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51930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属于金属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对金属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镁合金板材、镁铝合金制品,像汽车配件和摩托车配件等,这些具有特殊强度和轻量化要求的各种机械零部件的加工,传统的剖光打磨等手段远远不能满足这些高的工艺要求,对此现今大多使用表面淬火处理,来提高材料表面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减缓、消除和修复材料表面的变化及损伤,来提高材料的物力或者化学性能,达到使用的工艺要求,但是这种技术存在多种不足之处。
[0003]首先,淬火一般分为明火淬火和感应淬火两种,加热软化表面后采取立刻冷却的刺激来改变其物理性能,人工操作较为复杂、工作效率低下且高温的工作环境对于的实际操作者很容易造成灼伤;其次,人工操作时,加热温度和淬硬层的深度不易控制,其加工生产后的质量不稳定;最后,这种加工工艺受到材料品质的限定,质软的镁铝合金或者金属局部受热过大,容易产生局部熔化穿孔的现象产生,严重形变,影响使用性能和外形的美观。为了促进镁铝合金制品等有特殊工艺要求的金属材料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包括煤油滴定管、温度检测仪表、炉盖、热电偶、电阻丝、炉体、高焰轻质耐火砖保温层、炉芯内圈、开关阀、循环风机、尾气排放管、气密性锁扣、炉盖冷却水保温层、内部风轮、升降挂钩、冷却热风排放接口、耐热发生罐、工件摆放台和支架,所述炉盖设置在炉体的顶部,所述炉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炉盖冷却水保温层,所述气密性锁扣内嵌在炉盖冷却水保温层中,所述炉盖与炉体通过气密性锁扣连接,所述煤油滴定管、热电偶和尾气排放管均贯穿性穿过炉盖连接到炉体的内部,所述循环风机安装在炉盖的顶端,所述循环风机与内部风轮通过传动杆连接,所述炉芯内圈设置在炉体的内部,所述炉芯内圈与炉体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高焰轻质耐火砖保温层,所述耐热发生罐通过支架安装在炉芯内圈的底部,所述电阻丝设置在耐热发生罐的外壁上,所述工件摆放台设置在耐热发生罐的内部,所述冷却热风排放接口设置在炉体的右侧。
[0006]进一步地,所述炉盖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温度检测仪表,所述热电偶与温度检测仪表电性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煤油滴定管上设置有开关阀。
[0008]进一步地,所述工件摆放台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挂钩。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良好的气密性保证了碳氮共渗的稳定进行,热电偶的感应温度检测,实现远端的温度测量,有效保证了耐热发生罐的气密性,且使用者能更加直观的观测到温度和碳氮共渗的进行时间,避免过度渗透和无效渗透的发生;碳氮共渗技术与单独渗碳或者淬火相比较,表面渗层的硬度差别不大,但其耐磨性、耐腐蚀性及疲劳强度均更加优越,氮的渗入提高了共渗层奥氏体的稳定性,两种原子相互促进加快渗透速率,工件外表基本无变形,不受材料的限制,使用更加广泛,且使渗层的淬透性得到大大的提高;炉体外圈的高焰轻质耐火砖保温层设置,不但质量较轻便于移动,也有效避免了内部温度过高对外界工作人员产生影响;冷却热风排放接口与炉盖冷却水保温层相贯通,既可以作为渗透时的保温层,也可以作为渗透完成后的冷却层,一物多用,减小了炉体的整体大小,避免了资源的无效浪费。
【附图说明】
[001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煤油滴定管、2-温度检测仪表、3-炉盖、4-热电偶、5-电阻丝、6-炉体、
7-高焰轻质耐火砖保温层、8-炉芯内圈、9-开关阀、10-循环风机、11-尾气排放管、12-气密性锁扣、13-炉盖冷却水保温层、14-内部风轮、15-升降挂钩、16-冷却热风排放接口、17-耐热发生罐、18-工件摆放台、19-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4]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包括煤油滴定管1、温度检测仪表2、炉盖3、热电偶4、电阻丝5、炉体6、高焰轻质耐火砖保温层7、炉芯内圈8、开关阀9、循环风机10、尾气排放管11、气密性锁扣12、炉盖冷却水保温层13、内部风轮14、升降挂钩15、冷却热风排放接口 16、耐热发生罐17、工件摆放台18和支架19,炉盖3设置在炉体6的顶部,炉体6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炉盖冷却水保温层13,气密性锁扣12内嵌在炉盖冷却水保温层13中,炉盖3与炉体6通过气密性锁扣12连接,煤油滴定管1、热电偶4和尾气排放管11均贯穿性穿过炉盖3连接到炉体6的内部,炉盖3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温度检测仪表2,热电偶4与温度检测仪表2电性连接,煤油滴定管1上设置有开关阀9,循环风机10安装在炉盖3的顶端,循环风机10与内部风轮14通过传动杆连接,炉芯内圈8设置在炉体6的内部,炉芯内圈8与炉体6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高焰轻质耐火砖保温层7,耐热发生罐17通过支架19安装在炉芯内圈8的底部,电阻丝5设置在耐热发生罐17的外壁上,工件摆放台18设置在耐热发生罐17的内部,工件摆放台18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挂钩15,冷却热风排放接口 16设置在炉体6的右侧。
[0015]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安全方便,首先通过气密性锁扣12打开炉盖3,通过升降挂钩15取出工件摆放台18,放入工件,之后锁紧气密性锁扣12,接通电源,电阻丝5开始工作,提高其内部碳氮气体的活跃程度,加快渗透速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热电偶4全程对内部反应温度做出检测,便于使用者直观的掌握渗透进程,避免过度渗透和无效渗透的发生,造成资源的无故浪费,直到渗透完成,通过气密性锁扣12,打开炉盖3取出工件即可。全程中炉体6中的高焰轻质耐火砖保温层7不但质量较轻便于移动,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内部温度过高对外界工作人员产生影响。
[001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包括煤油滴定管(1 )、温度检测仪表(2)、炉盖(3)、热电偶(4)、电阻丝(5)、炉体(6)、高焰轻质耐火砖保温层(7)、炉芯内圈(8)、开关阀(9)、循环风机(10)、尾气排放管(11)、气密性锁扣(12)、炉盖冷却水保温层(13)、内部风轮(14)、升降挂钩(15 )、冷却热风排放接口( 16 )、耐热发生罐(17 )、工件摆放台(18 )和支架(19 ),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3)设置在炉体(6)的顶部,所述炉体(6)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炉盖冷却水保温层(13),所述气密性锁扣(12)内嵌在炉盖冷却水保温层(13)中,所述炉盖(3)与炉体(6)通过气密性锁扣(12)连接,所述煤油滴定管(1)、热电偶(4)和尾气排放管(11)均贯穿性穿过炉盖(3 )连接到炉体(6 )的内部,所述循环风机(10 )安装在炉盖(3 )的顶端,所述循环风机(10 )与内部风轮(14 )通过传动杆连接,所述炉芯内圈(8 )设置在炉体(6 )的内部,所述炉芯内圈(8)与炉体(6)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高焰轻质耐火砖保温层(7),所述耐热发生罐(17)通过支架(19)安装在炉芯内圈(8)的底部,所述电阻丝(5)设置在耐热发生罐(17)的外壁上,所述工件摆放台(18)设置在耐热发生罐(17)的内部,所述冷却热风排放接口( 16)设置在炉体(6)的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3)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温度检测仪表(2),所述热电偶(4)与温度检测仪表(2)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油滴定管(1)上设置有开关阀(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摆放台(18)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挂钩(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包括炉盖、电阻丝、炉芯内圈、循环风机、气密性锁扣和耐热发生罐,所述炉盖设置在炉体的顶部,所述炉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炉盖冷却水保温层,所述气密性锁扣内嵌在炉盖冷却水保温层中,所述循环风机安装在炉盖的顶端,所述炉芯内圈设置在炉体的内部,所述炉芯内圈与炉体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高焰轻质耐火砖保温层,所述电阻丝设置在耐热发生罐的外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良好的气密性保证了碳氮共渗的稳定进行,热电偶远端的温度测量,有效保证了耐热发生罐的气密性,能够更加直观的观测到温度和碳氮共渗的进行时间,避免过度渗透和无效渗透的发生。
【IPC分类】C23C8/30
【公开号】CN205062163
【申请号】CN201520760809
【发明人】吴会能, 刘志超, 李红成, 杨钢, 陈佳, 王诗圆, 王先强, 吴章彬, 喻修培
【申请人】重庆盛镁镁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