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根肿病的稳定性肥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5438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防根肿病的稳定性肥料 。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我国化肥施用量过大、利用率过低,造成了无效残留养分破坏了土壤正常的理化性质,造成了有害病菌增多,作物得病几率大大增加。其中十字花科易于被侵染的根肿病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土壤酸化、透气性下降造成的湿冷等原因是造成根肿病的重要原因,而根本原因在于化肥的施用不合理造成的酸化、板结等原因。据统计每年由于根肿病造成的十字花科类作物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0亿元以上。种植户每年投入大量的农药进行根肿病的防治,却收效甚微,原因在于治标不治本。根本入手点应在于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同时防治已经发生的根肿病,实现标本兼治。氟啶胺是一种防治根肿病的有效物质,然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毒性并且在光照下容易分解,在使用和存储过程中带来一定的不便和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防根肿病的稳定性肥料 ,该稳定性肥料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降低土壤酸化,同时可以直接抑制根肿病病菌的活性,标本兼治,预防根肿病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防根肿病的稳定性肥料,由如下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氟啶胺2~4份、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0.5~1份、石蜡2~3份、植物油4~6份、滑石粉3~4份、尿素350~400份、磷酸二铵200~250份、硫酸钾300~350份。

优选的,上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氟啶胺3份、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0.75份、石蜡2.5份、植物油5份、滑石粉3.5份、尿素375份、磷酸二铵225份、硫酸钾325份。

上述稳定性肥料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将所述重量的氟啶胺、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滑石粉粉碎至300~400目;将所述重量的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粉碎后导入造粒机造粒,将颗粒冷却得到颗粒A;将粉碎完的氟啶胺投入所述重量的植物油内,搅拌均匀后包裹到颗粒A表层,然后将所述重量的滑石粉包裹到颗粒A表面,得到颗粒B;将所述重量的石蜡加热熔融,将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投入到熔融的石蜡内混合并将混合物喷涂到颗粒B表面,冷却,分装即可。

本发明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利用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提高养分的利用率,减少了无效养分在土壤内的积累对土壤的破坏,从根本上降低了根肿病的发生;2、更重要的是利用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抑制了土壤内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过程中氢离子的产生对酸化的加重,抑制了根肿病出现的条件;3、将氟啶胺和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包裹在肥料颗粒表面,使得两者具有更高的初始浓度,在土壤内分布更加均匀,带来更好的效果;4.将氟啶胺进行多层包裹后,避免了操作人员的直接接触和光照带来的分解,便于存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预防根肿病的稳定性肥料配方1:

氟啶胺2份、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0.5份、石蜡2份、植物油4份、滑石粉3份、尿素350份、磷酸二铵200份、硫酸钾300份。

实施例2 预防根肿病的稳定性肥料配方2:

氟啶胺4份、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1份、石蜡3份、植物油6份、滑石粉4份、尿素400份、磷酸二铵250份、硫酸钾350份。

实施例3 预防根肿病的稳定性肥料配方3:

氟啶胺3份、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0.75份、石蜡2.5份、植物油5份、滑石粉3.5份、尿素375、磷酸二铵225份、硫酸钾325份。

实施例4 实施例1-3的制备方法

方法1:将石蜡熔融,将其余物料直接混合后再加入熔融石蜡,造粒,冷却分装即可。

方法2:将所述重量的氟啶胺、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滑石粉粉碎至300~400目;将所述重量的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粉碎后导入造粒机造粒,将颗粒冷却得到颗粒A;将粉碎完的氟啶胺投入所述重量的植物油内,搅拌均匀后喷涂包裹到颗粒A表层,然后将颗粒A置于所述重量的滑石粉内滚动使滑石粉包裹到颗粒A表面,得到颗粒B;将所述重量的石蜡加热熔融,将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投入到熔融的石蜡内混合并将混合物喷涂到颗粒B表面,冷却,分装即可。

实施例5 本发明对减少油菜根肿病发生的使用效果

1、验证试验:

以实施例1为例,按方法2制备,地点在湖北省襄樊市,此区域由于连年种植油菜,根肿病较为严重。在油菜地里,将实施例1制得的稳定性肥料按亩用量70kg/亩施入田内,然后开始翻耕种植油菜,整个生长期内不再施用化肥。

2、对比试验:

地点在湖北省襄樊市,条件与验证试验一致,在油菜地里,按种植户正常施肥习惯和施肥量:将氮磷钾配比为20-15-10的复合肥料65kg/亩施入农田内,然后开始翻耕种植油菜,等到第二年二月份时,按40kg/亩将氮磷钾配比为15-10-15的复合肥施入农田。

3、结果:

在第二次施肥30天后,观察根肿病的侵染率,验证试验地块侵染率5.7%,对比试验地块侵染率35.4%。测定产量,验证试验地块亩产量278kg,对比试验地块亩产量253kg。说明本发明对于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以及增加产量,防治根肿病作用明显。

实施例6 本发明对降低土壤酸化的使用效果

1、验证试验:

以实施例2为例,按方法2制备,地点在云南省祥云县,此地土壤本底值pH为5.7。在甘蓝地里,将实施例2制得的稳定性肥料按亩用量50kg/亩施入田内,然后开始翻耕种植甘蓝,整个生长期内不再施用化肥。

2、对比试验:

地点在云南省祥云县,条件与验证试验一致,在甘蓝地里,按种植户正常施肥习惯和施肥量:将氮磷钾配比为15-15-15的复合肥料40kg/亩施入农田内,然后开始翻耕种植,等到甘蓝开始卷心时,将尿素和硫酸钾按重量比1:1掺混均匀后按亩用量15kg施入农田。

3、结果:

待甘蓝收获完毕后,测定土壤的pH,验证试验地块pH5.6,对比试验地块pH5.0。说明本发明对于减缓土壤酸化具有明显效果,抑制了土壤内根肿病出现的条件。

实施例7 本发明对提高有效成分的使用效果

1、验证试验:

以实施例3为例,按方法2制备,地点在山东省东营市,在根肿病发生严重的大白菜地内,将本发明制得的稳定性肥料按亩用量50kg施入农田内,翻耕移栽大白菜。

2、对比试验:

以实施例3为例,按方法1制备,地点在山东省东营市,条件与验证试验一致,按亩用量50kg施入农田内,翻耕移栽大白菜。

3、结果:

施肥20天后,测定土壤内根肿病的侵染率,验证试验地块侵染率2.3%,对比试验地块侵染率7.9%。说明本发明方法2的制备方法相对于方法1而言,对于提高有效成分的利用率也具有明显作用。

以上试验表明,该预防根肿病的稳定性肥料在提高化肥利用率,节省化肥用量,防治根肿病的侵染,以及提高氟啶胺和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