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丹氧化炉出料冷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9615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红丹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丹氧化炉出料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红丹生产中,红丹氧化炉内的温度高达470℃,氧化后的红丹粉的初始温度同样在470℃左右。成品红丹产品的包装大都是使用吨装或半吨装塑料集装袋,因承受不了高温而损坏,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传统的方法是将氧化后的红丹粉事先装入耐高温的容器内,待冷却后再装入包装袋中入库管理,这样延伸了工艺流程,致使生产效率低下。而且由于红丹生产工艺是将铅锭经过熔化、制粉、造粒、煅烧氧化等工序,在这些工序过程中,都是在铁容器内高温条件下完成的,按照国家红丹(四氧化三铅)行业标准(HG/T4503-2013)的规定,铁(ω%)的含量小于或等于0.0015,因此这个红丹生产工艺过程对铁的含量很难控制,往往时常导致生产的红丹产品因铁元素含量超标而不合格发生回炉重新氧化,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生产成本的增加,还可能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增加员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机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冷却效果好的红丹氧化炉出料冷却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红丹氧化炉出料冷却方法,其具体方法如下:1、初始出料:红丹氧化炉内氧化后的成品料自氧化炉出口直接落向冷却装置内的储料仓,首先落向仓内的挡料辊上,改变成品料的下落方向和速度,由泄洪式的下落改为无规则的四散下落;然后落向进风管上,再次改变了成品料的下落方向和速度;2、送入冷却风:由鼓风机通过主进风管道以150m3/h的速度,向储料仓送风;3、输热:出热孔设置在储料仓顶端,一方面初始出料下落时以及下落过程产生的热量,通过波纹管直接输入到红丹氧化炉(公司专利产品,申请号:201510582914.8和201510590671.2),另一方面落入储料仓底部的成品料在冷却风的压力下,迅速将热量上移通过波纹管输入到红丹氧化炉,以期余热利用;同时,仓体自身也散发一定的热量,诸多措施并举,使储料仓(锥形部位)内的温度保持在65度以下。4、放料:由电机带动关风机将储料仓内的产品按照4kg/min的速度向下出料;5、再放料:由关风机将成品料送入出料筒,首先落入第一级漏斗,待漏斗内的成品料足够多时,超过漏斗下面弹片的弹性限度时,漏斗内的成品料就落入第二级漏斗,以此类推,目的是延缓成品料的下降速度,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然后成品料在经过强磁铁棒时,将成品料中的铁元素牢牢的吸附在强磁铁棒上,达到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其次是内胆上的凹形风道将内胆内散发的热量连同落料时产生的铅尘一并被吸入到除尘器内,达到降温、保护环境和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的目的;最后是内胆下面的闸阀,是待包装袋装够标准时,便于关闭,更换新的包装袋,不至于因更换包装袋而停止下料,保障生产的连续性。上述冷却装置包括位于上部的储料仓、位于中间的关风机和位于下部的出料筒;所述储料仓包括仓体,所述仓体分为上仓体和下仓体,所述上仓体为圆柱形,所述下仓体为圆锥形,上仓体的体积是下仓体的5倍;所述上仓体上部设有进料口,该进料口用于连接红丹氧化炉的出料口,所述上仓体顶部一侧留有出热孔,所述出热孔由波纹管连接到红丹氧化炉的进热管道,实现余热利用;所述上仓体顶部下方1/3处装有上下两层纵横交错的挡料辊,以改变氧化后的氧化物泄洪式的下落方式以及方向,减缓其下落速度;所述上仓体顶部下方2/3处装有六根水平排列的进风管,伸进仓内的进风管朝下的方向留有若干出风口,形成进仓管网,仓外的进风管连接一根主进风管;所述圆锥形的下仓体的中间装有温度感应器,以便时刻掌控仓内的温度;所述下仓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关风机由电机带动,所述关风机为市场成熟设备,所述关风机连接下仓体和出料筒,使出料筒、关风机、储料仓上下成为连通的一个整体;所述出料筒下部是无底的出料筒,所述出料筒是由外壳和内胆组成,所述外壳上部口径和内胆整体连接到关风机;所述外壳顶部一侧留有进气孔,另一侧留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通过波纹管通向除尘器;所述内胆内部上口径和下口径之间装有一根强磁铁棒,围绕磁铁棒自上而下分别装有三个漏斗,所述漏斗底部是环绕强磁铁棒能够开启闭合的弹片,所述内胆底部的出料口装有闸阀,在内胆的一侧自出风孔朝下设置30度夹角呈扇形的凹型风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科学、合理,能用于规模化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冷却速度快,并且能显著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参见图1:一种红丹氧化炉出料冷却装置,包括位于上部的储料仓10、位于中间的关风机20和位于下部的出料筒30;所述储料仓10分为上仓体101和下仓体102,所述上仓体101为圆柱形,所述下仓体102为圆锥形,上仓体101的体积是下仓体102的5倍;所述上仓体101上部设有进料口103,该进料口103用于连接红丹氧化炉的出料口,所述上仓体101顶部一侧留有出热孔104,所述出热孔104由波纹管105连接到红丹氧化炉的进热管道,实现余热利用;所述上仓体101顶部下方1/3处装有上下两层纵横交错的挡料辊106,以改变氧化后的氧化物泄洪式的下落方式以及方向,减缓其下落速度;所述上仓体101顶部下方2/3处装有六根水平排列的进风管107,伸进仓内的进风管107朝下的方向留有若干出风口,形成进仓管网,仓外的进风管107连接一根主进风管;所述圆锥形的下仓体102的中间装有温度感应器108,以便时刻掌控仓内的温度;所述下仓体102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关风机20由电机201带动,所述关风机20为市场成熟设备,所述关风机20连接下仓体102和出料筒30,使出料筒30、关风机20、储料仓10上下成为连通的一个整体;所述出料筒30是无底的出料筒,所述出料筒30是由外壳301和内胆302组成,所述外壳301上部口径和内胆302整体连接到关风机20;所述外壳301顶部一侧留有进气孔303,另一侧留有出气孔304,所述出气孔304通过波纹管通向除尘器;所述内胆302内部上口径和下口径之间装有一根强磁铁棒305,围绕强磁铁棒305自上而下分别装有三个漏斗306,所述漏斗306底部是环绕强磁铁棒305能够开启闭合的弹片,所述内胆302底部的出料口装有闸阀307,在内胆302的一侧自出风孔朝下设置30度夹角呈扇形的凹型风道(图中未显示)。冷却方法如下:1、初始出料:红丹氧化炉内氧化后的成品料自氧化炉出口直接落向储料仓10,首先落向仓内的挡料辊106上,改变成品料的下落方向和速度,由泄洪式的下落改为无规则的四散下落;然后落向进风管107上,再次改变了成品料的下落方向和速度;2、送入冷却风:由鼓风机通过主进风管道以150m3/h的速度,向储料仓10送风;3、输热:出热孔104设置在储料仓10顶端,一方面初始出料下落时以及下落过程产生的热量,通过波纹管105直接输入到红丹氧化炉(公司专利产品,申请号:201510582914.8和201510590671.2),另一方面落入储料仓10底部的成品料在冷却风的压力下,迅速将热量上移通过波纹管105输入到红丹氧化炉,以期余热利用;同时,仓体自身也散发一定的热量,诸多措施并举,使储料仓10(锥形部位)内的温度保持在65度以下。4、放料:由电机201带动关风机20将储料仓10内的产品按照4kg/min的速度向下出料;5、再放料:由关风机20将成品料送入出料筒30,首先落入第一级漏斗,待漏斗内的成品料足够多时,超过漏斗下面弹片的弹性限度时,漏斗内的成品料就落入第二级漏斗,以此类推,目的是延缓成品料的下降速度,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然后成品料在经过强磁铁棒305时,将成品料中的铁元素牢牢的吸附在强磁铁棒305上,达到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其次是内胆302上的凹形风道将内胆内散发的热量连同落料时产生的铅尘一并被吸入到除尘器内,达到降温、保护环境和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的目的;最后是内胆302下面的闸阀307,是待包装袋装够标准时,便于关闭,更换新的包装袋,不至于因更换包装袋而停止下料,保障生产的连续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