研磨液10-15ml/l、光亮剂10-15ml/l,余量为水;所述研磨液的组分及体积百分比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20%、柠檬酸5%-15%、碳酸钠15%-25%、偏硅酸钠10%-20%、脂肪醇20%-30%、蓖麻油10%-20%;所述光亮剂的组分及体积百分比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40%、丙三醇5%-1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5%-25%、sls针状多效活性剂5%-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点部件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液的组分及体积百分比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柠檬酸10%、碳酸钠20%、偏硅酸钠15%、脂肪醇25%、蓖麻油15%;所述光亮剂的组分及体积百分比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5%、丙三醇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0%、sls针状多效活性剂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部件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对步骤(4)得到的触点部件依次进行水洗、去除水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点部件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水洗工艺依次包括多级逆流水洗和热水烫洗,每级逆流水洗的时间为5-10s,热水烫洗的时间为10-30s,所述热水的温度大于或等于8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点部件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去除水渍的工艺依次包括热风甩干和烘干,其中,热风甩干的温度为60℃-70℃,烘干的温度为70℃-80℃,甩干时间为20-30s,烘干时间为20-40min。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部件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步骤(3)中,每个步骤完成后分别对触点部件进行水洗,所述水洗采用多级逆流水洗工艺实现。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部件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化学除油步骤:将触点部件浸入10%-15%的hmc-02a除油水溶液中,浸泡时间为10-15min;除油完成后对触点部件进行水洗。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点部件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除油步骤完成后的水洗采用多级逆流水洗工艺实现。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部件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液的组分及体积百分比为:质量分数30%的双氧水5%、密度为1.84克/毫升的稀硫酸10%,余量为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点部件清洗工艺,所述触点部件包括基材和焊接在基材上的银触点,所述基材包括铜和/或铜合金,所述清洗工艺包括酸洗工序、振光工序、酸活化工序、防铜变色处理工序,其通过酸洗去除氧化膜及铜色、振光除焊渣、酸活化和防铜变色处理,实现银触点焊接铜或铜合金的清洗要求,即去除部件表面的氧化膜层、焊渣及黄铜部件表面的纯铜色,并防止清洗后的焊接部件重新氧化变色,又能确保银触点不被腐蚀,同时还兼顾产品的RoHS管控要求和有机硅管控要求。硅管控要求。硅管控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陈仙花 巫生茂 唐永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金越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1
技术公布日:2023/3/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