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氯化镁原料老卤预处理的方法

文档序号:3470614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白色氯化镁原料老卤预处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生产白色六水氯化镁的原料——光卤石母液的预处理方法,使后期生产的白色六水氯化镁产品能在水中迅速溶解,并能使水溶液澄清透明,无任何固相沉淀物和悬浮物。
背景技术
海湖盐化工生产中,白色六水氯化镁产品是用光卤石母液(老卤)为原料生产的,由于海洋生物有机体的分解,光卤石母液都带有较深的颜色,所以生产白色六水氯化镁之前,必须对光卤石母液原料进行脱色处理,变为无色透明的液体。脱色反应所用的氧化剂一般采用工业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是由氧化钙粉在一定条件下氯化制成,由于反应不完全,工业漂白粉的水溶液显碱性,使处理后的光卤石母液也显一定的碱性,因而生产出来的白色六水氯化镁溶于水后易生成氢氧化镁[Mg(OH)2]白色絮状物,同时光卤石母液中含有较多成分的硫酸镁,在白色六水氯化镁产品中以一水硫酸镁的形式存在,溶于水后,水溶液首先呈现乳白色,30分钟后,其中的一水硫酸镁吸收结合水成为六水硫酸镁后慢慢溶解,水溶液开始澄清透明,即这样生产的白色六水氯化镁存在着水溶速度慢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色氯化镁原料老卤预处理的方法,使生产的白色六水氯化镁产品能在水中迅速溶解,并能使水溶液澄清透明,无任何固相沉淀物和悬浮物。
为达到以上目的,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光卤石母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钙,使光卤石母液中大部分的硫酸镁转化为硫酸钙沉淀后分离除去。二是用盐酸调节氧化脱色后光卤石母液的酸碱度,使其显中性或微酸性,消除生成氢氧化镁的碱性条件,阻止白色六水氯化镁溶于水后氢氧化镁的生成。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所述的色氯化镁原料老卤预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将光卤石母液预热至60-80℃;②将40克/100毫升体积浓度的次氯酸钙水溶液按与光卤石母液体积比1∶(35-45)的比例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到光卤石母液中,加完后搅拌10-15分钟;③根据光卤石母液中硫酸镁(MgSO4)的含量,在60~80℃的老卤漂白完成液中加入1.0~1.5倍当量的氯化钙并搅拌10~30分钟;④将亚硫酸钠配制成40克/100毫升体积浓度的水溶液,按与光卤石母液体积比1∶(100-200)的比例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到上一步骤形成的混合完成液中,加完后再持续搅拌1-5分钟;⑤在50-60℃温度下进行保温沉降,除去固体沉降物;⑥在沉降后的上层清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调整PH值在6.5~7范围内。
采用上述预处理技术方案后,用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老卤生产出的白色氯化镁产品与原来未经处理的产品相比较有以下特点(以含MgCl2·6H2O10%的水溶液为例)1、在常温下的水溶解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以上缩短为5分钟以内。
2、产品水溶液显中性或微酸性,消除了生成氢氧化镁[Mg(OH)2]固相物的碱性条件,溶液澄清、透明、稳定,长期存放也不会有固相物生成。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1、取光卤石母液(俗称老卤)1000ml,将其加热到60℃后,加入次氯酸钙10.6g并搅拌10分钟。
2、加入40%的氯化钙水溶液51.4g,搅拌10分钟。
3、加入亚硫酸钠2.45g,搅拌1~5分钟。
4、在40-50℃温度下,保温静止沉降16~24小时,将上层清液分离出来,除去固体残渣,得到清液900ml。
5、在900ml清液中加入6ml30%的盐酸,调整PH值到6.5-7。
将加酸调节后的清液在0.06~0.07MPa真空度下蒸发到125℃,冷却制片得到改进后的白色氯化镁产品。
取20g上述产品常温下溶解于180g水中,到水溶液全部澄清后,溶解时间为2~3分钟,水溶液PH值在6.5~7之间,另外,经过加氯化钙除硫酸镁操作后,清液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含量由原来的1.5~1.8g/100ml降低为0.1~0.2g/100ml。可见,经过上述对老卤的预处理,生产出的白色六水氯化镁具有如下优点水溶解时间短、产品水溶液显中性或微酸性,消除了生成氢氧化镁固相物的碱性条件,溶液澄清、透明、稳定,长期存放也不会有固相物生成。
2、加入40%的氯化钙水溶液52g,搅拌10分钟。
3、加入亚硫酸钠2.5g,搅拌1~5分钟。
4、在60-70℃温度下,保温静止沉降16~24小时,将上层清液分离出来,除去固体残渣,得到清液900ml。
5、在900ml清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调整PH值到6.5-7。
将加酸调节后的清液在0.06~0.07MPa真空度下蒸发到125℃,冷却制片得到改进后的白色氯化镁产品。
2、加入40%的氯化钙水溶液53g,搅拌10分钟。
3、加入亚硫酸钠2.5g,搅拌1~5分钟。
4、在60-70℃温度下,保温静止沉降16~24小时,将上层清液分离出来,除去固体残渣,得到清液900ml。
5、在900ml清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调整PH值到6.5-7。
将加酸调节后的清液在0.06~0.07MPa真空度下蒸发到125℃,冷却制片得到改进后的白色氯化镁产品。
权利要求
白色氯化镁原料老卤预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将光卤石母液预热至60-80℃;
②将40克/100毫升体积浓度的次氯酸钙水溶液按与光卤石母液体积比1∶(35-45)的比例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到光卤石母液中,加完后搅拌10-15分钟;
③根据光卤石母液中硫酸镁的含量,在60~80℃的老卤漂白完成液中加入1.0~1.5倍当量的氯化钙并搅拌10~30分钟;
④将亚硫酸钠配制成40克/100毫升体积浓度的水溶液,按与光卤石母液体积比1∶(100-200)的比例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到上一步骤形成的混合完成液中,加完后再持续搅拌1-5分钟;
⑤在50-60℃温度下进行保温沉降,除去固体沉降物;
⑥在沉降后的上层清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调整PH值在6.5~7范围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生产白色六水氯化镁的原料—光卤石母液的预处理方法,根据光卤石母液中硫酸镁含量,在漂白完成液中加入1.0~1.5倍当量的氯化钙搅拌10~30分钟。静态沉降5~20小时,使固相完全沉降,上部液相完全澄清。3、将清液转到酸碱调节槽,按清液碱度的1~1.2倍加入盐酸,使最终清液的pH值控制在6.5~7.0之间。用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老卤生产出的白色氯化镁产品与原来未经处理的产品相比较在常温下的水溶解时间短、产品水溶液显中性或微酸性,消除了生成氢氧化镁固相物的碱性条件,溶液澄清、透明、稳定,长期存放也不会有固相物生成。
文档编号C01F5/00GK1480402SQ0213546
公开日2004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3日
发明者王清宪, 刘华军 申请人: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