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石灰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石灰窑双层气动窑帽。
二、
背景技术:
制糖行业使用的石灰窑一直采用传统的负压操作方式,其最大的缺点是生产效率低、窑帽密封差、工作环境差、无法实现自动化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借鉴化工行业及钢铁行业的石灰窑结构,研制出采用双层窑帽的全封闭正压操作石灰窑,该窑大大改善了负压窑的缺点,受到业内的喜欢,随之行业内普遍进行了效仿改造,均收到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它为纯机械传动式结构,存在结构复杂、运行故障多、维护量大、维修成本高、实现自动控制困难等缺点。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故障、免维护、能与上料及旋转布料工艺操作一起实现自动控制的双层窑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将传动结构改为气动传动结构,其结构为在石灰窑窑顶上安装一套机构,采用两个气缸分别用钢丝绳带动一、二级两层窑帽,由电磁换向阀控制气缸的伸缩来带动窑帽的启闭,其工艺操作流程如下所述:物料进入接料口前,气缸缩回,将重锤提起,经钢丝绳使一次窑帽靠重力打开,物料进入接料口并通过一次窑帽进入储料筒;物料进完后延时气缸伸出,重锤靠重力下降,通过钢丝绳将一次窑帽提起关闭;一次窑帽关闭后延时气缸开始缩回,将重锤提起,通过松动钢丝绳将二次窑帽下降打开,将储料筒中的物料装入窑内;二次窑帽打开后延时布料器旋转布料,转动一定角度停止,布料器旋转停止后延时气缸伸出,重锤靠重力下降,通过拉动钢丝绳将二次窑帽提起关闭,一个装料过程结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一次窑帽、二次窑帽、布料器旋转全部实现由PLC集中控制,为自动化装料提供条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后,传动结构简化,维护工作量明显减少,维修费用大幅降低,使四周布料更均匀、窑帽密封更严密,使窑帽启闭及上料、布料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明显提高了石灰窑的生产效率。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中1-二次窑帽、2-储料筒、3-一次窑帽、4-接料口、5-钢丝绳、6-钢丝绳、7-气缸、8-重锤、9-气缸、10-重锤、11-布料器。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在石灰窑窑顶上安装一套机构,采用两个气缸7、9分别用钢丝绳5、6带动一、二级两层窑帽1、3,由电磁换向阀(图中未标示)控制气缸7、9的伸缩来带动窑帽1、3的启闭(见图1、图2),其工艺操作流程如下所述:在石灰石、焦炭(以下称物料)进入接料口4前,气缸7缩回,将重锤8提起,经钢丝绳5使一次窑帽3靠重力打开,物料进入接料口4并通过一次窑帽3进入储料筒2,;物料进完后延时气缸7伸出,重锤8靠重力下降,通过钢丝绳5将一次窑帽3提起关闭;一次窑帽3关闭后延时气缸9开始缩回,将重锤10提起,通过松动钢丝绳6将二次窑帽1下降打开,将储料筒2中的物料装入窑内;二次窑帽1打开后延时布料器11旋转布料,转动一定角度停止,布料器11旋转停止后延时气缸9伸出,重锤10靠重力下降,通过拉动钢丝绳6将二次窑帽1提起关闭,一个装料过程结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本实用新型实施后,由于传动结构简化,实现自动化控制,维护工作量和维修费用明显降低,使窑内四周布料更均匀、窑帽1、3密封更严密,更明显的特点是提高了石灰窑的生产效率及提高烟气中CO2的含量。