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致密氧选择性透过陶瓷膜的甲烷部分氧化方法

文档序号:3436290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使用致密氧选择性透过陶瓷膜的甲烷部分氧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费歇尔-特罗普歇(Fishcher-Tropsch)合成油、甲醇、二甲基醚等的绿色液体燃料的原料等的作为氢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的合成气体、在含有甲烷的气体作为原料制备的氧选择性透过陶瓷膜式反应器中,使催化剂使用量为最小限度,同时抑制催化剂恶化和大幅度提高反应效率为特征的反应技术。另外,使氧选择透过陶瓷中的氧透过量为最大限度,大幅度增加合成气体制造量的同膜式反应器设备的简洁化的技术。
现行的面向甲醇等合成气体制备主要通过水蒸汽改性进行,因为是很大的吸热反应,所以必须从外部供给热之外,为了避免由于碳析出引起催化剂性能低下和在下游设置的排热回收汽锅(ボイラ一)中的浸渍碳金属除尘(炭メタルダステイング)因为要投入过量的水蒸汽,所以造成低能效率、高设备费用。另外,通过水蒸汽改性的合成气体中的氢和一氧化碳的比为3,为了适合合成气体制备液体燃料,即为2或1,必须投入大量的CO2到原料气体,并且/或者必须从合成气体中分离部分氢。
这些缺点之中,特别是为了避免从外部供给热,直接将纯氧导入含有甲烷的气流中的内热式改性反应器技术的开发正在进行。同技术将对改性反应必要的热通过原料气体的内部燃烧而供给,用下述的总括式表示的甲烷的部分氧化(标准生成焓为298K)。
该技术根据反应形态大致分为气相部分氧化、固定床式自热改性、流动床式自热改性、催化剂部分氧化,但除去用一段进行部分氧化的“催化剂部分氧化”,与甲烷燃烧反应同样燃烧生成的CO2、H2O等与甲烷的改性反应,即,由下式表示的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组合形成。
这些之中,一直适用于商业工厂的是气相部分氧化,对于固定床式自热改性的商业化成绩还很少。对于流动床式自热改性,处于中试阶段,对于催化剂部分氧化处于基础研究阶段。这些技术因为从内部供给热,与水蒸汽改性相比,可提高能源效率,但是因为需要通过深冷蒸馏空气分离装置的高价的纯氧气,大幅度成本削减是困难的。
代表现行深冷蒸馏方式的氧制备技术资本集约型而且能量多消耗型,虽然工艺方式等改良有进展,但是因为根据本质上沸点相当小的氧和氮的沸点差的分离技术,大幅度成本削减困难。该状况下,作为氧制备技术的新机轴,近年,特别在欧美进行急剧活跃研究开发的致密混合导电性陶瓷膜的高温(~850℃)氧分离技术因为具有简洁的设备并且可节省能源,所以得到很大关注。混合导电性陶瓷膜中,将膜的两侧的氧分压差作为驱动力,使空气中的氧在膜表面离子化的晶格中选择性地透过。此时,电子与氧离子逆方向移动,保持电中性。在空气侧的相反侧配置催化剂,通过使甲烷等发生氧化反应(消耗氧),可使甲烷侧的氧分压在最小限度,结果使氧分压差,即,氧选择透过驱动力为最大限度。另外,由于同种陶瓷材料在800~900℃的高温下发生混合导电性,甲烷等部分氧化反应与空气分离同时,即,通过一个单元进行,具有形成简洁且便宜的反应器的可能性。从这些观点来看,利用相同陶瓷膜的基础研究、即,关于甲烷氧化耦合、从甲烷制备合成气体的研究在各方面正在实施。特别是,对于由甲烷制备合成气体,因为具有大幅度削减成本、节省能源的可能性,美国能源省支援大型研究课题正在进行之中等,世界范围的研究开发正趋活跃。
通过使用陶瓷膜的膜式反应器、由含有甲烷的气体制备合成气体技术构成的基本技术,公开了涉及包括混合导电性陶瓷材料、薄膜化等膜材料的形状、甲烷改性催化剂及其配置等基本反应、含有密封方法的反应器形状及反应热供给方法等反应器、膜式反应器的全部工艺。
关于混合导电性陶瓷材料,不仅高的氧透过性而且材料稳定性、特别是在还原气氛中的结晶结构的稳定性是很重要的。若发生结晶结构或相变化,多数情况下,伴随有溶胀,结果关系到陶瓷膜的破坏。已经开发了具有相当程度的高的氧透过性和在还原气氛具有高材料稳定性的Sr1.7La0.3Ga0.6Fe1.4O5.15等材料(WO99/21649)等,世界上具有相当程度的高的氧透过性和在还原气氛具有高材料稳定性的陶瓷膜材料的开发在进行中。
关于膜材料的形状,为了谋求增大相对于陶器膜中氧的整体(バルク)扩散电阻的氧透过量,所以提案有需要薄膜化、对多孔质支持体通过有机金属化学蒸镀的无机薄膜的制备方法(特开平6-135703)。另外,有伴随薄膜化的氧选择性解离等表面交换为氧透过速度的限速阶段时,有要求增大表面积的附加多孔质层、附加氧催化解离催化剂的情形(WO98/41394等)。
关于具有膜式反应器的、由含有甲烷的气体制备合成气体的制备工艺全部,提案有表示各种单元操作的工艺方式、考虑原料气组成的工艺运转条件(EP08826070A1、EP0926097A1)。
关于使用陶瓷膜的由含有甲烷的气体制备合成气体的反应器技术,公开的有,含有材料系的反应器概念(US Patent No.5306411、WO98/48921、WO99/21640、WO99/21649、EP0962422A1、EP0962423A1、US Patent No.6033632)、对烃类改性的热供热方法(WO98/48921)、对放热反应的烃部分氧化反应的温度控制方法(特开平11-70314、US Patent No.6010614)、陶瓷膜与金属结合部分的密封方法(US Patent No.5725218)。
关于制备合成气体的膜式反应器,因为沿着本来含有甲烷的气流使氧合流,特别是在其上游部分形成高甲烷浓度,容易发生碳析出。这可由如下反应式表示。
还有,由于费歇尔-特罗普歇合成油、甲醇、二甲基醚等绿色液体燃料化工艺的运转压力在30大气压以上,以及天然气等含有甲烷的气体压力在50大气压以上的高压,合成气体制备工艺的运转压力至少要在20大气压左右,同压力条件下的碳析出性要比在常压下的高得多。WO99/21649公开了对各种甲烷改性催化剂进行平面和立体的配置,但是没有指出从常压到高压条件下控制碳析出的具体方法。EP0999180A2提出了通过将以氢气为主体的膜式反应器生成物在原料侧再利用谋求控制碳析出,但是存在工艺复杂的缺点。另一方面,已知Ni系等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由于氧化失去甲烷改性功能。在膜式反应器,因为从膜渗出氧,在膜表面附近甲烷改性催化剂容易发生氧化失活。另外,由于甲烷改性反应进行低下,产生的含有甲烷的气体一侧氧分压上升而引起陶瓷膜的氧透过量大幅度降低。在制备合成气体的膜式反应器的实用化中,在所谓反应器设备的简洁化,即不损害该反应器最大特长下,必须具体明确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过去尽管提出了关于同种反应器的种种技术方案,但与实用化相关的涉及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及其配置方法等反应的基本技术还没有公开。
本发明涉及以含有甲烷的气体和空气为原料制备合成气体的氧透过型膜式反应器,针对为了从常压到20气压左右的高压的压力范围高效、稳定、廉价地制备合成气体,抑制在催化剂上的碳析出、抑制由金属催化剂氧化引起的失活、进一步避免从用它们制备的膜中氧供给量减少、削减催化剂使用量的课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a)平面接触配置的情况(b)立体接触配置的情况(c)表示在本发明的原料气流的上游部分平面接触配置,在下游部分立体接触配置的1例的模式图。
图2为使用致密氧选择透过陶瓷膜的氧透过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实验方法的模式图。
(a)实施例1的情况(b)比较例1、2、4、5的情况
(c)比较例3的情况本发明中,在膜式反应器的含有甲烷的气流的上游部分,通过在氧渗出的陶瓷膜的表面附近平面配置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参照

图1(a)],达到避免由于碳析出引起的反应管闭塞、碳析出条件的显著缓和、还有使陶瓷膜氧透过量最大化,进而使催化剂使用量最小化。
将甲烷部分催化剂平面配置的情况下,陶瓷膜的氧透过量主要依赖于还原状态的活性金属种类的表面积。即,还原状态的活性金属种类的表面积足够大时能得到较大的氧透过量,否则,氧透过量就小。这是因为,根据在陶瓷膜附近的甲烷或氢的完全燃烧产生的水、二氧化碳由于甲烷改性反应是否立刻被消耗掉的状态,氧分压有很大不同的缘故,还原状态的活性金属种类的表面积不足时,氧分压为高的状态,结果陶瓷膜中氧透过量减小。由此,相对于陶瓷膜的氧透过量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不足时,陶瓷膜的氧透过量和一氧化碳选择率(相对于反应生成物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总量的一氧化碳的选择率)周期性地变化。具体来说,通过用相对于表面的平面配置的催化剂进行甲烷部分氧化反应,若陶瓷膜的含有甲烷的气流侧的氧分压降低,氧透过量增大,但若氧透过和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平衡破坏,氧透过量过剩时,氧分压上升,结果氧透过量减少。因此,为了得到一定且最大限度的氧透过量,需要足够的甲烷部分催化剂的量。
另一方面,相对于陶瓷膜的氧透过能力有过剩的被还原的活性金属种的表面积时,即,平面配置过剩的催化剂时,偏离甲烷浓度高的陶瓷膜表面的位置,碳析出显著,主要原因是反应活性降低。以上,甲烷部分催化剂的平面配置中,为了抑制活性金属种类的氧化失活和催化剂上碳析出,必须根据陶瓷膜的氧透过能,有必要使配置的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为最合适。
本发明中,使用相对于陶瓷膜接触平面配置的Ni系或Ru等贵金属系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Ni系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中,从抑制碳析出和氧化失活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与Ni的载体相互作用强,结果可使Ni粒子的微粒分散可能的,且担载的氧供给能力高的具有根据固相晶析法用Nix/CaySr1-yTiO3(x=0.1~0.3,y=0.8或0.0)或者Nix/BaTiO3(x=0.1~0.3)表示的组成,优选x=0.2,y=0.8以及钌、铂、或铑相对于上述催化剂重量为0.1~1000重量ppm,优选1.0~100重量ppm。Ru等贵金属系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中,使用具有根据固相晶析法用Rux/CaySr1-yTiO3、Ptx/CaySr1-yTiO3、Rhx/CaySr1-yTiO3(x=0.005~0.05,y=0.8或0.0)或者Rux/BaTiO3、Ptx/BaTiO3、Rhx/BaTiO3(x=0.0005~0.005)表示的组成,优选x=0.001~0.0025。对于这些催化剂的平面配置方法,将烧结后的催化剂微粉末化,用有机溶剂制成浆状涂布在陶瓷膜表面,在900℃的高温下烧结。此时,所烧结的催化剂重量,相对于陶瓷膜单位面积(1cm2)和该膜的单位氧透过量(1scc/min/cm2),为1.5~3.5mg,优选2.0~3.0mg。
在膜式反应器的含有甲烷的气流的下游部分,因为甲烷部分氧化反应进行了相当程度,在含有甲烷的气体中,存在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汽,与上游部分相比碳析出条件缓和。另一方面,甲烷部分催化反应进一步进行,为了得到目的生成物的充分选择性,从陶瓷膜供给氧和提供给充分的甲烷部分催化反应的活性场所是不可缺少的。即,催化剂只靠平面配置,难于达到基本上完全的甲烷部分氧化反应。
本发明中,在膜式反应器的含有甲烷的气流的上游部分,平面配置催化剂的同时,在下游部分相对于陶瓷膜将提供给充分的反应活性场所的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相对于陶瓷膜进行接触立体配置,使甲烷部分氧化反应完全进行[参照图1(c)]。该下游部分,虽说碳析出条件得以缓和,与通常的水蒸汽改性操作条件相比,特别是在高压条件下的碳析出条件更苛刻。因此,与在上游部分平面配置的催化剂同样,使用Ni系或Ru等贵金属系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在Ni系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中,使用担载根据固相晶析法用Nix/CaySr1-yTiO3(x=0.01~0.03,y=0.8或0.0)或者Nix/BaTiO3(x=0.1~0.3)表示的组成、优选x=0.2、y=0.8以及钌、铂或铑相对于上述催化剂重量为0.1~1000重量ppm,优选1.0~100重量ppm。Ru等贵金属系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中,使用具有根据固相晶析法用Rux/CaySr1-yTiO3、Ptx/CaySr1-yTiO3、Rhx/CaySr1-yTiO3(x=0.0005~0.005,y=0.8或0.0)或者Rux/BaTiO3、Ptx/BaTiO3、Rhx/BaTiO3(x=0.0005~0.005)表示的组成,优选x=0.001~0.0025。对于这些催化剂的立体配置方法,将烧结后的催化剂制成适于反应规模的大小、性状,相对于膜式反应器的上部到下部的含有甲烷的气流的流向,用同样的催化剂填充下部的相同流向空间。
因为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会上升。其程度因反应压力越大越显著。这是因为甲烷的改性反应使摩尔数增大,平衡论上低压时反应转化率高,高压时反应转化率低的缘故。即,在较大的放热反应的甲烷完全氧化反应后发生的甲烷改性反应(吸热反应)越高压时越不能进行的原因。为了得到充分的陶瓷膜的氧透过性能和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能够进行,陶瓷膜式反应器的操作条件为850℃左右的高温。然而,比此再高的高温操作对陶瓷材料、密封材料的稳定性有不良影响。因此,反应器内的温度上升设在最小限度为上策,投入水蒸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过量投入水蒸汽使反应生成物的H2/CO的比2大得多,降低下游液体合成工艺的适合性。另外,通过H2O的投入,在陶瓷膜甲烷一侧表面的氧分压增大,所以氧透过量降低。本发明中,从上述观点看,将水蒸汽/碳的比设在0.25~0.5,这样,可同时谋求缓和碳析出条件。
实施例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1)催化剂调制例在枸橼酸水溶液中加入乙二醇,在其中分别溶解硝酸镍(II)六水合物、碳酸钡、四溴化钛各个金属盐,将各个枸橼酸溶液以在催化剂组成中各成分元素比(Ni/Ba/Ti=0.2/1.0/1.0)混合。将该混合溶液在80~90℃边搅拌边加热,调制含有蒸发了水份的金属有机物络合盐的溶胶。将其在200℃和500℃各加热分解5分钟,最后在空气中于900℃烧结10分钟,调制以Ni0.2/BaTiO3组成表示的催化剂。通过X线衍射,同定了钙钛矿型晶格结构的BaTiO3与微量的NiO。将该催化剂含浸在硝酸铑水溶液中,相对于催化剂重量担载100ppm的铑,干燥,在600烧结。(2)实施例1本实施例为模拟在陶瓷膜式反应器中的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平面配置和立体配置的。具体来说,使用在1150℃烧结的具有Ba1-xSrxCo1-xFexO3-d组成的圆盘性状的致密陶瓷膜(有效直径11mm,厚1.2),在900℃烧结的催化剂调制例所示的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粉碎成平均粒径10μm,用有机溶剂调制成浆状,将该浆状物涂布在该陶瓷膜的一面,在900℃烧结。此时,烧结后的催化剂的重量约为25mg。将烧结了催化剂的陶瓷膜设置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上,将具有与浆状涂布的的催化剂同样组成的粉末在面压约7ton/cm2一轴压缩成型后,将用20/40目整粒物300mg用石英毛(ウ一ル)固定在下游部分的石英管中。实验装置中央部分用电炉外部加热到850℃,以150scc/min供应空气,以30scc/min供给甲烷,得到表1所示的实验结果。
表1

(3)比较例1将烧结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催化剂的陶瓷膜设置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上,实验装置中央部分分用电炉外部加热到850℃,以150scc/min供应空气,以30scc/min供给甲烷,得到表1所示的实验结果。(3)比较例2根据实施例1所示的方法,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致密陶瓷膜上泥浆涂布约15mg甲烷部分催化剂。将含有催化剂的该膜设置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上,实验装置中央部分用电炉外部加热到850℃,以150scc/min供应空气,以30scc/min供给甲烷,得到表1所示的实验结果。(4)比较例3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所示的致密陶瓷膜上,将与实施例1所示的同样整粒的催化剂约900mg载在该膜上,实验装置中央部分用电炉外部加热到850℃,以150scc/min供应空气,以30scc/min供给甲烷,得到表1所示的实验结果。(5)比较例4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所示的致密陶瓷膜上,将与实施例1所示的同样整粒的催化剂约25mg烧结在该膜上的烧结物设置在实验装置中,实验装置中央部分用电炉外部加热到850℃,以150scc/min供应空气,以30scc/min供给甲烷,得到表1所示的实验结果。(6)比较例5除了水蒸汽供给量为20scc/min以外,其他在与比较例4同一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到表1所示的结果。(7)比较例6不配置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将实施例1所示的致密陶瓷膜与比较例1、2、4、5同样设置在实验装置上,实验装置中央部分用电炉外部加热到850℃,在陶瓷膜的一侧以150scc/min供应空气,另一侧以30scc/min供给甲烷,得到表1所示的实验结果。(8)比较例7不配置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将实施例1所示的致密陶瓷膜与比较例1、2、4、5同样设置在实验装置上,实验装置中央部分用电炉外部加热到850℃,在陶瓷膜的一侧以150scc/min供应空气,另一侧以30scc/min供给氦,得到表1所示的实验结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中,关于使用致密的氧选择性透过陶瓷膜的甲烷部分氧化反应,提出了从常压到20气压程度的高压的原料气蒸气压范围中,抑制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通常的碳析出和活性金属种类失活,同时使陶瓷膜的氧透过量和合成气体制备量为最大限度,并且使该催化剂的使用量为最小限度的方法,通过实施例,确认其效果。
权利要求
1.甲烷部分氧化方法,其中,在致密的氧选择透过陶瓷膜的一侧接触空气,在另一侧接触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原料气体,从空气一侧到甲烷一侧通过陶瓷膜选择性地移动氧,进行甲烷部分氧化的膜式反应器中,在原料气蒸汽的上游部分相对于上述膜平面地接触配置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并且在其下游部分相对于上述膜立体地接触配置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
2.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膜式反应器的甲烷部分氧化方法,其中,原料气为含有甲烷的天然气、石油气(炭田ガス)、煤热分解气、和/或焦炉气。
3.甲烷部分氧化方法,其中,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反应器中,作为将Ni系或Ru等贵金属系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相对于陶瓷膜平面接触配置方法,将含有载体的该催化剂的微粉末用有机溶剂调制成浆状,在陶瓷膜上涂布、烧结。
4.甲烷部分氧化方法,其中,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反应器中,作为将Ni系或Ru等贵金属系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相对于陶瓷膜立体接触配置方法,通过使含有载体的该催化剂粒子部分接触陶瓷膜,并且填充到反应器中的供给流向空间来配置。
5.甲烷部分氧化方法,作为权利要求3、4所述的Ni系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使用Nix/CaySr1-yTiO3(x=0.1~0.3,y=0.8或0.0)或者Nix/BaTiO3(x=0.1~0.3)表示的组成中,担载相对于上述催化剂重量为0.1~1000重量ppm的钌、铂、或铑的催化剂。
6.甲烷部分氧化方法,其中,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反应器中,在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原料气蒸汽中,相对于含碳量0.25~0.5的比率混入的水蒸汽。
全文摘要
甲烷部分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氧透过型膜式反应器的含有甲烷的气流的上游部分,将不发生失活量的碳析出性低的Ni系或Ru系等贵金属系的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平面配置在氧渗出的陶瓷膜的表面附近,还有,在该反应器的含有甲烷的气流的下游部分,相对于陶瓷膜立体配置碳析出低的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进一步在供给到该反应器的含有甲烷的气体中,相对于该气体中的含碳量以0.25~0.5的比率投入水蒸汽。
文档编号C01B3/38GK1461282SQ01815998
公开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20日
发明者栗村英树, 加贺野井彰一, 铃木洋平 申请人:帝国石油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