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气和甲醇喷雾式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87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换气和甲醇喷雾式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变换气和甲醇的混合装置,直接涉及到一种变换气和甲醇喷雾式混合器。
背景技术
粉煤气化生产的原料气经变换工段后的变换气需经低温甲醇洗脱除H2S、CO2等气体,为防止变换气中的水分在低温甲醇洗过程中结成冰块堵塞系统,必须将变换气中的水分完全清除,一般采用在变换气中混入甲醇,利用甲醇和水的互溶性吸收水分,再经冷热交换器和气液分离器完全除掉甲醇和水分,以往在变换气总管上直接插两根管输入液体甲醇,其缺点是甲醇用量大,吸水效果差,也增加了分离甲醇、水的难度,寻求一种甲醇用量少,吸水效果好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发明一种甲醇用量少,吸水效果好的变换气和甲醇喷雾式混合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变换气和甲醇喷雾式混合器,具有变换气主管、下法兰、套管、法兰、端盖,液体甲醇进管、喷嘴,变换气主管中间部位开孔焊接套管,在套管上端焊接法兰,用螺栓、螺母连接法兰和端盖,在端盖中心开孔焊接液体甲醇进管,进管末端焊接安装喷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喷嘴是用不锈钢车削制成的两半球形壳体,上半球上端车削有直管与甲醇进液管焊接为甲醇进口,下半球下端车削锥形管为甲醇出口,两半球形壳体用法兰、螺栓螺母合为一体,中间放置圆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变换气主管中间部位开孔焊接套管,在套管上端焊接法兰4,用螺栓、螺母连接法兰4和端盖5,在端盖5中心开孔焊接液体甲醇进管6,进管末端焊接安装喷嘴7。喷嘴7是用不锈钢车削制成的两半球形壳体,上半球中心开孔与甲醇进液管焊接为甲醇进口,下半球下端车有锥形管为甲醇出口,两半球形壳体用法兰、螺栓螺母合为一体,中间放置圆球,用高压泵将液体甲醇打入液体甲醇进管,高压液体甲醇经液体甲醇进管6进入喷嘴7的球形空间,推动中间的圆球高速旋转,使液体甲醇形成涡流,通过锥形管出口喷成雾状甲醇混入变换气中,与变换气充分混合,迅速与变换气中的水分接触相互融合,再经气液分离器将变换气中的水分完全脱除,甲醇用量少,脱水效果好。

附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变换气和甲醇喷雾式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08]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变换气和甲醇喷雾式混合器的结构,具有具有变换气主管
1、法兰2、套管3、法兰4、端盖5,液体甲醇进管6、喷嘴7。所述变换气主管I是一段长0.8米,直径0.8米的无缝钢管制成,两端焊有法兰2 (PM,DN800)在中间部位开孔焊接套管3,直径0.4米,长0.3米,在套管3上端焊接法兰4 (DN400,PN2)用钢板车削一块端盖5 (DN400,PN2)中心开孔焊接液体甲醇进入管6(Φ45*3.5mm),插入变换气主管I内部,焊接安装喷嘴7,喷嘴7是用不锈钢车削制成的两半球形壳体,上半球上端车削有直管与甲醇进液管6焊接为甲醇进口,下半球下端车削锥形管为甲醇出口,两半球形壳体用法兰、螺栓螺母合为一体,中间放置圆球。工作原理:将该变换气和甲醇喷雾式混合器连接在变换气总管上,用高压泵将液体甲醇打入液体甲醇进入管6,高压液体甲醇通过甲醇进入管6进入球形空间,推动其中的圆球高速旋转,使液体甲醇形成涡流,通过细锥形喷嘴以雾状喷入变换气中,与变换气充分均匀混合,吸收其中的水分,再经气液分离器,甲醇和水分完全从变换气中脱除,进入低温甲醇洗工段,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甲醇用量少且脱除水分的效果好。
权利要求1.一种变换气和甲醇喷雾式混合器,具有变换气主管(I)、下法兰(2)、套管(3)、法兰(4)、端盖(5)、液体甲醇进管(6)、喷嘴(7),其特征是:变换气主管(I)中间部位开孔焊接套管(3),在套管(3)上端焊接法兰(4),用螺栓、螺母连接法兰(4)和端盖(5),在端盖(5)中心开孔焊接液体甲醇进管(6 ),进管(6 )末端焊接安装喷嘴(7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换气和甲醇喷雾式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喷嘴(7)是用不锈钢车削制成的两半球形壳体,上半球上端车削有直管与甲醇进液管(6)焊接为甲醇进口,下半球下端车削锥形管为甲醇出口,两半球形壳体用法兰、螺栓螺母合为一体,中间放置圆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换气和甲醇喷雾式混合器,具有变换气主管(1)、下法兰(2)、套管(3)、法兰(4)、端盖(5)、液体甲醇进管(6)、喷嘴(7),其特征是变换气主管(1)中间部位开孔焊接套管(3),在套管(3)上端焊接法兰(4),用螺栓、螺母连接法兰(4)和端盖(5),在端盖(5)中心开孔焊接液体甲醇进管(6),进管(6)末端焊接安装喷嘴(7)。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甲醇用量少,脱水效果好。
文档编号C01B3/52GK202968097SQ20122052045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
发明者王志勇, 吴文慧, 陈卫国 申请人:山东润银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