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冶炼中拉动出硅小车的耐磨导向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447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硅冶炼中拉动出硅小车的耐磨导向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冶炼中拉动出硅小车的耐磨导向轮,属于硅冶炼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硅冶炼生产工艺中,硅水包在电炉出硅口与浇铸跨间的运动靠自身无动力的出硅小车在环形轨道上来运送,出硅小车由卷扬机通过钢丝绳来牵引。运行过程中,必须在环形轨道上为牵引钢丝绳安装导向轮。导向轮起到引导牵引钢丝绳牵引力方向和减小钢丝绳摩擦的作用,使出硅小车安全平稳的在环形轨道上运行。公知的导向轮主轴直径在Φ 20- Φ 25m轴承选用在6204-6205之间,其能承受的拉力较小,主轴和轴承容易损坏;滚筒与钢绳接触面成圆弧形易磨损。主轴、轴承、滚筒的磨损和损坏会改变钢丝绳的牵引方向和增加摩擦力,引发出硅小车跳轨事故。同时,导向轮轮体多为铸造加工的,难于拆卸装配,局部损坏后修复率低,需整个导向轮更换,使成本升高。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传统导向轮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承载力大,耐磨性能高维修便捷的导向轮。其包括中心轴、滚动轴承、滚筒、轴承压盖。两端轴承压盖用四根 M2X40的螺栓将压盖与滚筒进行紧固连接,滚筒两端中心轴上安装型号为62F<C]的滚动轴承,轴承与中心轴和耐磨滚筒间均采用过盈配合。由于中心轴直径加大并改变了滚筒与钢绳接触面的结构,使耐磨更好,零部件便于拆卸、装配,出硅小车牵引过程安全平稳运行,降低出硅小车跳轨的风险。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施,其中包括中心轴1、滚动轴承2、滚筒3、轴承压盖4。滚筒3使用Φ 108X20mm的耐磨无缝钢管加工制作,中心轴1用Φ50πιπι的圆钢制作, 用δ = 18mm的钢板制作两端的轴承压盖4,两端轴承压盖用4根Μ2 X 40的螺栓将压盖与滚筒进行紧固连接,滚筒两端中心轴上安装型号为6 2 0 7<]的滚动轴承,先在中心轴左侧安装一盘滚动轴承2,将装配好的中心轴和滚动轴承从左向右装入滚筒3、滚筒左端面安装轴承压盖4用螺栓拧紧,将另一个滚动轴承装入滚筒和中心轴右侧,再将右侧轴承压盖用螺栓拧紧,轴承与中心轴和耐磨滚筒间均采用过盈配合。与公知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承载力更大、耐磨更好,使用寿命更长。(2)零部件便于拆卸、装配,局部损坏时只需更换受损零件。(3)出硅小车牵引过程安全平稳运行,降低出硅小车跳轨的风险。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成结构图,图中,1是中心轴、2是滚动轴承、3是滚筒、4是轴承压盖。图2为图1的俯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施,其中包括中心轴1、滚动轴承2、滚筒3、轴承压盖4。滚筒使用Φ 108X20mm的耐磨无缝钢管加工制作冲心轴用Φ50πιπι的圆钢制作;用 δ = 18mm的钢板制作两端的轴承压盖,两端轴承压盖用4根Μ2 X 40的螺栓将压盖与滚筒进行紧固连接,滚筒两端中心轴上安装型号为6 2 O 权利要求1. 一种硅冶炼中拉动出硅小车的耐磨导向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中心轴(1)、滚动轴承(2)、滚筒(3)、轴承压盖,滚筒(3)使用Φ 10BX20mm的耐磨无缝钢管加工制作,中心轴⑴用Φ 50mm的圆钢制作,用δ = 18mm的钢板制作两端的轴承压盖0),两端轴承压盖用4根M 2X40的螺栓将轴承压盖与滚筒进行紧固连接,滚筒C3)两端中心轴(1)上安装型号为6 2 0 7<]的滚动轴承,滚动轴承O)与中心轴(1)和滚筒(3)间均采用过盈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涉及一种硅冶炼中拉动出硅小车的耐磨导向轮。其包括中心轴、滚动轴承、滚筒、轴承压盖。两端轴承压盖用四根M2×40的螺栓将压盖与滚筒进行紧固连接,滚筒两端中心轴上安装型号为的滚动轴承,轴承与中心轴和耐磨滚筒间均采用过盈配合。由于中心轴直径加大并改变了滚筒与钢绳接触面的结构,使耐磨更好,零部件便于拆卸、装配,出硅小车牵引过程安全平稳运行,降低出硅小车跳轨的风险。
文档编号C01B33/021GK202246084SQ20112036993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8日
发明者姬云宗, 张定宽, 张金清, 普有能, 李加发, 杨加灿, 杨文山, 杨贵明, 梅志能, 毕红兴, 赵庆海, 鲁必耀 申请人:云南永昌硅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